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段故事 恋一坐古城 ——遇见平遥!

平遥古城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古城,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古朴与现代,

平遥古城得到完美的融合。

平遥古城有着凝重的封面,

尽管在未谋面之前,

我就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

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

对一个地方的向往,

嫣然如一个人一样,

爱上了,

就放不下,

平遥亦如此。

怀着这样的心绪,

我走进了平遥……

平遥亦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

我也从现实中走进平遥的历史。

——题记

2020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就在这里启幕。

9月18日,

我从青岛北站乘坐高铁

到达古城后已是晚上六点多了。

日落时分的古城,

仍然人头涌动,

热闹非凡。

组委会的住宿安排是民俗酒店,

感觉还不错吧!

是否有一种婚房的感觉!

夜晚的古城,

没有了白天的喧嚣,

显得格外的宁静。

但在这深邃的巷道里

仍然灯火通明,

深远之处的灯光,

自然成了人们视线的焦点。

清晨,

当第一缕曙光撒进古城,

映红了街面,

人们早在这坐妆点一新的古城大街上

活跃非凡了,

也许这是因为国际影展今天

即将开展的原故吧!

我们几位摄影师赶到西城门的时候,

原本是想登上城楼拍日出

因为起的太早,

登楼口紧闭,

多少叫人有点失望。

就在我们徘徊的时候,

只见日光初露,

眼前一幅美丽的景色毫无掩饰地

呈现了出来,

大家都被此时此景所惊艳,

被吸引。

分分举起相机找好角度,

频频按下快门。

平遥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

也是中国古代城池的原型。

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千米,

至今还居住着4.2万城市居民,

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

城内古建筑随处可见,

青砖黛瓦,

千奇百怪的砖雕装饰。

自从平遥成为县治以后,

平遥就有了它的政权机构县衙署了。

早期的平遥县衙旧址都被历史的尘埃

湮没了,

已无处觅踪。

现存于县城西南隅的

县衙署为明清时期的衙署。

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

山西通志》载,

这座衙署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

明洪武三年(1370)

由当时

署理平遥县事的主簿孙在明主持重建,

已六百余年了。

平遥观风楼,

位于平遥县衙东侧20米处,

观风楼跨横街县衙外大街上下两层,

第一层是砖砌高台

第二层是木构建筑

中间为砖券门洞。

观风楼东侧的匾额上书“听雨楼”。

站在观风楼上,

衙门街景色尽收眼底。

右侧即为衙门。

另一侧的街景,

店铺林立

一派祥和景象。

一座古城,

其实就是一本古书,

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

嵌入字里行间,

在临风开卷的时候,

让身处其间的人们

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

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必然。

平遥古城地处山西,

当然少不了精心酿制的陈醋和汾洒了。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

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如果说日升昌首家票号以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为宗旨,

各自都书写辉煌的历史,

那么 蔚泰厚票号博物馆要告诉大家的是:

事业要成功

关键在谋略、经营、人才三要素。

正因为蔚泰厚财东坚持三要素,

同样也书写了一个世纪的辉煌和历史。

西大街,

西起下西门(凤仪门)、

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

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

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平遥古城 民居,

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

布局严谨,

左右对称,

尊卑有序。

家族则修建二进、

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

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

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

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

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

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

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

南到大东门(迎熏门),

以古市楼贯穿南北,

街道两旁,

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

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

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

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

被誉为中国的“华尔滋街”。

古城再现:

清朝县衙官吏巡城,

衙役八字排开,

鸣锣开道,

好不威武。

现代旗袍秀,

亮相古城。

在大街上偶遇一位穿着汉服的小姑娘,

落落大方

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拍摄请求。

中国镖局博物馆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

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

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

以及在明清时期,

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

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

百川通位于平遥南大街南口,

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

最高的店面。

百川通原是祁县渠家在平遥

开设的第一座票号,

原为平遥十大票号之一,

百川通票号从咸丰十年(1860年)

开业到民国7年(1918年)歇业,

总共存在了59年。

建筑布局为分三进院落,

由外及里,

依次增高,

隐示着“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前 院

内 院

侧 院

瓮城,

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

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

护门小城,

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翁城守备军护城的城楼,

举高临下,

必歼来犯之故。

平遥古城在明清时期,

由于贸易往来不断,

马车进出平繁,

长期以往都经一条通道通过,

故留下了一道深深古车撤。

南门门洞里的古车辙总长度是47米,

除7.35米长的古车辙

用护栏围起供参观外,

其余部分都被保护在栈道下面。

一座古城,

总是背负太多的往事。

历史深处吹来的风,

还染着宣纸上晕开的淡淡墨色,

我被引着,

迷失在千年前就设下的局。

资料收集/整理/撰文:庚 子

摄影/制作:庚 子

2020.10.24 完 稿

作者简介

张秉庚,退休军人,高级工程师。

自七十年代末,先后被派往沈阳大连石家庄南京军等地参加由国家中央电教馆和军队组织的“电化教育电教教材编导制作班”的培训。

其中开设了大量的摄影、摄像和电视制作等相关课程。

从此,开始了摄影、摄像和电视教材的创作工作,同时也迷上了摄影。其间,有多部作品在全军和海军的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2020年参加了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有4部作品被遴选展出。

Hash:7077e83ddf2428e8a74b30dcbc6bc2ec3fbfc44c

声明:此文由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