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泉州古城有多少座城门?

你知道泉州古城有多少座城门?

泉州府 今天

点击上方“泉州府”→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泉州府环山障海,为东南之巨镇”

——明《闽大记》

一座古老城市的灵魂

往往体现在她的核心部分

泉州古城

从无到有,由小而大

从三平方华里扩大为三十平方华里

成为古代世界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任何一座留下来的古建筑

都有着浓缩古文化的气息

千百年来城墙和城门保护着这座古城

也侵润着她的点点滴滴

在古城呆久了不论是建筑式的临漳门、朝天门

还是地名中的“肃清门”、“水门”……

各种城门楼子似乎无处不在

但你分得清这些城门楼子是怎么回事吗?

你了解古城的变迁故事吗?

本期我们聚焦泉州古城的城址变迁史

通过时间轴从三国来到近代

将一片片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捡起

一同了解泉州府城内的城与门吧~

根据泉州沿海地壳每年上升4.5毫米速度推算

9000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

5300年前,今域仅西南文山突兀海面一峰独秀

在原始社会中,

人类早就选择了今丰州的狮山上居住

下瞰晋江,渔猎为生

以后才逐渐发展到江边平原来建城

泉州古城的起源是在晋江中游的北岸,称为“丰州”

后迁建在下游,才称为“泉州”

三国景耀三年(259年),孙吴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城,叫“东安县城”,为“建安郡”九县之一,也许是现在南安县丰州的前身。这是泉州古城最早的城名。三国以后,北人南迁,南方人口增加,才有增设州县的可能。

1 西晋太康三年,设晋安县城,属晋安郡,是郡属八县之一;

2 后宋改晋平县;

3 后齐仍为晋安县

4 后梁改梁安县,其郡治在今福州,县治则在今丰州;

5 天监中(504年)“置南安郡,地兼今兴泉漳,其治即今南安县也” ;

6 南朝陈永定时(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领建安、南安二郡;

7 光大元年(567年)改闽州为“丰州”,这个丰州的中心仍在福州。

8 隋朝统一中国,大业三年把福建地区改为“建安郡”,领有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9 唐朝再度统一,武德五年(622年)在今丰州设立丰州,领有南安、莆田两县地,后来省去,仍归泉州(今福州)。

10 到了公元7世纪嗣圣间(684年),分旧泉州地的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即南北朝的南安郡故址改建)。

从三国以来,今丰州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从而成为晋江流域的政治中心。古丰州城址面积约二平方华里,城北有连绵的低山,从西横列到东,作弯弧形:麒麟山-狮头山-狮尾山-莲花山乌石山-凤髻山-双阳山-清源山山南一片平原就是丰州古城址。再南便是晋江,可以说是背山面水,风景佳丽如画。在狮子山下能找到古城基址和护城河痕迹。

志载:“衣冠南渡,沿江而居,故曰晋江。”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海拔续升1.9米,晋江泉州市区沿江南北岸大部成陆。由于泥沙冲积,上游水源减少诸原因,清源山下至晋江北岸形成湖泊(早称龙湖/万家湖,后以位于泉州城东东湖)。

市区今域变成东湖湖中小岛,岛上居民在今东街南侧湖滨建造白云庙(址即今元妙观)。

元妙观

除了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元妙观外,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开元寺始也在泉州建城前建立的。

《泉州府志•坛庙寺观》引《八闽通志》云,唐垂拱二年(686年),黄守恭宅,一日黄守恭梦见有位僧人要求他舍宅建佛寺,守恭推辞说:“待桑树生莲花乃可耳”。不数日,守恭桑园的桑树尽开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勒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开元寺

唐朝是中外交通转变的关键时刻。汉唐以来,中外通商都是依靠西部的“丝绸之路”,天宝之乱后,陆路不靖,唐朝就改由海路交通。因此,我国沿海出现了四大海港(交、广、泉、扬),泉州便是四港之一。唐代丰州是晋江中游的内河港口,交通不便,所以迁到晋江下游来建设新城(即现在的泉州城)。

现在的泉州城是从唐朝开始。

1 唐久视元年(700年),过去作为闽南中心的武荣州治由丰州东迁今城区,“县人孙师业诉称赴州遥远,遂于南安县东北置武荣州” ;

2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凡曰泉州者,指今泉州也”;

3 开元六年(718年)在城东南设立一个附郭晋江县,“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

由此说明,泉州是从今福州迁到今丰州,然后再迁到今泉州的。城址由北而南、由西而东逐渐靠近海岸。当时的泉州领有晋江、南安、莆田、清源及龙溪五县,这便是泉州迁治建县的简历。

泉州自唐建成至民国拆城,历时1200多年。中经建城、修城、拓城、增高、加筑等过程,有史可查者近30次之多。诸如泉州初设州时所建的唐故城(原罗城),此后,比较重要的是拓建有王潮筑子城,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先后依唐故城加拓东西罗城,留从效还增拓北罗城和筑衙城。宋游九功拓西南翼城,清马得功增筑城堞等8次扩城。经历由小变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变化;城垣墙体也由夯土版筑,改为砖墙,改为内砖外石,最后尽易为石;城门由4个,扩为7个,复增辟小东门为8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泉州城貌。

现存有关五代前泉州城池历史资料寥寥无几,且记载又多藏头露尾前后出入,因此“先罗后子”还是“先子后罗”,众说纷纭。本文结合陈允敦与庄为玑两位教授的研究报告及杨清江先生执笔综合《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的集体研究成果进行整理。

泉州唐故城初筑时间在武则天久视元年至唐玄宗开元六年(700-718年)之间。据《紫云开士传》“文偁传“云:咸通初(860-861年),文偁于开元寺东南造木浮图时,“使募施者州四门”。由此得知唐故城有四门。

凭文献记载与濠址推断,认为故城四门分布如下:

1 东门,在二郎巷南口东街上,名号未详,疑即行春门乾隆府志“名宦”苏妙传记载故城有一门楼,但不知所指;而万历府志“官守”苏妙传则称此门楼名“行春”。如万历府志言之有据,则“行春门楼”应指故城东门;

2 西门,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据宋志遗文名曰素景门。这是遗存于志乘中少数唐代泉州地名之一,弥足珍贵。明清诸志未详所出,疑为义成门易号,实乃留从效重加版筑时(时西城墙西移至甘棠巷口)取“西义而成”之意,故西门名为义成门,易代素景之名号。

3 南门,在南街镇南桥北,正名镇南门。

4 东南门,在旧通淮桥北、东边巷南口“坊脚”,曰通淮门。

此外又有:北楼,北墉之立候楼,名曰北楼,有楼无门,在孝悌巷东口南侧北门楼街中;通津门,在故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以后南面成陆,航道淤塞,方架设桥梁交通城外。

泉山

唐光启二年至景福二年(886-893年)王潮创子城以前泉州即有城池,故王潮创子城是先有罗城之实,而后有子城之名。

崇阳门遗址

《晋江县志》载:“子城筑于唐贞元以前,年月莫考,周围三里,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 又有《泉州府志》载:“相传未有罗城七门,先有子城四门”。 周长“三里又百六十步”(约1.6公里),呈直线方形。

子城四门分布如下:

1 东门不变,曰行春门,原在相公巷口以西,门楼巷口以东的东大路上。

2 西门,曰素景门,向西推移至甘棠巷北口西街上的肃清门。

3 南门,曰崇阳门,原在承天巷口至花巷口间的南大路上。

4 北门,曰泉山门,原在孝悌巷口以南。早废,废时群众即就原址另筑小龛,号为泉山宫,内供奉原门楼上的土地神像,旧有匾额“遗古桐城”。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王审知的侄子王延彬权知军州事时,其妹出家于西禅寺为尼,故拓城以包之。

该寺在甘棠巷口偏东的西街上外偏北,贴近罗城西垣,因西垣以西尽是卑湿地带,为保证新垣基的可靠,故特划大弧绕今义成门接于临漳门。(根据《唐故给事郎泉州司马许府君墓志》)

公元第十世纪的五代(904-960年),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这五十三年中,我国北方建立五代、南方建立十国。由于割据时间较短,唐朝打下的基础得以继续,它和闽国、南唐、吴越三国有了历史关系:

当时福建在“闽国”王审知的偏安小朝廷通知下相对安定,泉州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发展,与国外、南洋各国展开了交通贸易活动,因此地方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于是旧的唐城不够用,就把子城外围加以扩大,从北到南,从小到大的向四周发展。

朝天

后晋开运四年(936年)闽国为南唐所灭,把泉州升为“清源军”。至周显德二年已领九县,即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德化同安、清溪、永春长泰。比唐朝增加、范围更大。

临漳门

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一说封为晋江王)对泉州城重加版筑,把唐代子城扩建为罗城,范围从三平方华里扩建为二十平方华里;城门从四个扩建为七个。《泉州府志》称:周二十三里有奇;未经王、陈拓时,周只二十里,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形成不规整的梯形。新城因内有子城,外城遂正名为罗城。是先有子城之名,而后有罗城之称。

罗城七门分布如下:

[衙城]

中有“衙城”,开府建衙的地方,在府衙周边增筑衙城(又称为牙城),今体育场北,城墙特别厚,明清尚在。

[子城]

内为“子城”,即唐代城址。五代以后子城无用改为鼓楼以报时辰,俗称“四鼓楼”。

[罗城]

外为“罗城”,是包围衙城和子城的外城,有七个城门,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称为“七城门头”。

1 东门,曰仁风门。在子城行春门外,一直向东拓大,到现在东门外壕内,位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

2 西门,曰义成门。在子城西肃清门外,一直向西北拓大,到西门旧壕内,位在奉圣巷口,旧门城址已经不见了。

3 南门,曰镇南门。在子城南崇阳门外,一直向南拓大,到现在中十字街的涂山街头,在新门街与涂门街二者之间,俗称“涂山街头”。

4 北门,曰朝天门。在子城北泉山门外,一直向北拓大,到现在环城马路的北门外壕内,朝天门城址在文胜巷口处,历千余年未曾迁移。

5 东南门,曰通淮门,位于兵马司桥西北。

6 西南门,曰临漳门,位于新门水关桥东北。

7 新南门,曰通津门,位于傅府山南麓,通津桥正北。

根据《清源留氏族谱》说:“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为仁风、通淮等数门,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陶器铜铁,泛于藩国,取金贝而还,民甚称便”。这样的措施对泉州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朝天门

留从效在泉州城环植刺桐,初夏开花,引人入胜。阿拉伯商人特别赞赏称之为“M'edinet al-Zaitun”“刺桐城”。

威远

五代泉州城才扩建二十年,接下去便是宋朝。北宋时城址问题在于如何利用五代扩大的成果,而不是再来扩大,所以北宋的城址和五代差不多。北宋泉州城址与五代大体相似,南部仍以新门、南门、涂门为界,市舶司设在界外,以便利外商。北宋泉州只有七县,所属比五代少,太平兴国六年始建惠安县,而割莆田、仙游归兴化军,割长泰归漳州。北宋泉州对外贸易继续唐代,发展成为我国四大商港之一。

北宋乾德初(963-964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因其女出家为尼,建千佛庵(即今崇福寺)于城东北松湾居之,复拓东北垣,自东至北包寺入城。志称:“陈进进于宋乾德初领清源军节度使,以城东松湾地,建崇福寺,复拓其地包之。

崇福寺

今城北东隅西隅地稍宽者由此,俗号葫芦城,又号鲤鱼城,皆以其形似也“。由于泉州城东北、西北两点突出,好像鲤鱼的两只眼睛,因此,这个城址称为鲤鱼城,从这些记载可知五代泉州城比起唐代变化是较大的。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由砖城改建为石城。志称:“外砖内石,基横二丈,高过之”,仍系梯形城。

南宋泉州城址变化较大。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

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知州游九功筑西南翼城。《晋江县志》说:“绍兴三年,守游九功始筑翁城(即二重城门),复于南城外筑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即临漳门外第一桥),沿江为蔽成石城438丈”。五代泉州城西部是沿江筑城,南宋开始从新门、涂门街这一线向南扩大,去联接五代城址。一直扩到现在的下十字街才建立一个新的南门城,这一段地带在泉州南部称为“泉南”,是南宋泉州对外贸易繁荣的地方。翼垣高仅丈余,厚不及丈,全建以石,防汛为主。垣于交通孔道辟有二门,西者曰小水门,位于“马头埙“;东者曰南门,位于天后宫口,即德济门雏形。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侵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刘叔智建议,建东南翼城,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就国际而言,元代泉州已成为世界两大海港之一;就国内而言,泉州曾从福建省分出,建立“泉州行省”,成为省会。在那时,汉人而外,各种色目人居住者日多,成为五方杂处的经济都市,外侨之多,远非昔比。正如元庄弥邵所说:“泉州海隅偏藩,(元)世祖混一区字,梯航万国,此其都会,始为东南巨镇,或建省、或立宣慰司,所以重其镇也。” 元代泉州城在南宋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了,已扩大到镇南门,即天后宫对面。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拓南罗城,合西南、东南两翼城为一。《晋江县志》云:“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废罗城之镇南门,拓就翼城,周三十里”。元代泉州城址沿用原罗城朝天门至义成门的一段,其余皆是南宋至元末,自五代二十里向外增加十里,一周共三十里有奇,把五代梯形城改为不等边三角成为泉州古城面积最大的时期。

元代泉州城门仍为七门,但位置和名字有所调整。分布如下:把宋城门镇南门为德济门;废宋通津门;在临漳门和德济门之间新建一门曰南熏门(俗称水门);元水门改为通淮门。

“城东西北,基各广一丈四尺,外甃以石(内仍用砖)。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可知元代泉州南城较为重要,特别改用”内外皆石“的做法,使城基更为坚固,这是过去历朝所没有的。

德济门遗址

元代最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是泉南,即泉州城最南端,实指中十字街到下十字街的土地。“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是外国人集中侨居的地方。

明洪武初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到清代,泉州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五县,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泉州市、厦门市和金门县全境。

明清时城廓的守备,只在倭寇骚扰及抗清运动期间而扩建的。

1 增建“月城”。瓮城的城墙略低于正墙,瓮城门比正门略小且不能与正门相对。明洪武初卫指挥同知李山修城,除南薰门无月城外,其余6个门加建月城。仁风、通淮、义成、临漳的瓮门皆辟在正门左侧(仁风门面临要冲,双重瓮城,以固防守);镇南、朝天的瓮门俱朝西开,明初江夏侯却将朝天的翁门东开,使南北二门的瓮门皆向右出。

2 于仁风、通淮二门间开小东门,使泉州成为八个城门。但此城门不过点缀风景,日出照东湖,如鲤鱼吐珠,实际上意义不大,不久又把它堵塞了。

3 为掩蔽于城外的小城门,使成为多重的城门。其中较有意思的是“内外皆甃以石“,明初泉州才成为”石头城“。

为了军事需要,清政府下令依关东式改建城门,加上箭楼,重檐杰阁颇为堂皇。镇南与通津二者因近商业区,被辟为会所外,其余平时皆不起作用,又因年久失修且多位“充军”“流徒“所盘据,甚为荒凉。

|泉州府表|

•两汉:会稽郡地。

•三国吴:

•晋:晋安郡地太康三年改。

•宋:

•齐梁陈:陈为南安郡地。

•隋:平陈废为建安郡地。

•唐:泉州清源郡:武德五年置丰州;贞观初废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景云二年更名天宝,初又改郡,属江南东道。

•五代:泉州:属王闽晋;开运中属南唐,置清源军节度使。

•宋:泉州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属福建路。

•元:泉州路:至元十五年升路置行中书省,后徙治福州路,仍属福建道宣慰司。

•明:泉州府:初改府,属福建布政司。

以上便是自三国以来1700年间泉州城址变迁的历史。至此泉州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街道发展为上、中、下三个十字街的城市骨架。此时环城周围24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

1 民国12—18年(1923—1929年)为发展交通,拆城辟路,先后拆德济门、通津门及南罗城垣。 2 民国26年(1937年),省政府下令拆城,首先破坏一千多年来的唐子城,即所谓“四鼓楼”;其次是拆毁清代罗城,即所谓“七城门头”。泉州罗城垣全部拆除。其中在涂门、南门间挖出许多中外交通石刻。 3 现存城门要素共计6处,即2001年复建的罗城朝天门、2002年复建的罗城临漳门和子城泉山门、崇阳门(丽正门)遗址、罗城涂门(仅余水关遗址)和翼城德济门遗址;城墙未进行复建,现存要素为城垣走向道路共计19条。

本文参阅陈允敦、庄为玑两位教授,以及杨清江、庄景辉两位先生所搜集的资料与论点进行整理整合。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END·

参考文献

陈允敏《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

庄为玑《泉州历代城址的探索》

杨清江执笔综合《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

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

原创版权

整编|泉州影像

图片|泉州影像

Hash:f24420553ac6ed149d02524681088777056d4348

声明:此文由 泉州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