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人不能忘却的历史!龙河口水库修建历史,承载多少人的血与泪!

本县历史上无水库。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开展防洪、灌溉、运输、发电、养殖综合利用,本县从1957起,在山区、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新建水库。

至1985年,全县计建水库62座,其中大型1座、小(一)型1座、小(二)型60座,其中有11座是古水利工程,进行整修扩建,列为小水库。

1966年后,分别纳入杭北、舒庐干渠工程,起蓄水调节作用。

一、龙河口水库

属大型水库,位于本县中部,距县城27公里,库区中心为东经116°44′、北纬31°18′,因水库主坝位于栲栳山与牛头寨之间的龙河口,故名龙河口水库,是淠史杭水利沟通综合利用工程的五大水库之一。

新建龙河口水库,是中共舒城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鉴于原巴洋河、乌沙河于龙河口汇合后(史称龙舒水,今称杭埠河),流向东北,横穿本县中部的粮食经济作物区,历来害多利少,给沿岸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深重灾难等情况,经过认真、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在龙河口筑土坝建水库。1957年,清华大学地质专家,经现场查勘,认为坝址选择适合,后经武汉地质钻探队钻探,作出技术论证。

1958年4月,中共六安地委同意动工兴建,后经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国务院计划委员会批准列为基建项目报批。

1958年10月27日,成立龙河口水库工程指挥部和政治部,副县长邓立功任指挥、县委农工部副部长丁同元任副指挥,县委书记处书记、县长李屏任工地党委书记。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科、劳力调配科、工交科、水文站、后勤部。

从全县21个人民公社调集4万民工,以军事化建制,组成3个民兵师(后改为水利师)、13个民兵团(后改为水利团)、1个工兵独立团和砌工、马车、水上运输3个直属营,在修通道路、搭好工棚和施工准备以后,于1959年1月16日正式破土动工。整个工程是本县自力更生,采取土法上马。

在建坝拦洪蓄水施工中,广大干群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顶烈日、冒风雪,于1960年2月13日,采取“死水煞洪”的办法,主坝合拢,截流蓄水。这次截流施工中,因水大流急,在洪口打桩被冲断、抛块石土袋被冲走、装土船只被冲翻的紧急关头,组织500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煞洪,他们不顾气温在0℃以下的“三九”严寒,在激流中结成三道“人墙”,堵住了10米宽的水道,仅用40分钟,煞洪成功,大坝合拢。

库坝有东、西大坝和10座副坝,东大坝长320米,坝顶高程海拔75.4米,最大坝高33.4米,顶宽5米,坝基有6~10米砂砾石覆盖,采用坝外、坝基水平粘土铺盖和粘土夹心墙联合防渗。

内坡70米高程以上1∶2,70米以下1∶2.75;外坡59米以上1∶3,59米以下1∶4;心墙内外坡60米以下1∶0.5,60米以上1∶0.4;护砌高程74.4米;排水体高程46.5米;防浪墙高程76.5米。西大坝与东大坝仅隔坝中山,坝长280米,坝顶高程海拔75.4米,最大坝高32.4米,坝顶宽5米。内坡70米以上1∶2.5,70米以下1∶2.75;外坡59米以下1∶3.5,59~66米1∶3,66米以上1∶2.5;心墙内外坡1∶0.3;护砌高程74.4米;排水高程55米;防浪墙高程海拔76.5米。

副坝10座,自西向东有塘埂、磨枪冲、落花冲、寺冲、关口、牛角姥、马蹄岗、杜小房、凤凰冲、门坎石等,总长1044米,坝顶高程均在海拔75米。

龙河口水库是多年调节水库,控制来水面积1120平方公里,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1000年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8160和12930立方米/秒;防洪设计水位海拔71.95米,防洪校核水位海拔73.75米,兴利水位海拔68.3米,死水位海拔53米;设计总库容8.2亿立方米,常年总蓄水量7.8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亿立方米,相应死库容5330万立方米;防洪校核水位时库面达60平方公里。

兴建龙河口水库,计完成土方134万立方米,石方23.24万立方米,混凝土1.23万立方米,国家补助经费2329万元。水库基本建成以后,本应续建、配套成龙,唯因当时经费不济,物力、人力无法递补,于1961年4月3日被迫停建。

1965年10月,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决定续建配套工程,至1970年6月,完成了梅岭、牛角冲进水闸、非常溢洪道和各类渠道工程,东、西大坝加高到72米高程,并进行粘土灌浆。1971年6月,与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联为一体,实现了南水北调、江淮沟通的规划方案。

龙河口水库库区跨3个区、12个乡(镇)、120个行政村,总面积62.49万亩,其中淹没耕地49143亩,经济林5592亩,菜园、宅地7403亩。72米高程以下为淹没区有11851户、55264人、房屋36700间要全部移迁,其中梅河镇和毛竹园、乌沙、五板桥3个农村集镇全部拆迁。移民工作持续20多年,已安置移民9612户、44300人,建房35354间,国家共拨移民经费544.69万元。但是,因经费困难和人们乡土观念问题,尚有11000多人至今没有迁移。

兴建龙河口水库,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开始,本县广大干群,克服重重困难,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作出巨大牺牲,终于完成了这个雄伟工程。

县水电局副局长赵学信等3人,在炸石工地因工殉职,还有很多没有留下姓名的民工,为兴建水库流血、流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龙河口水库主要效益:

防洪保护面积53万亩。未建水库以前,上游连续降雨100毫米,下游就要破圩成灾。水库建成以后,可以有效地拦洪蓄水,减轻杭埠河防洪负担。1969年7月14日,水库上游降雨216.5毫米,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0320立方米/秒,通过水库调蓄,出库流量只有2150立方米/秒,削减了杭埠河洪峰。

灌溉通过杭淠、舒庐、杭北干渠输水,设计灌溉农田155.1万亩(近期136.6万亩),其中本县64.3万亩(现在实际是45.8万亩),庐江县80.2万亩、六安县10.6万亩。

养殖 由于库面辽阔、河汊甚多,利于发展渔业生产。水库年投放鱼苗250多万尾,最高的1960年成鱼捕捞135.7万市斤。“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人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滥捕滥炸,给渔业生产造成危害。1980年以后,在经营管理方面虽然进行改革,但因管理制度不完善,经济效益仍差,年成鱼捕捞只有5~13万市斤(详见《畜牧渔业章》)。

航运库区现有10条航线,客货船全天候运输。杭淠、舒庐、杭北干渠在放水季节,水深2米以上,亦宜运输。

发电梅岭、牛角冲进水闸可发电量为8000千瓦,至1985年,计兴建小水电站30座,装机34台,发电容量5318千瓦,年发电70.43万度。梅岭、大浪电站拟于1987年建成发电。

此外,还利于发展旅游事业,曾来此游览参观的有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法国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外宾和香港台湾地区的人士。

修建龙河口水库,有利当代,惠及子孙。原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给梅岭进水闸题词:“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顷;兴利除害,造福子孙亿兆年。”

二、小(一)型水库

傅冲水库位于舒茶镇傅冲村,建于1980年,集雨面积5.4平方公里,钢筋混凝土立体坝,坝高27米、长130.2米,总库容21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7.65万立方米。灌溉傅冲、小河湾、山埠、茶园、红旗、舒茶、石塘等村农田5000亩、茶园3000亩。

三、小(二)型水库

东风水库 位于庐镇乡张冲村,建于1966年10月,1969年被水毁,1972年重建。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1米,总库容3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0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大桥、余河村农田1000亩,有效灌溉800亩。

磨子冲水库 位于庐镇乡张冲村,建于1974年8月。集雨面积2.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6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98立方米/秒。灌溉张冲、余河村农田300亩。

水口岩水库 位于庐镇乡大桥村,建于1974年9月。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5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45.4立方米/秒。灌溉大桥、柳林村农田200亩。

毛狗洞水库 位于河棚镇龙骨村,建于1966年3月。集雨面积1.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4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7.9立方米/秒。灌溉龙骨村农田400亩。

元骨岭水库 位于河棚镇龙骨村,建于1966年9月。集雨面积0.9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5米,总库容16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3.7立方米/秒。灌溉龙骨村农田550亩。

龙井沟水库 位于河棚镇黄河村,建于1957年冬,1958年被水毁,1966年重建。集雨面积1.63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0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48.5立方米/秒。灌溉黄河村农田500亩。

黄冲水库 位于城冲乡城冲村,建于1966年9月。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4米,总库容28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4.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城冲、油坊村农田700亩,有效灌溉600亩。

合水库 位于毛岭乡三合村,建于1958年4月。集雨面积2.4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14米,总库容17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81立方米/秒。设计灌溉三合、毛岭村农田1000亩,有效灌溉800亩。

东方红水库 位于汤池镇镜石村,建于1966年,1969年7月被水毁,1975年9月重建。集雨面积2.2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7米,总库容60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73.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镜石、茶亭、西河、九桠、鲁畈、留览、汤池村农田3000亩,有效灌溉1500亩。

东风水库 位于汤池镇西河村,建于1959年8月。集雨面积0.7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9米,总库容20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5.8立方米/秒,灌溉西河村农田500亩。

建安水库 位于汤池镇留览村,建于1966年9月。集雨面积0.25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12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1.1立方米/秒。设计灌溉留览村农田450亩,有效灌溉300亩。

团结水库 位于枫香树乡寨冲村,建于1967年8月。集雨面积1.1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20米,总库容4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1.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寨冲、深冲村农田600亩,有效灌溉400亩。

小麦岭水库 位于西衖乡石头村,建于1966年1月。集雨面积0.9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6.2米,总库容16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0.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石头村农田400亩,有效灌溉300亩。

曹山洼水库 位于沙埂乡樟冲村,建于1964年9月。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3米,总库容1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2立方米/秒。灌溉樟冲村农田300亩。

立新水库 位于沙埂乡西河村,建于1965年1月。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8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4.7立方米/秒。灌溉樟冲村农田225亩。

联山水库 位于舒茶镇舒茶村,建于1958年9月。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15米,总库容2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50.4立方米/秒。灌溉舒茶村农田700亩。

禾丰水库 位于舒茶镇山埠村,建于1967年9月,1969年被水毁,1973年重建。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8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0.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山埠村农田400亩,有效灌溉212亩。

山口水库 位于春秋乡胜利村,建于1966年1月。集雨面积0.71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18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0立方米/秒。灌溉胜利村农田800亩。

秦庄水库 位于春秋乡仓房村,建于1968年9月。集雨面积0.88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5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7.4立方米/秒。灌溉仓房村农田700亩。

百花岭水库 位于春秋乡仓房村,建于1972年3月。集雨面积0.78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16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3.1立方米/秒。灌溉仓房村农田700亩。

寨河水库 位于晓天镇郭冲村,建于1975年9月。集雨面积2.75平方公里,坝型联拱,坝高14.5米,总库容27.6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99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郭冲村农田500亩,有效灌溉400亩。

龙潭水库 位于晓天镇龙潭村,建于1977年。集雨面积9.7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2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57.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龙潭村农田1000亩,有效灌溉700亩。

老柴水库 位于五桥乡古塘村,建于1973年1月。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4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7.6立方米/秒。灌溉古塘村农田400亩。

驼岭水库 位于五桥乡西港村,建于1976年9月。集雨面积1.2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4.38米,总库容18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43.75立方米/秒。灌溉西港村农田300亩。

安门冲水库 位于高峰乡普庆村,建于1966年1月。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8米,总库容11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4.8立方米/秒。设计灌溉普庆村农田450亩,有效灌溉400亩。

阴山陂水库 位于高峰乡安冲村,建于1967年9月。集雨面积1.4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17米,总库容1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66.3立方米/秒。灌溉安冲村农田500亩。

老山洼水库 位于高峰乡东港村,建于1976年9月。集雨面积0.4平方公里,坝型粘土结构,坝高9米,总库容11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8.2立方米/秒。灌溉东港村农田200亩。

华树包水库 位于高峰乡徐湾村,建于1973年9月。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7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6.4立方米/秒。灌溉徐湾村农田400亩。

杨湾水库 位于景山乡大路村,建于1974年10月。集雨面积0.9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14.25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40.9立方米/秒。灌溉大路村农田700亩。

红旗水库 位于景山乡豹务村,建于1966年9月。集雨面积0.7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4.6米,总库容1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1.2立方米/秒。灌溉豹务村农田1300亩。

石关水库 位于滑水河乡石关村,建于1975年9月。集雨面积3.4平方公里,坝型石结构,坝高16.2米,总库容21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91.2立方米/秒。灌溉石关村农田700亩。

石桥水库 位于滑水河乡石关村,建于1967年8月。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石结构,坝高20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4.7立方米/秒。设计灌溉石关村农田1000亩,有效灌溉400亩。

茶冲水库 位于滑水河乡上河村,建于1966年10月。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3米,总库容18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4.8立方米/秒。灌溉上河村农田500亩。

清水水库 位于滑水河乡虬冲村,建于1966年10月。集雨面积0.6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6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8.3立方米/秒。灌溉虬冲村农田500亩。

明水库 位于五显镇光明村,建于1973年10月。集雨面积0.7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5米,总库容10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6.9立方米/秒。灌溉光明村农田600亩。

独山水库 位于范店乡独山村,建于1968年,集雨面积0.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9米,总库容16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3.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独山村农田1000亩,有效灌溉400亩。

洪冲水库 位于长冲乡洪冲村,建于1975年9月。集雨面积0.9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4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9.4立方米/秒。灌溉洪冲村农田300亩。

桃花水库 位于长冲乡林业村,建于1966年1月。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6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5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林业村农田1500亩,有效灌溉1000亩。

夹山塘水库 位于棠树乡路西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58年经整修扩建,1966年后纳入杭北分干渠配套工程。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7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灌溉路西、长堰村农田3600亩。

九龙塘水库 位于张母桥镇丰墩村,是古水利工程,为本县十大名塘之一,建于何时不详。建国后,经整修加固。1966年后,纳入杭北干渠配套工程。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7.5米,总库容20万立方米,灌溉丰墩、李堰村农田3000亩。

南塘水库 位于西塘乡黄岗村,是古水利工程,为本县十大名塘之一,建于何时不详。1966年后纳入杭北分干渠工程。集雨面积4.5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6米,总库容21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1.1立方米/秒,灌溉西塘、峰西、三桥、花城等村农田4000亩。

六冲塘水库 位于柏林乡汪庙村,是古水利工程,为本县十大名塘之一,建于何时不详。1966年后纳入杭北分干渠工程。集雨面积6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6米,总库容18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2.8立方米/秒。灌溉蔡店、汪庙、袁塘村农田3000亩。

春秋塘水库 位于河口镇河口村,是古水利工程,为本县十大名塘之一,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4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4米,总库容50万立方米。灌溉河口、石桥村农田2000亩。

陈山塘水库 位于河口镇幸福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6米,总库容40万立方米。灌溉河口、幸福村农田3000亩。

乌鸦塘水库 位于河口镇邬堰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5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灌溉邬堰村农田1000亩。

卓山塘水库 位于河口镇祝山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4.8米,总库容18万立方米,灌溉祝山村农田1300亩。

金波塘水库 位于白马垱乡金桥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米,总库容20万立方米,灌溉金桥、金垱村农田1700亩。

官塘水库 位于白马垱乡官塘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米,总库容12万立方米,灌溉官塘村农田500亩。

女占塘水库 位于百神庙镇舒楼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0.2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米,总库容1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00亩。

幸福水库 位于龙王庙乡一山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58年冬整修扩建,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6米,总库容23万立方米,灌溉一山村农田800亩。

元棚水库 位于周公渡乡元棚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67年纳入舒庐干渠工程,1976年整修扩建。集雨面积3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米,总库容48万立方米,灌溉元棚村农田800亩。

横山嘴水库 位于五显镇韦洼村,建于1964年。集雨面积7.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3米,总库容3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209.6立方米/秒。灌溉罗山、余畈等村农田3000亩。

丁岭水库 位于高峰乡,建于70年代初。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4.5米,总库容量10.3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8.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510亩。

建设水库 位于汤池镇,建于70年代初。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2.3米,总库容量10.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44立方米/秒。有效灌溉300亩。

响水庵水库 位于沙埂乡。集雨面积0.68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20.6米,总库容量10.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7.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200亩。

汪洼水库 位于春秋乡。集雨面积0.65平方公里,坝型土石结构,坝高17米,总库容量17.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2.7立方米/秒。有效灌溉6000亩。

姜家水库 位于周公渡乡。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3米,最大库容量25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3.1立方米/秒。有效灌溉2100亩。

关口水库 位于范店乡横岭村,建于1965年。集雨面积3.4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21米,总库容47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126.6立方米/秒。灌溉汪湾、邵院等村农田2500亩。

朱家大塘水库 位于范店乡范店村,建于1957年。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13米,总库容42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81立方米/秒。灌溉范店村农田900亩。

北山塘水库 位于龙王庙乡火龙岗村,是古水利工程,建于何时不详。1958年整修扩建,1967年后纳入舒庐干渠工程。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坝型土结构,坝高5米,总库容40万立方米,灌溉火龙岗、一棵印、龙王庙、沈家岗等农田2000亩。

来源:舒城县委史志室

Hash:f03eea944d58782a6cdc23f2fd03779186bbc863

声明:此文由 舒城身边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