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北部防线,李成梁能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为何戚继光却不能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发生,俺答率领骑兵攻破大明北部防线、寇犯京师,看似强壮的大明在俺答骑兵面前暴露出了自己的虚胖。在随后进行的京师保卫战中,不仅勤王大军龟缩京师附近不敢同俺答骑兵交战,就连号称精锐的京营选锋在面对俺答骑兵时也是“流涕不敢前”。最终,当劫掠到了大量金银和物资的俺答骑兵悠然撤退时,明军也只是远远的跟着,将其“礼送出境”。

庚戌之变后,俺答几乎年年进犯大明的北部防线,沿线军民皆不堪其扰。但是由于大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乱上,所以对待俺答寇犯只能是听之任之。

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先后在同倭寇的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倭乱被基本平定。大明终于能腾出手来应对俺答寇犯。

庆元年(1567年),俺答再次大举寇犯,前锋直抵京师郊外,鉴于戚继光在平定倭乱中的出色表现,工科给事中吴时来向明穆宗上疏,建议调戚继光至北部防线的蓟州镇。朝议后决定以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蓟辽总理,一体负责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的防务和练兵,后又将戚继光提升为右都督、蓟州镇总兵。

在戚继光调至蓟州镇之前的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已经四十岁的李成梁终于在辽东巡按御史李辅的资助下,前往京师接任了家族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这一年,戚继光是整个大明最耀眼的将星,而李成梁却只是个刚刚袭职的铁岭卫指挥佥事。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说李成梁能在此后立下远超戚继光的战功,肯定没有人会相信。但是,仅仅两年后,李成梁就让所有人明白,一颗更加耀眼的将星即将升起。

隆庆二年(1568年)初,袭职刚满一年的李成梁就积功升任险山参将。三月,李成梁又因在永平之战中赴援有功被升为辽东副总兵。

从铁岭卫指挥佥事到辽东副总兵,李成梁的升迁速度堪比坐火箭。此后,李成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隆庆三年四月,李成梁大破张摆失取得夹河山城大捷;隆庆四年,辽东总兵王治道在抵抗辛爰入侵的辽东之战中战死,李成梁升任辽东代总兵。隆庆五年十二月,李成梁在抵抗北虏寇犯辽东的战斗中取得卓山大捷,升任辽东总兵……至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前,综合《明史·李成梁传》、《明穆宗实录》和《明神宗实录》中的记载,李成梁又先后在清河堡之战、辽河之战、宁前之战等三十余战中获胜,其中“奏大捷者十”,以至于《明史·李成梁传》都不得不这样评价李成梁——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与此同时,反观戚继光,从隆庆元年被调至蓟镇后的十六年里,仅取得了青山口之战、喜峰口之战、活捉董长秃这三次大捷,同年年立功、岁岁加官进爵的李成梁根本就没法比。

戚继光到底是怎么了,同在北部防线,为何他却不能像李成梁那样立下二百年未有之战功?是因为平定倭乱的战法不适用于北部防线,还是因为对蓟镇附近的地形不熟悉?从他取得的三次大捷来看,显然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明史·戚继光传》中,里边有这样一句话——(戚继光)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从戚继光平定倭乱的表现来看,他无疑是一位攻守兼备的全能型将领,但为何被调到北部战线的蓟镇后,却要“专主守”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张居正《答总兵戚(继光)南塘授击土蛮之策》中的一句话:

今日之事,但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蓟门无事,则足下(戚继光)之事已毕,坚壁以待之,毋轻与战。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专主守”的策略是张居正向戚继光授予的。至于张居正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们还得从当时大明北部防线所面临的具体形势说起。

隆庆四年,借助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突然归降之事,高拱与张居正成功招抚鞑靼部中势力最强的俺答部,并封俺答为顺义王。此后,俺答部与大明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但是,由于鞑靼部分支部落众多,俺答不能一一约束,所以在俺答接受招抚后,大明北部防线面对的敌人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1、盘踞在延绥镇与宁夏镇之间的套虏;

2、俺答部中不愿接受大明招抚的黄台吉、昆都等部,主要威胁大明的大同至蓟州镇沿线;

3、居于蓟州镇附近,时叛时降的福余、泰宁、朵颜三卫;

4、崛起于辽东一带的土蛮部(俺答受封为顺义王后,大明北部防线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

5、世居于辽东地区的女真诸部,他们跟朵颜三卫一样,也是时叛时降、反复无常。

这些部落之间也不是铁板一片,他们有时互相攻杀、有时联合进犯大明、有时又希望借助大明的力量打击对手。

针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张居正在经过仔细分析后,决定将其分为两大类:

1、套虏由于地处偏远,并且在经过曾铣的几次打击后,已经难以对延绥至宁夏一线形成威胁,所以只需命令当地守军加强防御就可以了。而大同至山海关一线,虽然有黄台吉、昆都、朵颜三卫等部时叛时降,但只要俺答部不乱,他们就掀不起大风大浪,所以在这一线,只需在保持足够军事威慑力量的前提下做好防御就行了;

2、土蛮部实力强大,女真诸部骁勇善战,并且他们都处在山海关外的辽东地区,远离京师,所以要用军事手段强力打击。

看看,张居正到底是张居正,北部防线如此复杂的军事态势,就这样被他做出了简单的分类。根据这一分类,张居正决定在山海关以西的大同至蓟州沿线采取“怀柔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注重防御”的策略,在山海关以东的辽东地区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策略。《皇明经世文编》中,张居正的策略被总结成了十六个字——内修战守,外探虏情,西怀东制,自有妙用。​

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前文中张居正《答总兵戚南塘授击土蛮之策》中的那句话,并且依据张居正授予的策略,戚继光制定了车营、火铳兵、步兵、骑兵相互配合的战法:

继光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筤筅。寇奔,则骑军逐北。

镇守蓟州的十六年间,除了刚到蓟州时的青山口之战和赴援辽东之战两次主动出击外,戚继光一直都牢牢的把守着蓟州至山海关沿线,也正是由于戚继光“守卫甚固”,所以敌人才不敢进犯蓟州至山海关沿线。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立下的战功远少于李成梁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还是《明鉴纲目》的作者看的明白,因为他在书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守甚固,敌无由入,尽转而之辽,故李成梁独擅战功。

【玺言春秋明历史第二十六讲,参考资料:《明史》、《明穆宗实录》、《明神宗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

Hash:ad722cd8893221efe31dc0a11b0a021877301985

声明:此文由 玺言春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