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禹文化传承治水精神——《绍兴禹迹图》今天发布

编者按

4月16日下午,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联合编制的《绍兴禹迹图》在绍兴举行的“2018年公祭大禹陵典礼”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该图是我国第一张区域范围内编录最完备、最系统、规模化的有关大禹文化遗产分布图,是经过多方专家、学者研究、论证的学术成果。现刊登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在发布会的讲话稿,以与同仁文化交流。

图一 《绍兴禹迹图》

“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绍兴禹迹图》是我国第一张区域性,规模型、系统编录大禹在绍兴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在大禹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播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为何要编制《绍兴禹迹图》

大禹是华夏族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大禹治水的核心价值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史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所谓“道死,葬会稽之山”。

绍兴禹庙,始于夏启;春秋越国,句践又在都城建“禹宗庙”。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此为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亲临会稽祭大禹,证明当时祭禹中心在会稽,还开创了国家大禹祭典最高礼仪。至于康熙泊舟、乾隆驻跸,亦是绍兴禹祀一段佳话。1995年又恢复了中断60年的公祭大禹典礼。

“盖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亦无弗有也”。而以传说之早、遗迹之多、记载之详、祭祀之盛、庙宇之宏壮、文化之深厚,非会稽莫属。已故郦学泰斗陈桥驿先生有诗曰:

神禹原来出此方,洪海茫茫化息壤;

应是人定胜天力,稽山青青鉴水长。

这是现代大禹研究科学和方向性的启导。

为更清晰传播弘扬大禹文化,编成一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真实可信,有据可查的“绍兴禹迹图”很有必要。

图二 绍兴禹迹一览表

《绍兴禹迹图》的主要内容

本图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联合编制。由“前言”、“图”、“表”、“照片”组成。主要内容是汲取以大禹治水为主体的历史文献记载、重要传说故事、现存纪念建筑、地名等编记而成,共有禹迹127处。其中陵、庙、祠类 21处;地名类22 处;山、湖自然实体类25处;碑刻、摩崖、雕塑类59处等。这些禹迹主要分布于近代绍兴行政区域,其中萧山余姚各两处。本图还收录有代表性的照片14张。

《绍兴禹迹图》的信息丰富、故事连篇。其中的绍兴宛委山是大禹得到天书,取得治水经验之处,至今在这座神山阳明洞边的飞来石上,还可以清晰看到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龙瑞宫记》碑刻真迹,即“黄帝藏书磐石盖门,封宛委穴。禹王开,得书治水,封禹穴”,文史鸿深,生动而极富感染力。之后大禹在嵊州了溪治水成功,地平天成。其地遗有“禹余粮”,彰显大禹治水伟大精神。

绍兴境内还有丰富的非物质“禹迹”,主要为文献、诗词、歌舞、书画艺术等,本次只入选已确立为传承基地的“狴犴舞”。关于更丰富的大禹文化遗产,有待进一步的整理、完善和保护。

图三 2014年5月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与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在北川禹迹沟考察

《绍兴禹迹图》的意义

缵禹之绪、宏扬光大。

绍兴大禹文化的形成和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越王句践就很注重树立大禹形象和建立禹文化,他在建设越国都城时同时建立禹庙,又在临终前对太子兴夷说,“吾自禹之后”,奠定了大禹文化在越地的基石。关于绍兴大禹文化的研究当前正朝着更系统、精准,多学科、跨区域、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主要可分类为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文献、祭祀、传说、地名、艺术、传播等内容。《绍兴禹迹图》无论是学术研究的方向还是在文化保护、传播弘扬方法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示范。这次《绍兴禹迹图》发表后,我们将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加强多学科和跨区域的交流,坚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不久的将来会有《中国禹迹图》《亚洲禹迹图》等新成果的卓然问世,以示光辉,以行天下。

《绍兴禹迹图》是编者长期研究、实地考证的学术成果,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大禹文化爱好者的的智慧与心血。在本图发布之际,不能忘记中国水利史研究会谭徐明会长,在2014年5月带领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一行去四川北川考察大禹文化,记得当时行走在禹迹沟中,悬崖之上,有碎石不时滚落,我们体验到了大禹治水的艰难困苦和北川禹文化的自然厚重;不能忘记已故绍兴大禹研究专家、学者周幼涛先生杰出的奉献和成就,他在离世前不久送给我们一批大禹研究资料,珍贵难得;不能忘记去年我们赴日本开展中日文化交流中,所看到日本学者对大禹文化的虔诚、执着,以及研究方法的独特,使我们受益良多。

图四 禹迹图发布会现场

再次感谢为编制本图而付出艰苦努力、辛勤劳动的各位同仁,感谢国内、国际全力支持我们开展大禹研究的各位朋友。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2018年4月16日

END

1

本期编辑 | 吴旭沨

( 总第247期 )

Hash:f2c31b834fbf590f47ce571f216e070410e8118a

声明:此文由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