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7年,龙泉是东南各省学生最为向往的地方!

今年是浙江大学龙泉办学80周年。回首往事,龙泉这座古城因有过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旧址而更显底蕴,浙大龙泉分校也因有过这样一批知名学者和旷世之才而声名远扬。如今,浙江大学和龙泉的这段历史情缘,为今天的市校合作提供了特殊的平台,激励着我们加快创建美丽幸福好龙泉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当代龙泉人的贡献。

龙泉浙大中学编撰的教材《烽火岁月——浙大在芳野》正是基于这一历史背景,它对龙泉学子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现将书中内容整理并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烽火连天路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吃紧;8月淞沪会战,战火蔓延,杭城危如累卵。浙江大学在敌机轰炸中坚持办学,但是随着时局的恶化,最终被迫举校西迁。最初迁到浙江西天目、建德,由于情势恶化,再迁江西吉安泰和,之后又迁广西宜山,最后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坚持办学,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在异常艰难的战争环境中,浙江大学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发展迅猛,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奇迹。杭州到贵州,路途遥远,战事阻隔,浙闽沪皖一带贫困学生无法及时到远在西南的浙江大学升学。为满足这些求学者的需要,浙江大学于1939年在龙泉坊下(后更名为芳野)成立浙东分校,后改名为龙泉分校,培养一、二年级大学生。直到抗战胜利,浙江大学于1946年全面复员杭州后,龙泉分校办学方告结束。

创办历程

第二节

确定校址

1938年8月,迁泰和时,浙江大学是全国各大学中最靠近前线的学校。浙江大学迁桂、黔后,浙江省的高中毕业生和福建安徽、江西以及离沪的青年学生,由于交通经济关系,不能去内地升学者越来越多,于是浙大于1939年1月提请在浙东设先修班。同年4月,教育部电复,准浙大在浙赣闽之间设立分校,专招各系一年级新生并设置大学先修班,其他学校来浙大借读学生也由浙大登记收读。2月,教务长郑晓沧、史地系陈训慈教授到浙江进行分校的筹建工作。当时,省政府多个机关部门已经搬迁至龙泉,浙江大学把分校建在龙泉,可谓势在必然。5月,竺可桢校长先后派史地系李絜非先生、总务处陆子桐先生到龙泉,经过反复地考察研究,最后确定分校校址设在龙泉芳野。

照片中为民国三十年浙大龙泉分校校舍全景

创建伊始

1939年7月,浙江大学浙东分校在永康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总共录取新生150名,其中正取生120名,备取生30名。8月中旬,分校筹备工作宣告结束,工作人员开始到芳野办公。教师一部分由总校调聘,也有一些另行聘请。

分校成立后一个学期,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分校最初设有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包括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机、化工、机械、土木、农艺、农化、园艺、蚕桑、病虫害、农经等17个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的是基础课程,学生基本上以学院为单位选课和听课。1941年增设了二年级,接着又增设师范学院,这时才有系的设置。到1944年,分校的5个学院所设置的系,计有文学院:中文系、英文系;理学院:数理系;工学院:机电系、化工系、土木系;农学院:农艺系、农经系;师范学院:国文系(五年制)、英语系(五年制)、国文专修科(三年制)、数学专修科(三年制)。除师范学院外,其他各系学生读完两年后仍转入总校学习。

图片为龙泉分校校址曾家大屋

分校第一批新生在1939年10月1日至6日报到。10月8日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除本校师生员工之外,还有永康、丽水、龙泉各机关的代表和校友。这次开学盛典由陈训慈主持,许多代表作了讲话。其中英文教授林天兰的发言最为精彩,他说:

“谓今分校之成立,在表面言为救济此百余失学青年,而其最大意义则在表示中国具有最伟大之力量。自抗战以迄今,兹据美国某通信记者所称,敌国未曾设一新学校,而在被侵略者之我国反继续增大学,此在东南人士,尤感自豪。年前基督教举行会议印度,有中国某大学代表在美总统约见,闻中国大学多内迁继续开学,深表敬佩,并愿详阐此地迁校之办法与情形,以今例之,当更足以引起世界人士之注目。盖此种伟业在并世实鲜其例,即在教育史中,亦属罕观。本此意义更承各方矜许期待逾恒,则我师生于受宠若惊之余,其所感觉应负之使命乃綦重。今后吾同人愿黾勉以赴,尤望同学倍自惕励。欧洲中世纪时,所谓长袍,即代表大学与城市之工商业者对立争斗,然此已成为史上之陈迹。今后吾人只有忏悔一切,使教育与社会打成一片,力求精进。《大学》篇首之言曰:‘在明德’,斯为所学人格之日进;‘在新民’,斯为提高气彝,荡涤瑕瑜;‘在止于至善’,夙学校成效之提高,亦符于校训‘求是’之义云。”

办学条件

龙泉是抗战时期浙江与大后方联系的咽喉。龙泉分校招收的学生多来自浙、沪、苏、皖、赣等文化教育强省,学业基础较好。尤其在上海沦陷后,上海及苏南的青年多经浙东赴内地,很多求学者到龙泉后便进分校借读,成绩符合浙江大学的标准后即转为正式生。这些新鲜血液与分校原有学生同窗研读,互补长短,进步非常明显。此后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生学业竞试中,龙泉分校无论团体个人均名列前茅,即为明证。

龙泉环境清幽,无都市喧嚣之形。战时城市苦于敌机轰炸,龙泉地处偏僻,又无显著军事设施,学生在此就读,仅闻空袭警报,难得遭敌机轰炸。即便在1942年日军攻占丽水,企图侵犯云和之时,战火也没有向南殃及龙泉。分校师生均由各地辗转汇集,饱受战时颠沛之苦,现在在幽静安全的山村中工作、学习,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照片中为1943级学生王珠翠在分校就读时使用的教材

惟龙泉地处僻壤,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物资缺乏,交通不便,学生生活甚为清苦。而且分校求学者多来自沦陷区,家中接济中断,靠学校贷金或工读维持学业,衣食所需只能因陋就简。

龙泉分校的另一大问题则是学习物资紧缺。浙大传统,教学严谨,考试严格,学生白天课程或实验排满,温习功课全靠晚自修。照明用的桐油灯,光线固不足,烟味亦难闻。夜间每人一只桐油灯,教室即被烟雾笼罩。

最为严重的困难当学习资料的匮乏。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多无教本,学生主要靠自己听讲,勤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就得重新追忆,细心理解,跑图书馆,查阅资料,再做系统地摘记。有时印发油印讲义,学生们要用很多时间把一页页发下的讲义一本本装订起来,又小心翼翼地用红蓝墨水在讲义上圈点。讲义和学生笔记用纸都极端粗劣,用的是龙泉本地制成的土纸。有的学生在笔记用纸上先用铅笔写,然后再用钢笔誊写。为了节省用纸,字体总是小如蚊蚁。

七年观照

一段历史,刻骨铭心;一种精神,辉映未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于1939年设立,至1945年复员杭州,前后历时7年。实践证明,龙泉分校办学7年,是浙江大学“科教兴邦、教育救国”的重要举措,是浙江大学“以真理为依归、以天下为己任”的“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西迁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分校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泉分校办学7年,是师生追求真理、科教兴邦的7年。许多有志青年,为避免敌占区的奴化教育,克服艰难险阻来到龙泉,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为抵御外侮、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分校极力满足青年学子的需求,成立初期就设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和先修班,第一年就招生新生150名。1941年,又增设二年级和师范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龙泉分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学业竞试中遥遥领先,成为东南各省青年学生最为向往的学校。

龙泉分校办学7年,是师生负笈传薪、英才辈出的7年。校长竺可桢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办学风格,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分校师资。文史学家陈训慈、教育学家郑晓沧、化工专家路季讷,先后担任分校主任。孟宪承、潘渊、朱叔麟、毛路真、郭贻诚、夏承焘、王季思等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等教师聚集分校。他们中许多人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的背景,是不可多得的才俊。他们不仅学时渊博,而且教学认真,深受学生欢迎。他们培养了谷超豪、朱兆祥、宋晞、丁儆、徐朔方等学生1000余名。这些学生,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有的成为一流大学的校长,更多的则是某一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龙泉分校办学7年,是师生奉献知能、服务社会的7年。师生们谨记校长竺可桢提出的“求是”校训,领会“求是”精神,为地方社会的发展奉献力量。分校创办芳野小学,一方面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同时也使得当地学生接受较好的教育。师生们兼课于龙泉城乡各校,为促进龙泉的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学生们还自发组织文学艺术社团,发行进步报刊,宣传抗日知识,提升当地民众思想水平;开展文艺汇演,丰富民众文娱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热血青春。

龙泉分校的创办历程是浙大百年发展史上难以忘怀的记忆,是浙大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照七年,求是精神薪火相传;回望历史,浙大家园终被铭记。

摘自《烽火岁月——浙大在芳野》

编辑 项望旺

校对 李卫阳

Hash:2ba9e6b3e1746c0ff71991a588f79e0bb70c14ac

声明:此文由 掌上龙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