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何店镇这几天火了,你知道她的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域

5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重要通知,公布了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随州曾都区何店镇

上榜这份国家级名单。这是随州市唯一上榜的镇。

那么,你知道何店镇的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域变革么?请看强哥为我们搜集到的材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这篇文章,更深入地了解何店镇。

一、建置沿革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的“何店”全称“何家店”,系以姓氏命名,形成已久,确切时间无考。今简化为“何店”。秦汉以后,以随建县、郡、州,何店均属随。明初始编乡里,今何店大部地盘为涢川乡紫溪里所辖。清乾隆三十九年,随州共为“六总”,何店、贯庄均属“吏目”分辖。清末,原紫溪里演化为“子里”,本社境内为随县南乡子里四甲至九甲。中华民国年间,何店属随县文毅乡,贯庄为随县慈山乡。一九四七年解放时,属随南县政府所辖,贯庄为一区,何店为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店、贯庄均属随县下辖区乡所在地,何店今为何店人民公社所在。

二、行政区域

(一)地理位置

何店位于随南十五公里,与随州市郊接壤。其地理位置:东至东经113度18分,西起北纬31度35分。贯庄东经113度22分,北纬31度32分。

(二)至界、面积

本社东至太宿山、巫山与大堰坡永丰为界,东南至吊岭岗,紫山洛阳红星为界,南至狗迹岭与洛阳张畈为界,西南至十九山与柳林公社为界,西北至石庙岗与均川九龙为界,北至随城山(俗称白鹅山)与随州市郊为界,东北至清水寺金牛穿圈)与大堰坡长岭为界。东西宽15公里,南北宽24公里,19.824公里,总面积216平方公里。折合30万亩。其中山场19.8万亩,占66%,耕地59700亩,占20%河流、水面25400亩,占8.4%;其他(村庄道路、街道等)占地17000亩,占5.6%,概称“七山一水两分田”。

(三)人口、劳力

建国初期的一九四九年,何店境内为6937户,26422人, 8632个劳动力。至七十年代末的一九七九年统计,全社9880户(其中非农业人口85户),47780人,19309个劳动力。三十年来人口增长77%,年平均递增2.56%;劳动力增长1.23倍,年平均递增4. 1%。

(四)村落、集镇

解放初期,本社境内共为1745个自然湾,十个小集镇今为1858个自然湾,六个小集镇。

历史上的十个小集镇,分布适宜。自北向南,有浪河店、龚家店、刘店、贯庄店;自东北向西南,有何家店、三叉湖、王店、谢家店;南部山区,有詹家店、吴任店。解放以后,随着行政区划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点的形成,除浪河店迁动,詹家店为花屋湾所代替外,其他一些不太适中的小店,如龚家店、刘店已迁没,吴任店、三叉湖已成农业队。

中心镇有:

何家店。解放前,约200户,800人,有房屋500余间,半数为草房。70%的人口从事商业、小手工业,经营有杂货铺、广货摊、中药铺、肉案、斗行、勤行、猪行、牛行、磨坊、榨坊、染坊、饭店,茶馆等。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七日和一九四一年腊月十五日、十六日,两次遭到日本飞机轰炸,炸死张宗炳、胡小全、顾万昌等十余人。后又遭“小日人”放火,通街草房被烧毁尽。解放后,为行政区、乡和人民公社所在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发展,商业供销、财政金融、工交邮电,文教卫生机构健全。街道所在的何店大队,还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综合门市部、营业食堂及其他加工服务业。昔日老街已成巷道,一条新街宽敞开阔,人来车往,市场活跃,形成本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贯庄店。原为“鹳椿”,今简化。相传此店原地在南面一里君民店,因山洪袭击,太平天国年间被火烧,逐渐移至今贯庄所在地——黄土包。因此地有一古老树桩,常有鹳鸟落于桩上,其鸣喈喈,故名“鹳椿”店。此店历来为县城至洛阳店的交通要道,何店东部的商业中心。解放前为伪慈山乡乡公所所在地,与何店同期遭到日本飞机轰炸。解放后为区、乡人,民政府和小公 社、管理区所在地。

浪河店、王店、花屋湾,解放后均为乡政府、小公社所在地。均设有供销分销店、食品收购站、粮管站、卫生所、中小学等,均为人民公社工交、财贸,文教、卫生部门的下设机构。

(五)民族、宗教

本社所居民族,全为汉族。解放前,极少数居民吃斋念佛,信佛教。浪河长岭岗、清水大队等地,有个别天主教徒。

(六)行政区划

一九四一年三月,随南县政府成立,何店,贯庄相应划分为区,后合并为贯庄区。区下设有贯庄、慈山、何店三乡,每乡配有十余人枪,开展敌后游击活动。

一九四七年冬月何店正式解放,贯庄为一区,柳林(王店)为二区,,何店为八区,区设区公所。区下设有行政村,由村农民协会掌握政权。

一九四八年元月攻克随县城,随南县政府合并于随县人民政府。何店八区,贯庄一区合并为贯庄十七区,区下仍有行政村。

一九五〇年春民主建设,并村为乡,成立基层人民政府。当时贯庄十七区管辖21乡:青龙,白龙、新店,永丰、大堰、何台、套寺岭、牌坊、刘店、彭家、龚家、桂花、白庙、清水、浪河、汪谌、新桥、井田、杜家、三岔湖、宇堂乡等。

为加强政权建设,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一九五六年春小乡并大乡。

由何台、刘店、龚家、彭家及套寺岭乡部分地盘合并为贯庄乡;

由青龙,白龙、新店、永丰,大堰合并为永丰乡;

由桂花、白庙、清水,浪河、汪谌合并为浪河乡;

由杜家、新桥,井田、三叉湖、宇堂合并为何店乡;

由牌坊、套寺岭部分地盘及柳林合作乡部分地盘合并为胜利乡(今更名为花屋湾管理区)。

王店乡原属柳林,由任家、谢店合并为合作乡,由花园三河、天星部分地盘合并为生产乡,后将合作乡、生产乡合并为王店乡。

一九五六年春小乡并大乡的同时,贯庄区合并于洛阳区。一九五八年秋成立人民公社时,贯庄从洛阳区分出,成立卫星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春,卫星人民公社合并于洛阳人民公社,管辖今何店(除王店而外)全部地盘。一九六五年十月,洛阳、何店分区,以原贯庄区所辖地盘为主体,永丰划出(今为大堰坡公社所辖),王店、白云、凉亭划入,成立何店区,管辖白云、凉亭、王店、花屋湾、贯庄、浪河、何店七个小公社。一九六六年四清运动后,文化大革命开始,白云、凉亭划出,由城郊管辖。本区区公所初设于何店老街,后迁至何家享堂。一九七五年撤区并社,改为何店人民公社至今。

本社包括新增棋盘山,下辖六个管理区,五十个大队,二百七十二个生产队。其中:王店管理区下辖王店、三河、凉亭、花园,十九山,谢店、黄家、辽园等八个大队;何店管理区下辖何店、皂树垭、谭家畈,杜家畈,谌家岭,饶家畈、魏家垭、井田、椒藤河,铜管山,三叉湖、高家畈、顾家河等十三个大队;

浪河管理区下辖浪河、王家岗、汪谌、团山、谢岗、金家河、长岭岗、清水、沈家、五方堰、黄家浅、尹家河、板凳岗等十三个大队;花屋湾管理区下辖茅草岗、詹家店、朱家冲、任家畈、吴任店等五个大队;贯庄管理区下辖何家台、巫山、卢家河套寺岭、鲁家咀、响水龙、彭家畈、天子堰、崔家岭、金花岭等十个大队;棋盘山茶场下辖棋盘山大队、高角尖、群英山、五星、井龙、茶科所等分场。

本社于一九八〇年进行地名普查。将以政治名词命名或以“一、二、三、四”顺序命名,改为以地名命名。如胜利管理区改为花屋湾管理区,红光大队改为十九山大队等。

参考书目:《何店社志》(1981年11月,特别感谢何店何勇提供的资料。)《湖北省随州市地名志》

图文:强哥

整理:胡坤明

编辑:方方

Hash:781c325ccbbd963e5aa35fd345ff05617b69bb5c

声明:此文由 惟我独独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