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八十八)丨图说清末民初的成都

拜读出生在成都历史学者王笛所著《甲骨文丛书·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一书,其“成都味道”令人动容。成都味道口味纷呈,小吃、茶馆是成都的味道,杜甫草堂武侯祠是成都的味道,宽窄巷子也是成都的味道,个中区别,是看喜欢的主体是讲究吃喝、爱好古迹还是钟情小街小巷。

成都自公元前5世纪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又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得名。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汉以成都为都。《汉书》载:“遂於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最早的地名)、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风雨三千余年,城名、交子、川剧、蜀绣、孟昶遍植 “四十里”的芙蓉等等,无一不是成都的味道。

01

1910年6月,那爱德与大清国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签署援教合同,成为四川首批美国教师之一。于当年10月到达成都,在四川高等学堂教授算学、化学、地质和矿物学。图为路德•那爱德1910年的摄影作品《茶马古道的背夫》。

02

图为德国领事署时期的北园。1905年德国人魏斯担任德国驻成都领事时,居住在北园。图据《巴蜀老照片德国魏司夫妇的中国西南纪行》。

03

1879年起,伊莎贝拉·伯德先后到达中国的广州、东北、中西部。1896年,为了寻访中国西部的神秘土地,坐船辗转多地到达成都,沿途记录了大量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并拍下大量照片。图为伊莎贝拉·伯德所摄成都平原的磨房。

成都的味道是极具包容性的,和谐、均衡、不排外,能适应不同偏好人群对“味道”的追求。就拿清末民初这个时间段的成都来说,它不仅吸引着本土作家为它撰文掘史,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外国传教士、学者等以文图辑录。譬如,美国摄影师路得·那爱德、德国人魏斯、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等,都曾用老式照相机精确记录下珍贵的成都“味道”。

对比这百年间的“味道”差异,最直观的就是服饰上的变化。在民族文化中,服饰是一种较为表面的文化心理特征,服饰的变迁史是社会生活较为敏感的晴雨表,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活色彩。由图中可以窥见,镜头中的成都人在服饰、发型上存在极强的过渡特色。清代成都民间服饰男子以“长衫马褂”为主,女子则以长衫或长袍大襟为主。随着近代商业发展,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成都人的观念骤然大改,一种新的、自由的服饰消费观念兴起于民国初年的成都社会。男子仍然穿长衫,但穿马褂者已少,且剪发者渐多;女子剪发放足,衣帽服饰更是变化多样,更不乏沿海时兴之样式。学生及知识分子更甚,中山装、旗袍、宽衣短裙等新式服装满街流行。

清末民初逐渐兴起近代交通,除了铁路以外,公路的修筑和汽车运输业的出现,成为成都交通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但当时普通老百姓仍然还是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如图中所示,锦江上还有乌篷船来往,日常运输以鸡公车、手推车这类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为主,多土路、机耕路,并不宽敞,但推车过足矣。

商贩或挑担、或摆摊在集市售卖,都是一些流动摊位,从售卖的物品来看多以售卖日常生活物资为主,集市有一定的功能区区分。

建筑多为低矮的青瓦平房、竹篱草房。

诚然,镜头捕捉的这些成都味道的点,更像是清末民初这个时代大背景某一具体的史料佐证,与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城镇生产生活状态大同小异,不具有特殊性,但这些老图,辑录的背景确实是成都这个大熔炉真实的过往,结合人物、时间、地点各种因素,它就是图说成都的有力史料。

Hash:a8b1c65629c328db206ba4533cb6dcfdf3c1e058

声明:此文由 方志成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