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横路岭赏碏门瀑布,千年蓬溪觅山水诗宗

蓬溪古村,始建于南宋,系千年古村,在历史上非常出名,是永嘉县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九大古村落之一,也是楠溪江所有的古村落中,人文地理综合性最强的古村。村中有文保单位谢氏大宗祠、花墙等,还有崖刻、状元屋、状元街等较多的文化古迹。虽去过多次,近期因新开发大碏门瀑布,而吸引荡友再次去游古村,赏瀑布。荡友一行从市区驱车出发,经瓯越大桥上诸永高速,在枫林出口转雁楠公路,在东皋社区路口大桥转弯前往古村。

鹤盛溪

鹤盛溪,相传是古代仙鹤集聚的溪流,位于永嘉北部,是楠溪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乐清市芙蓉镇岭底社区,塧崪村南面的塧崪峡谷,由东南向西北流,流经龙湾潭后,在下游并入东皋溪,随后进入楠溪江。

塧崪源头海拔720米,流经18公里从蓬溪古村,东皋村,上湾村穿村而过。去蓬溪古村迎接我们的首先是这条美丽的溪流。

这里河谷宽阔,碧水荡漾,绿波悠扬。这里枫树摇曳,鸭鹅戏游,水鸟飞翔。这里人文积淀,碇步久远,古道沧桑。

河谷左侧是永乐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嘉最著名的红枫古道。每到深秋冬日,这里天高,云淡,风轻,叶红。鹤盛溪上塆村段堤坝外近千米的红枫古道,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火红色的红枫树沿溪依水而立,苍劲的老红枫倒映在碧水里,红黄色的枫叶在水中若隐若现,与沿溪村民晒柿子、红薯干、素面及河中有始建于清咸丰三年的东皋碇步,一起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上次我们去蓬溪,就是走红枫古道,随后再去古村的。而这次是从雁南公路转东皋大桥,直接抵达蓬溪古村。

不过这里虽然没有了仙鹤成群,却依旧风景秀丽,荡友经过这里,还是被其美景所吸引,纷纷记录美景,捕捉风采。

抵达蓬溪村

抵达蓬溪,蓬溪古村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建造的。南朝刘宋永初三年,38岁的谢灵运被贬永嘉太守,楠溪江畔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传颂千古的诗篇,永嘉也成了中国山水诗的摇篮。

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在广州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杀害,年仅四十九岁,后人扶柩回到永嘉,北宋年间,谢氏后裔回到鹤盛溪畔建村筑寨,子孙繁衍,蓬溪村是其中之一。

蓬溪村位于鹤盛溪支流蓬蒿丛生的蓬溪西侧冲积地带,一处平畴包含蓬一、蓬二、蓬三3个行政村,统称蓬溪村。这里居住着谢氏近千户人家,四千多人口,以及李姓少许人。

古村前有门山屏障如门,后有云山云柔似椅。左有龙山,右有虎山,似龙腾虎跃。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景色如画,而且削壁临溪,地势险要。古村在一个袋形盆地里,四围高山重重,只有北面缺口,却又被鹤盛溪封住。祖先在溪西绝壁上架起一里多长的栈道,村子方可出入。依靠深潭峭崖作为天堑,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蓬溪村显得特别安全。

我们过了东皋大桥沿鹤盛溪旁的水泥路前行,一会儿就到了古村。迎接我们的是写着“山水诗宗”的蓬溪村牌坊,右侧有诗宗谢灵运的塑像,左侧是建在小山坡上的桃园亭。

过牌坊进入蓬溪村,村口溪畔一棵硕大的已有400年历史的古樟,绿荫如盖,遮天蔽日,虬枝峥嵘,盘错交柯。树桩直径有1.8米,树高30来米,树冠直径达40余米,树荫占地一亩多。

为保全村平安,欺负辟邪,古人又在村口霞港头樟树后面建了关帝庙。据说“溪水到这里正好是‘反弓水’,冲刷蓬溪的村口,为克掉这不祥的风水,老祖宗在这里盖上关帝庙。只因关帝是‘伏魔大帝’,是‘恩主公’,有了这个庙,就能避掉灾祸”。

关帝庙建于明朝,五楹两廊五间,庙内塑关公像,威严英俊,庙前有霞港潭,后枕龙泉山。庙中柱上有对联云:“庙枕卧龙山忧似襄阳访诸葛,门屏威风屿未忘汉水逐曹仁。”。

俯瞰大碏门瀑布

俯瞰大碏门瀑布,欣赏溪山美景,是我们走错路后的收获。进入村庄后,村里的老人非常热情,看了我们登山的装束,就说你们今天来这里有福气了,昨天下雨今天的瀑布会很大,指点我们沿溪边开车进去,下来再看古村。

我们一行随即驱车前往。只是车子本应在文化礼堂边右拐的,我们却选择了直走,沿盘山公路一直上行,开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没有找到登山道,才知道错了,随即掉头返回。好在有溪山美景作伴,又在快接近山顶的地方俯瞰了壮观的大碏门瀑布,也不枉此行。

后来知道这是蓬溪前往大山底村的盘山公路。大山底村,海拔600多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据说,从蓬溪到大山底原先有古道,从枫岭的北坑穿越蓬溪古村,需要经过这个村庄。

我们一路上行,一路欣赏窗外的美景。沿途一会儿泉水叮咚,一会儿涧瀑飞奔,一会儿水库碧潭。这个水丰的季节,一座水库大坝的水溢出来,形成了一个水帘瀑布。

一个转弯让大家回眸蛇形的盘山公路,感叹造路工人的艰辛,远眺蓬溪古村,敬佩古人选址建村的眼观。

路旁不仅有大量绽放的野花,还有不少紫色的树花煞是艳丽,大家纷纷要求杰哥停车拍照。下车后各位荡友举起手机,选取角度,记录美景。也有的借用微信“识花君”小程序搜寻,得知这叫“紫花泡桐”,又名“花泡桐”。是落叶乔木,有镇咳、祛痰和平喘,降压甚至抗癌的作用。

就这样我们时而上车上行,时而下车观赏,过了一个拗口大家发现,那个大瀑布在我们右边的峡谷里,我们再次下车,只见远远的一条飞龙白练,如水库开闸泄洪从山峡里奔腾而出,非常壮观绚丽。

很少有从瀑布顶来观赏的,只可惜手机无法记录震撼的场景,同时阴暗的天气也给景色打了折扣,如若在阳光明媚或雨后天晴的时光,肯定还有更惊艳的景色。

前往大碏门

前往大碏门,从盘山公路下来后,我们车子停在了村文化礼堂门口。打听一下,去大碏门是在礼堂后面往右拐,沿玉带溪前行,到村后过桥,顺田野的左坎走一段路到游步道的入口。

停车场边上既是蓬溪的文化礼堂,又是蓬一村的村办公楼,礼堂牌门匾额上的“蓬溪村”三字为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所书。

在这里大家感受到这几年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与五水共治还是深受大家欢迎的,文化礼堂建设是美丽乡村的重头戏,一方面传承乡贤文化,另一方面涵育文明乡风。

桃源般的蓬溪村,有条绕村而流的小溪,据传,古时风水先生说这条小溪能给蓬溪村民带来官运,且形似官宦的腰带,所以叫玉带溪。曾经的这里也受生活污水的污染,前几年村里投资数百万元元,开展水岸共治。在溪两岸改造出一条亲水步道,可以让游客戏水、亲水。

其实从村口往里面开的时候,大家已经感受到整治后溪水的美丽,大碏门峡谷里的溪水流经这里向鹤盛溪奔去,小鸭在溪中戏耍,村妇在溪中洗涤,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

玉带溪每隔几百米建有水矴步,依溪远望而去的,就是缭绕在云雾里的笔架峰。雨过天晴后的蓬溪,似仙境般,水润得透着灵气。在这样的溪边漫步走走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我们沿玉带溪的溪边一边欣赏享受,一边赞叹摄影。不知不觉到了村后,在一处漂亮的民宿对面,过桥沿田坎前行,左边是郁郁青山,右边是绿绿田野,春天农田已经被翻耕,匆忙生机。

溪边民宿

途遇民宿,是我们前往大碏门,在路旁见到的一幢建在溪边的欧式别墅,据了解是旧宅改造的民宿“墟里”贰号。

从村文化礼堂前往大碏门经过时,对岸漂亮一座尖顶房子引人瞩目,他与一路过来旧宅完全不同,山坡上欧式的别墅与开满“蔷薇”的绚烂铁艺门相得益彰,让人仿若到了北欧一处风情小镇,使荡群里的女生前往拍照留影。

位于蓬溪古村村后,玉带溪旁的墟里贰号,建在溪边的一块大岩石上,前面流淌的涧水里几只鸭子在戏游。

底下右侧是爬满爬山虎的房子,绿油油的一片,给人盎盎春天气息的同时,带给人们丝丝凉意。

民宿背后是几颗硕大的古树,远远望去仿佛系民宿的依靠。岩石、古树、溪水、鸭子、爬山虎、蔷薇……使这里具备了童话般的气息。这里远有山、近有水,窗前有稻禾,院内有花香,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选择这里建民宿,真是会选地方,取的名字也“墟里”富有诗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靖节先生在《归园田居》描绘的的场景与这里无异。

墟里壹号和贰号都在永嘉古村的深处,不同的是,壹号在茗岙高山梯田上迎风入云,而贰号则在蓬溪山涧溪流旁依水而立。如果说壹号的意境里有“仁者乐山”的高亢清远,那么贰号的笔触就是“智者乐水”的活脱自在。

尤其是这些民宿能融入在周边的环境里,更使人觉得有意蕴。应验了山水诗宗谢灵运的“池塘春草留佳句,园柳鸣禽报喜音”。

大碏门游步道

大碏门游步道,是村民为方便游客观赏大碏门瀑布而建的,2016年的8月份开始村里发起捐款,由村民集资开发建设。路面由条形岩石与溪滩石等构筑而成,全长1200米,与原先的1800米古道相连,构成一个全长3000余米的游步道环线。一些险要的地方还构筑了护栏,保护游客的安全。

过去去蓬溪村南边大碏门瀑布的路,一直被碎石堵着,几乎上不去,走上去都会有碎石滑下来,一不小心就要摔跤。只有一些户外驴友手脚灵活能上去,也十分危险。如今非常方便,不仅适合普通的登山者,只要不走环线,男女老少都可以轻松去欣赏大碏门瀑布。

游步道建成不久,这不一座欢迎的门楼还搭在哪里,两旁对联写出了村民的心情,“德泽万代桥达碏门情义长,功昭千秋路通飞瀑人心畅”。

这里是游步道与古道的分界点,往下面走是游步道,往上面走是古道,上下均可以抵达大碏门瀑布,想走环线的我建议从上面古道走,这样下山的路好走一点,不走环线的直接从新建的游步道走。

我们是从新建的游步道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用溪谷里的卵石建造的,非常有特色的“碏门桥”,“碏(xi)”字很向“鹊”,其实“碏”也有读“que”的,改成“鹊桥”会更有诗意,不过地名往往有历史的文化沉淀,不应随意改的,呵呵。

山道沿着山壁,顺着涧溪而建,使人们在欢唱流淌的涧溪边快乐闲行,两旁山花烂漫,古木参天,远方山峰迤逦,山色青翠,峡谷中间的涧溪,时而飞奔成瀑,时而静谧如碧。

荡友一行一边登临,一边陶醉。在喷涌而出的涧溪前拍照留影,桐花虽然凋零,但是依旧美丽。

走在这样的峡谷里你可以拥抱自然,放肆欣赏,尽情吮吸,抛开烦恼,放下一切。

大碏门瀑布

大碏门瀑布,位于蓬溪古村南边的碏门峡谷里。是古村新开发的一个景点,游步道的建成,使这个藏在闺中的美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示于人。

蓬溪村海拔不到100米,村落正南直径距离5余里的大山底村海拔600多米,两村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当地人叫大碏门,大山底村高山里的溪水汇聚后倾入峡谷,绕过蓬溪村东流入鹤盛溪。因峡谷落差大,溪水甚为湍急,在不少地方形成高低不一的瀑布,大碏门瀑布是其中落差最大的一条,高约120米,是一座纯天然的瀑布。

过去去大碏门峡谷,驴友只能溯溪而行,因落差大,这条峡谷溪水甚为湍急。驴友在谷底行进,需要时而攀援湿滑的拦路巨石,时而趟过齐腰深的湍急溪流,惊险刺激。如今这里已经修建了游步道,游客可以信步观赏美景。

我们沿着游步道行走一段路后,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大瀑布,只见青山,一挂白练从天降!小时候只知道乐清的“大龙湫”,后来又知道文成的“百丈漈”与永嘉的“百丈瀑”。其实温州的瀑布实在是太多了,藏在深闺的还有楠溪江源头的“龙凤大瀑布”等。

我们大约走了半个来小时,因为瀑布壮观,大家几乎是惊呼着来到瀑底。瀑布对面已经新建了一个观瀑平台,站在这里,对面悬崖上的瀑布震耳欲聋,峡谷绝壁上一条巨大的飞龙喧泻而下,“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实在是太漂亮了。平时不拍照只登山的王兄,也挽起妻子的胳膊,走到瀑前要求给他俩来张合影。

从观景平台出来,再往潭边行走,愈近瀑潭,愈感受到瀑布垂落似“雪梭抛掷银河边”,落瀑生风,雷鸣阵阵,烟雨层层,雾气腾腾。瀑口溅玉飞花,瀑下碧潭涟漪。风势愈大,水花烟雾,一片蒙蒙,洒在我们的身上、脸上,似在与我们亲吻,使人陶醉不已!

潭边有一个碇步,是联结古道的。大家集体走上碇步,一人站在一个碇石上摆出POS再来一张集体合影。

至此,一般游玩者可以往回走了。我与王兄,凯哥三人走过碇步,上行去往古道。在对面山道上见识瀑布的另外一副美景。

从古道绕回

从古道绕回。在近距离近亲大碏门瀑布后,荡友选择返回。我觉得登山还不过瘾,看到碇步对岸还有上行游步道,就走了过去,王兄与凯哥担心我的安全,随即跟我一起上行。

走了十来分钟是游步道的尽头。向一位老农打听,知道往左是走古道返回蓬溪古村,往右是去往大山底村的。这条古道叫上横路岭古道,是一条千年古道,据说,从这里右行经过马家山自然村、东炉村,最终去往大山底村,还可至枫林镇里龙等地,与北坑古道相连。但现在古道已经断垣。

从蓬溪到大碏门瀑布这段前些年已经被长满的茅草和柴木淹没了,是去年蓬溪村的书记带领村民砍柴,重新清理出来的,但去往大山底村的古道依旧荆棘密布,荒草葳蕤,茂枝占道。不能通行。

一颗高大苍劲的古松,见证了古道的沧桑。从大碏门瀑布这边上来,远远的就可以看见这颗迎客松,山崖里迎风挺拔,一枝独秀。绕行一段古道走到古松树下,发现古松下口已经腐烂成一个缺口,上面挂满小瓶,不知道是药水还是营养液,但愿通过这些能使这颗几百年的古松能永保青春。

古道临崖而建,依峡而行,我们行进在清馨的古道里,一边吮吸满满的负离子,一边远眺百仞飞瀑飞坠的壮观。

上横路岭古道是全方位观赏大碏门瀑布的好地方。我们一边下行回走,一边回眸观赏,把手机当广角相机拍摄瀑布。

暮春的古道,被五颜六色的山花扮倩,野花绽放,野草芬芳,一种如大蕙兰式的黄色山花开满山间,这种花还是第一次看到,用识花君小程序一甄别,发现这是一种叫“云实”的草药

古道旁的峡谷里还开满野百合花,洁白圣洁。大约走了半个来小时,我们回到了古村。

回到古村

回到古村,从大碏门古道返回,一部分人从玉带溪溪边,沿原路返回去到停车场,我还有几个同学,是从墟里貳号的边上小道返回进入古村,去寻觅千年古村遗存的美丽。

蓬溪的人文资源异常丰富,不仅随处可见诗宗描绘的“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山水遗风,而且还较为完整地体现了田园归隐的生态生活环境。

至今,村中仍留有沉淀耕读文化的,建于元明清朝的古祠、古庙、古亭、古桥、古井、古民居等。这些古建筑不仅佐证了谢氏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匠心巧手,也体现了善良诚实、勤劳简朴的淳朴民风。

古风是构成古村的精神要素,老屋是构成古村的物质要素。村里仍然屹立不倒的百年老屋,石垒的墙上长满青苔,瓦背上的茅草,倒塌的木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蓬溪古建筑除宗祠外,还有老屋59座。据说古村真正的祖先是李时靖,他是南宋的状元,只是后来谢氏迁徙这里,村里最早的古屋就是北宋末年的状元屋,边上的状元街条石铺筑,长达40米,两端有上马石墩和下马石墩。

那些老宅大多用原木和蛮石建成,这些宛自天成的房屋就像谢灵运的诗歌一样古朴又清新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前人留下的瑰宝,然而,蓬溪村院落多数没有专门进行保护,村民们没有了空余的宅基地,就去拆除古建筑,在原址上建起通天房。

如今,我们漫步在村中古巷里,虽然还有一座座老宅,但大多非常破落,而且参差的通天房与古建筑交错而建,古代与现代两种格格不入的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又互相矛盾,惟有在曲曲弯弯的巷道穿行时偶遇的旧门台,旧石墙,大宅院能显示曾经的辉煌和历经的沧桑。

宗祠

古村宗祠,宗祠众多是蓬溪古村的一大特色,古建祠堂有12座。谢氏大宗祠,也称康乐公祠,始建于明朝中叶,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众多祠堂中首屈一指的,他是蓬溪人心中最高的礼制中心。

七间两廊的大宗祠,中有古戏台,戏台前的天井是用楠溪江的天然大卵石铺成的,两边厢廊里是32枚书法碑林,由名家书写,内容是谢灵运《山居赋》里的句子。其中的《山水鼻祖谢灵运碑序》详细地介绍了谢灵运的生平事迹。

中堂建有“孝思神龛”,神龛中放有谢灵运的青石石刻造像。祠堂里有一副“太傅雄才为天下苍生不忍东山高卧,将军大略保中原社稷传来淝水捷音”的对联。

对联中的太傅指谢灵运的族公谢安丞相,将军则指谢灵运的爷爷,淝水之战中的大将军谢玄,它与鹤阳村谢氏祠堂的另一副对联“江左延宗淝水捷书名将相,瓯东作祖池塘春草大文章”,都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们既是对谢氏家族文韬武略的夸奖,更是对谢家祖先事迹的功德颂扬。

祠堂中间大柱上有楹联云:“申伯匡周氏,宗仁扶汉延,祖德昭彰留史册;度公破荷坚,康乐守瓯海,先贤智勇为苍生”。

据说,解放后这里曾经办过几代小学,进门的两边分别是手绘的世界和中国地图和后来覆盖上的守则。

村中其余几座谢氏祠堂,为本村家庭绵延分支过程中所建,其中一幢祠堂五间砖木结构,有拱斗相叠,花檐瓦当,木雕很多,中间天井建有月台,宗祠前门两侧壁上有清朝壁画

除谢氏大宗,村中其他祠堂、各个庙宇均无戏台,这在永嘉是罕见的。

近云山舍

近云山舍,是古村最精致的老屋,建于清·同治年间。主人谢文波是谢灵运的后裔,清·咸丰邑庠生,很有学问。清·同治五年,他遍访苏州民间大宅,回来后自己设计建造“山舍”。古宅门楼八字开,是用大方青砖砌就,砖与砖之间的结合处竟无一丝裂缝,实乃巧工。门台上有精美的砖雕,门楣额题“近云山舍”,下署南宋大儒“朱熹”。两旁有“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的砖雕楹联。不论匾额或是楹联,都溢出浓浓的书卷气。

走进大门,里面是一个横向扁宽的四合院,原先有两道纵向的空花砖墙,将这一横向院落分隔为三部分。

据传,蓬溪村与鹤盛村争夺柴山结仇,“山舍”被鹤盛人烧毁,花墙只残存一侧,甚为可惜,它仿佛默默地叙述着过去的沧桑。残留的花墙非常精美,图案生动逼真,雕工精巧娴熟。长达8.8米,高2.65米,为菱花式透空窗框,共3组,82只花篮。

花墙上嵌众多人物、花卉、树木、虫鱼等砖雕等。花窗中的每朵花都不相同,用了很多模型,花墙的隔框雕上有许多人物造型,每个造型都是一出戏,用戏中最经典的镜头表现了古戏中的故事。

花墙的砖雕的那种逼真和精巧,现在怕是很难找了,而且面积很大。如今就是在苏州园林中都没有见过。花墙虽然已有些破损,但在历史的风雨中,更显简洁古朴,意韵淳厚。

据说,谢文波造房子对材料与施工都非常讲究,古宅的很多建房材料当年是从南京运来的,雇人磨砖时,规定一天只可磨三块砖,必须精雕细作。

这座宅子的每个堂都有各自的雅号,西边是书屋,叫听香斋,匾额为翁同和所书,里面的书、画、对联都是名人赠送的,交往的人很广泛,都是名流学士。

山舍与花墙当年一定是主人心爱之物,如今人们把他当作村子的骄傲,也已经被列入县文保单位,但里面依旧有人居住,看着破败的样子,感叹保护不力。

Hash:ff0986e14e1d62eb6d4c5c321c78003d54c1a062

声明:此文由 温州古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