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一道斑斓的文化记忆

文字 | 韩伟林

图片 | 包常青 韩伟林

翻译 | 乌云斯琴

恐龙故里——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

二连,开始后缀“浩特”,也就是城市,是从那条贯通中、蒙、苏三国铁路开始,时间也就半个多世纪的光景。二连的地方不大,4000多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18平方公里的城区。可别小看了这个“短而小”,只要留神弯腰,就能捡到更为久远的文化碎片。

古道

内蒙古的许多地名,稍闻其详,就是极美的故事。地处荒漠化草原的二连,降雨量少之又少,草原上常出现流动的海市蜃楼,“二连”是“额仁”的转音,意为“幻景”;“二连浩特”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淖尔”之名,也就是现在的二连盐池,这是这个城市的地名由来。现在,蒙古族人依然称二连为“额仁浩特”。

二连,是在清后期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以“伊林驿站”见于史乘。“伊林”一词亦是“额仁”之意,也就是现在的二连。

翻阅《内蒙古古代道路交通史》,试图找到有关二连的蛛丝马迹,不论在蒙代接大漠南北、内地及西域的驿道,还是在明朝蒙古地区的道路交通,均无“二连”的记载。但由于二连的地理位置,无疑二连也曾有过旅人行走、军队开拔的印记。

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

1691年,清康熙帝召集漠南漠北蒙古49旗王公在多伦淖尔会盟,清帝开禁内地与内外蒙古间的贸易。“旅蒙商”将草原王公百姓需要的生活用品带进,把畜产品,包括二连的“额日恩达布苏”(盐)输入内地。到1693年,连绵5963里、设置有71座台站的内蒙古五路驿站——喜峰口驿站、古北口驿站、独石口驿站、张家口驿站、杀虎口驿站开通。而其中的张家口驿站向北过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庙进漠北至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再到中俄边境的俄方贸易集散地恰克图,当时的大宗货物为茶叶,故此通道有“茶叶之路”的誉称。“伊林驿站”就是后来出现在这条古道上旅人打尖歇脚的官办“招待所”。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人们开始在驿站不远处的盐池里捞盐,贩往库伦与内地,因此这一大通道又有“盐道”之称。

到了民国的1918年4月,张家口旅蒙商人景学龄、张祖萌等人创办的大成张库汽车运输公司,用了7天时间开通并完成了张家口至库伦1000多公里的汽车运输线,在“额仁达布森”(二连盐池)的滂北打尖站,就是长途行进途中的休息场所,“张库大道”成为当时中国最长的汽车运输线路。如今,这些故事在二连浩特市伊林驿站博物馆都有精彩呈现。

古寺

二连的现在,离不开一座古刹。那就是位于市东北45公里处,距中蒙边境线以东15公里处的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庙。张家口——锡林查干敖包庙——库伦——恰克图,曾是中俄互市贸易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直到20世纪初叶有过300多年的行进史。查干敖包庙,正是驼队、勒勒车商队的重要通道。

查干敖包庙,1714年由一世活佛罗布桑诺尔布主持建成。清廷赐名“福佑寺”,之后陆续建成。1891年扎木彦勒格希德扎木苏继活佛之位,就是近代史上扬名草原的查干葛根。在查干葛根时期,查干敖包庙达到鼎盛时期,建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喇嘛1217名,主体建筑包括佛殿、庙仓、僧房及其它建筑近2000间,拥有牲畜1.7万多头(只)。寺庙曾开办蒙文学校、蒙医诊所、铁木匠铺、毡业社、美工社、印刷社、皮革加工部、纺织部、砖瓦厂等事业,其影响波及内外蒙古。查干敖包庙在近现代历史上不仅是大漠南北蒙古地区一座藏传佛教圣地,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

查干葛根纪念馆

1951年2月内蒙古人民政府公安部在中俄、中蒙国界先后建立7个边防站,锡林查干敖包边防站是其中一个,就建在查干敖包庙。当年7月改编为边防公安分局,并承担边防检查任务。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此孔道便是我国从蒙古输入马匹的较大集中点之一,故又称之为“蒙马站”。驻守中蒙唯一铁路口岸的二连边防检查站建站之初是在查干敖包庙开始创业,直到1956年国际铁路联运的开始,才转战二连,开始履行新的使命。

二连浩特国门

洪荒之前

天地玄黄,宇宙初开,那是怎样的景象?人类没有机会见识,但人类之前的世界统治者恐龙,就恰恰经历过。二连,就是恐龙曾经的乐园或此时的墓地

去二连,有方便的黑色路面,快进入市区,两只墨绿色装扮的高大恐龙伸长脖子横过宽宽的公路,这一独特造型的建筑便是二连的市门。路两边还有不同造型的99只恐龙,路西的全部面朝南在流弋,而路东的皆向北行进,与游客一同进入热闹的城市。二连浩特是我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当年,有着“南有深圳,北有二连”之说。

恐龙之乡

恐龙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在二连市区东北部的9公里处,更是必看的景致。展厅建在一片长短大小不一的恐龙化石之上,别看二连的四周都是戈壁滩、荒漠草原,在6000万年前,却是湖泊沼泽广布,气候常年湿热,陆地长满苏铁、棕榈、银杏、松柏和蕨类植物。在绚丽多彩的自然界,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据说二连是白垩纪晚期恐龙最后生息繁衍的乐土。在白垩纪晚期,北美大陆与亚洲是相连的,动物可以自由来往,位于中亚的二连盐池盆地,不仅是亚洲恐龙类群生长的摇篮,也是北美恐龙迁徙的“驿站”。

二连的恐龙化石宝藏,最初由一名俄国地质学家在1893年发现并公诸于世1922年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组织中亚细亚考察团,分乘8辆“福特”吉普车,赶着75匹骆驼,沿着“张库大道”到此,展开大规模考察,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并获得大批量恐龙化石。人们这时候才知道,恐龙是卵生动物。此后,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也陆续投入到二连恐龙化石的科学考察。

二连浩特曾是恐龙的乐园

二连盐池作为世界少有的古生物化石之乡,给古生物、古地理、古气象研究留下了历史档案。经过100多年的考察发掘,现在保护区内的地表化石已很少能看到了,但地下的埋藏还很丰富。古生物神秘世界的一角,斗转星移,地壳运动,相继消失。当从沉寂的史前世界走出,重又站在空旷的戈壁滩,人们除了生命、存在、消失,又会思考什么哪?

统筹 白音宝力高

审核 乌日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Hash:2ff0427390eb715c1ae94570e5ccb15ccfe57fb9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画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