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

4:47千家苗寨来自新长城传媒

朝阳撒向了晨露,群陵交错间,弥漫着氤氲仙气,似丝滑的飘带,在微风的抚摸下散落远方。拨开迷雾,眼前的这座古寨——青岩镇,仿佛把你带到了人间天堂,世外桃源

蜿蜒起伏的山坡上,一座座石屋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这格局给人带来了一种强烈的立体感观。屋间古木林立,鸟语花香。漫步在青石板小路,轻抚着斑驳脱落的矮石墙,仿佛让人置身世外,惬意万分。

青岩镇,一座千年古镇,它有着避世纷乱,独享清闲的自得;也有着历史悠久、饱含沧桑的胸襟。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明代初期,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安置贵州卫指挥使司在此地,以便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

明代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三十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天启三年(1623年),因青岩土司班麟贵守土有功,奏准朝廷在青岩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岩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即用为土守备,准世袭”。

青岩镇作为军事要塞,在其后数百年,经历了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与此同时,还修缮了镇内的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及很多书院、牌坊等,使青岩成为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古镇。

如今,古镇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那城墙也不过是一段断壁残垣。但,岁月荏苒,在它身上流传着的美谈佳话;它蕴存着的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绝世佳作;它包容着的三教九流、分歧对立间的相互妥协,所有的这些都在小镇中沉淀融合、互通交汇,最终造就了一派和谐的风韵景观。

青岩镇里的“四教合一”

青岩镇虽小,但其中包容汇聚着很多历史悠久、韵味独特的建筑。爬上镇边那座不太高的黄家坡,就可以鸟瞰古镇的全景。迷雾萦绕下的古镇,绿树成荫;在参差错落、高高低低地清一色石板房中,那些寺庙教堂显得格外奇特。

奇特之处就在于,四大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在这里汇聚和谐,相处融洽。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道教,又同样盛行着天主教和基督教。

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香火源源不断,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清晨,置身在寺庙教堂群之中,不同的祷告声、钟鼓铜铃音在耳边交错,汇集成神秘空灵的音乐,使人飘飘然陶醉其中。

古镇南街西侧小山脚下,迎祥寺静静地矗立着。它是古镇中佛教代表建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有“黔山祖庙”之美称,是贵阳市的著名古刹之一,到如今仍然香火旺盛。

步入迎祥寺,殿宇三重,前为天王殿,殿中塑有弥勒佛像,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之像。穿过前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俸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供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后殿下层供观音菩萨,观音两旁,立有善财童子与龙女。

令人诧异的是楼上供奉的居然是道教的神仙“斗姆”,一问当地人才知,这里早先叫做“斗姆阁”,本是供奉斗姆的道观,后来才被佛祖们抢了地盘,变为佛寺,人们便将斗姆像移置于此,一起供奉起来。

青岩镇中四教并存的和谐气氛,令人神往。九寺、八庙、五阁、二祠风格迥异,相依而筑,共同历经着千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各家道有所长,而在融通中又丰富着人们的观念价值。

青岩镇里的那些名人

青岩镇历来都是名人荟萃的地方,是它蕴藏的天然灵气,造就了一方的神韵;是它的悠然避世,促使了伟人的青睐。

在小镇状元街一号,有一座清新淡雅、古朴素净的府邸。府院门前对挂着一幅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这是主人一生的志愿写照,更是激发他一举夺魁的秘诀。

这里就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府邸。

府邸坐南朝北,独特的两进四合院内,均是一正两厢,风格为歇山式。走进院子,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房屋建筑,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院内摆设简易,干净朴素。清一色的青白石地砖、桌子、凳子,似乎在千年的兴衰沉浮中,浮现出了一道道岁月的印记。

赵以炯,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人。清光绪十二年丙戌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于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他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并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当时的云贵地区被视为荒蛮之地,很少有人及第,而赵以炯中状元,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在京城任监察御史的贵阳人李端棻就为他写下了一副楹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喜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江南”。

光绪二十六年,赵丁忧回籍为母亲守孝,主讲贵阳学古书院。服阕入京,旋归青岩讲学。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他在青岩家中病卒,遗愿葬于青岩弓腰寨旁的山上

生时豪杰壮志,才气通天,誓遍中华逞英豪;死亦魂归故里,愿安放山下一角,隔望祖居,默守平安

青岩镇山丘巍峨、流水清澈,山水并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它用智慧滋润着一代代世间英才,用宽容和避世的朴素纯洁,接纳着一个个贤人君子。

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城墙完好,四座城门依旧,偏僻安全,因此接纳了很多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了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

青岩镇“状元蹄”配桂花酒

从状元府出来往古镇小巷里走,踏着湿漉漉的青石铺路,古驿道悠长而深邃。抚摸着两侧残旧的矮墙,顿时有种回归乡间村野才有的悠然宁静。透过丝丝的清风,从远处飘来了阵阵的馨香。

顺着这香味寻去,来到了熙熙攘攘的正街。这里的小吃一家挨着一家,但无独有偶,各家的特色必定是卤猪蹄配苗家人自酿的花酒。

嫩猪蹄,配上贵州特有的十余种名贵中药入味。文火温煨,精心卤制;咕嘟咕嘟,高汤逼出了中药的精华,猪蹄释放出的胶原蛋白增加了汤汁的浓香;夹个猪蹄出来,那弹滑韧劲、那浓郁馨香,足以让过路人“一步三回头”。吃的时候,蘸点儿青岩特有的双花醋;品之入口肥而不腻,鲜香酥烂,糯香滋润,酸辣味美。

卤猪蹄,外加一壶苗家桂花酒,一涌而下之时,在味蕾中碰撞、融合,那味道早已满足了你对美食的所有遐想。

在青岩镇,最有名的莫过于这碗卤猪蹄,又叫“状元蹄”。

关于“状元蹄”,在古镇有个世人皆知的美谈。

清朝时期,贵州青岩赵以炯,为上京赴考,常温功课至深夜。一天,忽然觉得饥饿难耐,便走到北门街一夜市食摊,点上两盘卤猪脚作消夜,吃后对其味赞不绝口。

摊主上前恭维道“少爷吃了这猪脚,定能金榜题名,‘蹄’与‘题’同音,是好兆头,好兆头啊。”

赵以炯听后大笑,不以为然。

不久,赵以炯上京赴考,果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回家祭祖时,重礼相谢摊主。此后,摊主就把猪肉蹄改名为“状元蹄”。

如今,“游青岩古镇,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众人皆知的传奇。

青岩镇里的那些“鬼斧神工”

在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它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小镇之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青岩镇的祠、寺、庙、府、宫、阁、坊足以让游者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石牌坊

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本有八座牌坊,但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

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的大牌坊,高9.5米,宽9米,面北背南,是清朝石牌坊特有的建筑风格。

但,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的是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这一竖就是100多年。

临牌坊之下,仰视着宏伟壮大的牌楼,忽感欲摇摇而坠,却又挺拔屹立,直插云霄

仅存的“赵理伦百寿坊”距定广门仅几步之遥,它超群脱俗的、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而这三座石牌坊也成为了摄影发烧友最挚爱的景致。

万寿宫

青岩镇中本是四教合一,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建筑鳞次栉比。而其中观赏性极强的便是这道观——万寿宫。

漫步到宫殿,临门举头仰望这上方,九尊彩色浮雕跃然眼前。中置太上老君,左膀右臂各四位道家仙人神像,它们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灵动鲜活。道仙之下的几组砖雕木雕,更是雕刻精美、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步入宫内,正堂供奉许真君。相传江西南昌人许真君,在世时聪明过人,尤以修道至深。为官时,清廉公正,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辞官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他在136岁时去世,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来源。

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

此后,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而青岩镇作为贵州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随着青岩镇驻军的增多,商家云集、市场繁荣,一些小商贩在青岩有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后,纷纷在青岩定居,尤其以江西、湖南四川人为多,他们在这里建会馆,用于联络感情、传承原籍文化。

青岩万寿宫,最早由移居青岩的八户人家集资而建,称八家祠。后来到了清代,张圣道、张圣德两兄弟购置下来,捐作江西会馆。嘉庆年间,万寿宫被改做为是道观,作为道教传承的栖息地。

如今的万寿宫,虔诚的拜访者络绎不绝,已然成为了青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镇青岩,偏安一隅;依山傍水,钟灵毓秀。

蒙蒙细雨时,撑一把纸皮伞,漫步在悠长的青石板小路上,用手感触着裸露的层层石墙。轻轻闭上眼睛,嗅着从远处飘来的丝丝馨香,感觉是那么纯粹,那样自然。

风光静好,不然干脆把纸伞放到一边,举头拥抱着这片纯净的天地,仰望着不远处山间的氤氲雾气,似灵动的仙气,柔软如飘带,真令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归。

偏安一隅滇黔方

世外桃源名声扬

至此返璞如归真

静待日出和夕阳

——长城君语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编辑部出品

Hash:56cfe1d48e53f27f7ffcdfe61b440ec4422c3b4a

声明:此文由 新长城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