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㉙丨听,80余年前的读书声

当前,全市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守好"红色根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胜迹中,遴选并公布了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其中40家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详情点击➫这里 查看)

对此,温州发布特别推出“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主题系列报道,带领小伙伴们打卡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起去寻访红色“印记”,感悟温州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

5月20日起,小布带大家打卡了

温州多地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大家对哪家的印象最深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

位于泰顺的三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

曾清连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泗溪农民暴动旧址

霞鼎泰县泰南区委茶坪坑党支部旧址

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

国立英士大学创设于1938年,初名省立浙江战时大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大学。1939年5月,为纪念先烈陈英士先生,改称浙江省立英士大学。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英士大学被迫迁移。

1943年3月,英士大学分批转迁至泰顺司前等地,在泰顺境内度过了三年的办学生涯。1943年4月,改称国立英士大学。迁至泰顺的三年是英士大学办学最稳定、治学最有为、成果最显著的三年, 大学有工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师生曾多达1000多人, 一时之间,弦歌诵读之声,回响于山野之间。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浙江乃至东南沿海保存教育精华,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也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页。

国立英士大学部分师生照片(资料图)

为保护英士大学十年办学、艰苦迁播、爱国运动的历史文化,讲述英大师生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而不泯报国之志的精神力量和坚持学习、坚守文脉、坚定传承的文化自觉,2015年起,泰顺县委宣传部、司前畲族镇对相关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大学旧址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建馆,令沉寂70余年的国立英士大学旧址重新焕发生命力。时光荏苒,黑瓦青砖,依稀可溯昔日之风貌。

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

国立英士大学纪念馆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由德秀楼、展陈馆、百年校友墙等组成,还设有书画室、墨韵书屋,总体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当年风貌,成为一处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人文旅游胜地,先后被评为 浙江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市社科基地等称号。

纪念馆展陈了大学校徽、“大刚中正”校训、校服等

地址: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司前村

曾清连革命烈士纪念碑

泗溪农民暴动旧址

曾清连,1896年5月30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国民党泰顺县政府不顾连年旱荒,实行“量田加税”,千方百计鱼肉人民,激起民愤。1930年春,曾清连和曾官遇、包从建3人以“青帮会”的民间组织形式吸收了大批贫苦农民入会,提出“除捐灭税,反对量田”的口号,并拟订了暴动计划。

4月12日,曾清连指挥农民队伍与国民党保安团交战于泗溪镇南溪,大捷而归。青帮会威望大增,不久,这支农民队伍发展到1500多人,并在雅阳上仁1000多米高的山峰上立寨安营,取名“双凤寨”。上山的队伍经过整顿,编为5个连,共有800多人,曾清连任军事指挥。

“青帮会”成立旧址——泰顺县泗溪镇曾氏宗祠

面对农民队伍的壮大,国民党泰顺县当局坐立不安,于是调兵镇压。10月2日,正是泰顺单季稻收割时节,青帮会同意大批武装人员回家割稻,“双凤寨”仅留100余人防守,国民党乘机偷袭,血洗山寨,农民武装暴动以失败告终。暴动虽然失败,但它对后来泰顺地区的革命斗争产生深远影响。

曾清连突围后,辗转福建福安霞浦寿宁等地进行革命运动,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曾清连当选为军事委员。1934年11月,国民党军向闽东苏区发起进攻,曾清连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1985年8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曾清连为革命烈士。

曾清连革命烈士证明书

1992年,泰顺县对泗溪农民武装暴动旧址进行修缮,总面积约有900平方米,陈列了有关图片和史料介绍等,并建有曾清连革命烈士纪念碑。1994年7月被泰顺县人民政府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泰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清连革命烈士纪念碑

地址:泰顺县泗溪镇白粉墙村

霞鼎泰县泰南区委茶坪坑党支部旧址

霞鼎泰县泰南区委茶坪坑党支部旧址是浙闽边界一块红色圣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燃起了红色的烽火。

1934年5月,浙南闽东地区成立中共霞鼎泰县委(霞浦福鼎、泰顺),在泰南区委(隶属县委)的领导下,龟湖境内成立了中共茶坪坑党支部,是该区(泰南区)所辖的四个支部之一,也是泰顺境内较早成立的党支部和红色政权。1935年11月,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进入后章乡一带活动时,在此召集了数次秘密会议,包含部署作战计划,商讨建立交通站、训练场等。

中共霞鼎泰县泰南区委茶坪坑党支部旧址 舒存达 摄

茶坪坑党支部旧址由门楼、正屋与厢房组成,存有红军路、炮台、战壕遗址,基地配套设施完善、红色体验丰富,已建成红军训练场、红色展厅、耕读体验馆、红军饭堂等阵地。

炮台旧址 舒存达 摄

地址:泰顺县龟湖镇合兴村

重温红色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明天小布将带大家继续走进

位于泰顺的三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敬请期待

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出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① | 温州人民永远铭刻的记忆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② | 点进来,带你探访温州的革命历史与温暖印迹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③丨藏在大山深处的革命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④丨温州城区,有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⑤ | 400余年话峥嵘,这里曾是温州人的“长城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⑥ | 这间7平方米的地下密室,诞生了浙南革命火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⑦ | 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点燃“包产到户”的星火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⑧ | 在这里,用档案追忆红色故事,重温浙南革命斗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⑨ | 这里是东海海防要塞,见证了保家卫国的历史和荣耀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⑩ | 飒!东海一抹“海霞红”!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⑪ | 这些静默无言的碑亭,藏着人世间厚重的思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⑫ | 这支不打新四军番号的新四军部队,是浙南地区的抗日中坚力量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⑬ | “平民夜校”里藏着不平凡的秘密,这里诞生了乐清最早的党组织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⑭ | 血染的“红色堡垒”,诉说着那段暗潮汹涌的革命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⑮ | 百名英烈长眠于这座丰碑下,化作最亮的星照耀我们前行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⑯ | 在国旗设计者的故乡,忆往昔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⑰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见证了游击纵队解放浙南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⑱ | 百名志愿军老兵筹款建了一座纪念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⑲丨重温红十三军的革命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⑳ | 永嘉最“红”的革命圣地,这里铭刻着586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㉑丨带你重返那段战火中办报的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㉒ | 革命的火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传播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㉓丨温州抗战史上一次战绩卓著的战斗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㉔丨踏上红色热土,重温革命先烈刘英的英雄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㉕ | 胡家六兄弟为革命捐躯,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㉖丨走进“浙南红都”,追溯红色血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㉗丨这块摩崖题刻背后,藏着英烈壮举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㉘丨十三年烽火历程!浙南特委在这里成立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泰顺县委宣传部

编辑/版式:陈迪

大家都在看

➤ 温州再部署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温州市第三轮核酸检测进展

➤海内外聚焦!今天,永嘉昆曲“实红”!

➤ 看见传奇温州,与世界分享精彩中国!

➤ 温州S2线有了新进展,首条越江隧道贯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Hash:c041f0ba9bae3746eb4f90ce28f7f43a5ab0291f

声明:此文由 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