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古建筑 述说华侨情 ——陈锦波先生向东莞市博物馆捐赠摄影作品

2021年5月12日

正值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之际

东莞市博物馆喜迎

陈锦波先生捐赠122幅摄影作品

其中,《探寻侨乡建筑》系列72幅

《沧海印记》(影像素描)系列50幅

陈 锦 波

陈锦波先生曾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生活中人们喜欢称他“波叔”。波叔热爱摄影,更热爱生活,他将对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热爱融入摄影中,用足迹和镜头记录了正在成长的城市和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

2020年5月,波叔在广东省台山市摄影艺术协会及华侨建筑文化研究学者们陪同下,利用整整三天时间探寻了台山市具有代表性的华侨旧洋楼和碉楼建筑,形成《探寻侨乡建筑》系列和《沧海印记》系列摄影作品,记录了侨乡老建筑的故事。

陈锦波先生(左一)向东莞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张龙,副馆长曲庆玲介绍捐赠摄影作品

《探寻侨乡建筑》系列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西宁商业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下洞双龙村“壁庐”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荔枝塘福安村“斜碉楼”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下洞双龙村“壁庐”

滑动查看更多

台山市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其碉楼和洋楼等中西合璧风格的侨乡建筑,是海外华侨们不忘家乡的历史见证。《沧海印记》系列摄影作品以素描效果的表现形式,加上铅笔笔触的手绘效果,在纯白与浅灰的中性色调中,突出了整个画面通透简约的特点,增添了侨乡建筑的历史沧桑感。

《沧海印记》系列

(影像素描)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白沙镇陈坑水库“水中碉楼”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瑞芬镇汀江墟。图为电影《让子弹飞》“梅家大院”拍摄场地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西宁市街景

2020年5月拍摄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长坑岭安村“家玩碉楼”

滑动查看更多

_

波叔先后向东莞市博物馆捐赠摄影作品

共11个系列计508幅

_

2016年1月,捐赠《凤凰涅槃》系列8幅。

_

2018年7月26日,捐赠5个系列共179幅。

《像·不像》系列8幅

《岁月留痕》系列60幅

《工业记忆》系列72幅

《表象·探究》系列31幅

《凤凰涅槃》系列8幅

_

2019年5月30日,捐赠《城迹》系列42幅。

_

2020年5月18日,捐赠《鳒鱼洲》系列40幅。

_

2020年7月6日,捐赠2个系列共117幅。

《素影素心》系列60幅

《千角灯》系列57幅

2021年5月12日,捐赠2个系列共122幅。

《探寻侨乡建筑》系列72幅

《沧海印记》系列50幅

波叔捐赠的摄影作品不仅数量较大,而且主题丰富、特色鲜明,是我馆接收的第一批捐赠摄影作品,也是我馆签订的第一份捐赠摄影作品协议书。波叔的捐赠极大地丰富了我馆馆藏,为我馆新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支撑。

东莞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张龙与陈锦波先生签订捐赠协议书和捐赠证明

东莞日报副总编辑、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洪波作为见证人在捐赠证明上签字

波叔将这批珍贵的摄影作品捐给东莞市博物馆,不仅使这批作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收藏,更能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和研究,让这批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得以弘扬和传承。东莞市博物馆诚望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也衷心感谢每一位文物资料捐赠者!

陈锦波先生向东莞市博物馆捐赠摄影作品

东莞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张龙向陈锦波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陈锦波先生与出席此次捐赠活动的领导嘉宾合影(左二为东莞日报副总编辑、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洪波,右二为东莞日报摄影部主任、东莞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张村城)

撰稿 | 殷慧慧

摄影 | 蒋 彬

设计 | 刘佩霖

校稿 | 万 彦

初审 | 杨晓东

审核 | 曲庆玲

审定 | 张 龙

Hash:9926ba9dd357b12b8fb46c038fa448b7ac6aa514

声明:此文由 博物馆世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