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 强调文化引领,留住城市“乡愁记忆”

温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323年,相传东晋堪舆大师郭璞依据北斗星相规划温州古城,至今已有1700多年,城址千余年来没有改变过,较完整的保留了山水斗城格局,这是我国城建史上罕见的实例。五马街作为温州古城商业中心,1984年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同时获评首批国家级步行街,承载了广大海内外温州人的乡愁记忆,素有“温州第一街”的美誉。

马街区位于鹿城区五马墨池商圈,是古城四大历史街区之一。五马街历史悠久,是温州古城“南市”重要的商贸街道。1932年制定城厢路改计划,路面由6米拓宽至12米,1984年正式设为步行街,并在2000年至2015年开展持续性的改造提升工作。2016年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域谋划的基础上,以五马街区改造提升为突破口,从工程、文化、业态、管理4个方面着手,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提升。

温州也是个华侨多、外出经商人群多的一个城市,正因为离家远,反而有着浓重的故乡情怀。但是,在历史街区改造之前,五马街的总长度却只有424米,步行体验街区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已经远未能达到市民、游客“逛”的体验需求。由于受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商圈业态层次较低、文化特性展示不足等瓶颈制约,很多温州人调侃这里“外地人来了不如不来,本地人不愿意来”。

坚持风貌修复,保留街区“原汁原味”

一是构建特色建筑博物馆”。工程上,以“微改造、有机更新”为理念。最大程度还原街区建筑原貌,传承历史文脉。其中,五马街改造提升的手法主要是“清理修缮”,拆除无序店招,以整幢或整组为单位修复巴洛克式建筑外立面;蝉街改造提升的手法主要是“建筑拼贴”,通过增建落柱走马廊,将60%民国建筑、30%传统民居建筑以及10%其他风格建筑立面进行拼贴,将老温州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蝉街复建;公园路造提升的手法主要是“落架重修”,更新了70%底商上居的传统建筑、20%民国建筑,恢复历史上的街区面貌,构建起一个极具温州特色的历史建筑“博物馆”。二是“原材料”修复“原面貌”。秉承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理念,瞄准全市“大拆大整”机遇,遍访全市拆迁现场,收集旧石板、旧条石、老砖瓦,并将这些本地的老材料重新植入建筑,实现古韵新生。三是“老匠人”还原“老工艺”。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方案设计环节,组织一批资深的建筑、文化领域专家,对建筑风格、石料用材、文化展陈等内容反复推敲,细到一景一处、一砖一瓦。项目施工环节,走访多个古建工地,聘请百名紧缺的资深老匠人精细施工。发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能还原街区的原真性。

强调文化引领,留住城市“乡愁记忆”

一是形成文化剧本。坚持文化为魂,“工程未动,文化先行”。研究挖掘历史街区的深厚人文景观、建筑特色,汲取温州近1700年郡城文化精髓,形成街区复兴的文化剧本,为工程设计提供蓝本。二是构建社区博物馆。按照“一馆一主题”的思路,先后打造温州科举试院展示馆、东山书院、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等7个文化展示精品项目,全景式展示温州科举、永嘉学派、红色革命等文化内容,成为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的社区博物馆。三是打造文旅游线。将形成的文化剧本加以提炼,并植入工程设计方案,成功打造了“蝉街-五马街十二景”“公园路十景”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游线,进而形成了研究古城人文景观、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传统非遗技艺、城区革命历史等四条特色研学线路。四是推广文化品牌。一是建立文化阵地,实现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常态化活动方面,通过与流行音乐协会等文化组织合作,定期举办街头艺术演出等活动;品牌项目方面,通过与协会高校签订共建协议,推出南戏故里、中国绅装节、农产品嘉年华等一系列品牌主题活动;二是建立“温州三十六坊”微信公众号,用“新媒体”,讲“老故事”。深入宣传温州独特的瓯越文化,形成涵盖温州全境的“东瓯文史资料库”,目前已累计发布原创文章400多篇,直接阅读量超120万,成为海内外温州人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激发业态活力,推动古城“消费升级”

注重顶层设计,秉持“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理念,政府制定历史街区的业态规划并公布实施,作为业态调整的依据。

调整前,五马步行主街的传统零售和生活配套高达75%,导致“本地人不愿意来,外地人来了不如不来”的局面;调整后,形成以情景交融、沉浸式体验业态为主的优质商圈格局。

历史街区的业态有其特殊性,将“文脉”和“商脉”融合需注意三大要素:一是复兴传统老字号。根据现状分类施策,恢复类:对县前头汤圆店、五味和、温州大酒家等老字号进行活化恢复;引培类:将散落分布的双莲桥鱼丸、温宫九层糕等市民们乐见的地方特色物产集中展销;旧址展示类:通过修复建筑、立牌说明展示金三益、集香居等老字号建筑。二是打造非遗集散地。政府通过租金扶持优惠,业态比例固化等举措,要求第三方运营商文化非遗类业态不少于20%;公园路以平均租金5折以上的优惠力度吸引非遗产业集聚,着力打造温州“百工之乡”的体验平台和展示窗口。三是融合时尚新元素。成功引入了码头故事、汉服体验馆、猫咖馆等18家深受都市年轻人追捧的业态品牌。同时,提升购物体验,将五马街打造成全国首条“刷脸支付一条街”;设置公共抖音直播室等配套设施,全方位打造街区抖音经济

经过改造提升后的新五马街步行街,新增20万平方米商业空间,全年接待游客量超3000万人次,日人流量最高达25万人次。

(图片由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提供)

责编:贾亭沂

Hash:448cc351d89d293b20708a3195f27105154eef58

声明:此文由 文旅中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