红色金融街的书香时光

红色金融街的书香时光

□ 邱德昌

许多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我是因为一座书院,爱上一条街。

龙岩中山路的金融一条街,是条流光溢彩的时尚街:民国风情的建筑、地道的地方美食、时尚的文创小店、迷人的音乐阶梯、浪漫的牵手巷、故事里的三尺巷……

最喜欢金融街的文创茶楼隐泉书院。坐在书院竹椅上,品着香茗,倾听清曲,闲看天井的清泉与锦鲤,是何等的闲适;天井上空,悬空的怪石香草让人置身物外,隐身于闹市,又若身披彩翼,自由翱翔于天际;时有书画展览在此,又可细品书画中的水墨氤氲,溯品古人的些许情愫;亦可以漫无目的,好好发呆一阵,忘记红尘中的喧嚣。古旧的隐泉书院,雅琴清韵,石飞鱼翔,兰草挺秀,这样的景致与心情,在繁华的金融街,自是一份惬意的怀旧,尽享岁月静美。

这栋龙岩传统民居依山而筑,砖木结构,白墙黑瓦,斗拱飞檐,二进二展,前低后高,原是民国时龙岩商会旧址,20世纪30年代,因毛泽民创办闽西工农银行时住在这里而声名鹊起,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新罗区文联将之装饰成书画展厅,并命名为隐泉书院。

龙岩红色金融街之由来,源于共和国金融摇篮、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闽西工农银行旧址。1930年11月,中央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闽西工农银行泉利布店诞生,闽西工农银行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鼻祖,由此,拉开了金融业红色记忆。闽西工农银行一侧,中央苏区第一家粮食调剂总局旧址就在这里,为解决当年红军和苏区百姓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其实,在这条街道上,红色足迹处处深藏,如中央苏区闽西仅有的两家有规模的印刷企业之一的东碧斋印书局(另一家为长汀毛铭新印刷所)就在东门街头,东碧斋印刷闽西工农银行股票、红军邮票、红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的文告、宣传品、教材等,是中央苏区时期重要宣传机器。东碧斋印制的面额为两枚铜板及四枚铜板的邮花,由邮政局发行,是中华赤色邮票之祖。东碧斋里隆隆的机器轰鸣、散发出的阵阵油墨书香,让中山街顿时文气了起来,雅致了起来。东碧斋不远处,则是共和国邮政摇篮闽西交通总局旧址。1929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闽西特委派卢肇西沿闽粤边界至汕头,再由汕头经海路到上海,建立了与党中央联系的秘密交通线——闽西工农通讯社。1929年底,闽西特委成立了工农武装交通站,1930年3月搬至水门,并由此拉开了中央苏区红色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创建之路。交通总局一侧,是原龙岩一中旧址,这里,红军第一所正规红军学校从大池搬迁到这里。中山街的书香,有了一股特别的味道,是军号和书声的混搭,让一条普通的商业街雄性起来。

若要把时光再往前溯源,金融街实是书院林立之中的文化街。宋开禧二年(1206),龙岩县令赵汝勉将学宫从东门城外迁至现在的新罗区政府大院内,并在旁边建起书院,为龙岩县第一座书院,称新罗书院,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到了明成化年,龙岩石埕巷人苏德常(进士苏穗的父亲)在下井建了一个书院,叫文峰书院,苏穗(明成化年进士,官至亚中大夫,后官至从三品)还写了一篇碑记立于书院亭边,惜已毁。明代,在清高山的右侧建有石埭书院。明万历年在城北最高亭建了仰山书院。明代还在清高山中的黄岩庙改建成黄岩书院。清代,龙岩县书院更加繁荣,清嘉庆元年(1796)在清高山建文兴书院,至今尚存大门及台阶。嘉庆年间又建松涛书院。如此算来,金融街道所依之清高山,计有新罗、文峰、石埭、仰山、黄岩、松涛、文兴计7座书院。如此一条小街,密集读书高地,文风岂能不炽?书香岂能不浓?

唯留书香,步履才闲适,唯步轻盈,街市才浪漫。牵手金融街,无论是一场重逢,还是一次遇见;无论是一番艳遇,还是一回清欢,牵出的都是一种情怀,一次时光里的追忆,一回别样的人生阅卷。

Hash:4e18b8973ca4f80706e7c8362a05973b3794013c

声明:此文由 闽西日报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