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钟氏古祠』为你诉说棠下钟氏800年春秋!

点【

从南宋初年开村以来,棠下村已走过近八百个春秋。钟、潘、梁,是棠下村的三大姓。

散布在村里的祠堂几座祠堂,风格不一,但都沉淀着历史悠久的氏族文化。从气势上来说,坐落在儒林大街的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尤为值得一提。

随着钟氏后人钟达森开启祠堂大门,历史的年轮便重新浮现出来……

※ 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焦何结摄)

八百年族系源自棠下钟氏

据《棠下村志》记载,棠下的第一大姓是钟姓。棠下钟氏是秦末汉初钟接的后代,而钟接是黄帝的第59世孙。咸淳二年(1266年),钟维新迁居棠下,成为棠下钟姓第一代人。“迄今算来,钟氏子孙已在棠下繁衍了31代人。”

小e了解到,儒林钟氏祠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民国35年(1946)起作为棠下达善小学校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改做厂房,1999年重修。2009年7月,它被纳入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焦何结摄)

站在大门外,就能感受到此建筑群的恢弘气势 —— 并排坐东北朝西南,共有5座,总阔120米,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前有广场,后有庭院。

正中3座为主祠,各祠之间隔有青云巷,两边为衬祠。主祠分别是钟氏祠堂、一政钟公祠和南溪钟公祠,形制相同,均为三间三进,硬山顶,龙船形琉璃瓦脊,滴水剪边,碌灰筒瓦,人字封火山墙。

※ 一政钟公祠

宗祠300画作一人绘就

走进这座祠堂,除了被它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外,随处可见的壁画同样让人惊艳。整个祠堂建筑群的的305幅画作,均出自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刘殿华之手。

※ 精致的壁画《朝阳三友》(徐敏摄)

原来,1998年钟氏祠堂接近竣工时,本村老人钟细奀(en一声)经友人介绍,特邀刘殿华前来作画装点。慷慨重义的刘殿华一口应允,起早贪黑历时近百天,在大大小小的画板上画出了305幅作品,人物、山水、鸟兽、花木、虫鱼、书法等皆跃然墙上。

※ 壁画中也呈现中国道德文化(焦何结摄)

在刘殿华的所有画作中,最让人惊叹的便是本仁堂前殿廊柱上的《长江三峡图卷》。据刘殿华手书记载,三峡大坝建成后,沿途不少景观文物将被淹没,为此他数次赶往实地写生,并于1992年12月完成初稿,1998年9月在钟氏祠堂重绘画稿,长江三峡沿岸名胜均在其中。

奉节白帝城(曹翠娟摄)

湖北昭君故里(曹翠娟摄)

云阳张飞庙(曹翠娟摄)

连绵数十米的画卷中,长江两岸景致不断。其中的一些景观原址,如今已随三峡工程的竣工而淹没在滔滔江水中。而在这偏居一隅的南粤宗祠中,还保留着写实画面,实属难得。

古祠今成族人活动聚集地

负责管理祠堂的钟达森介绍说,祠堂平日里都锁着,并不对外开放,过年过节有宗亲活动时,大家才聚在这里商讨族事、祭拜祖先。而每年端午龙舟节,一定是宗祠最热闹的时候。

※ 祠堂管理人钟达森(曹翠娟摄)

扒龙船早已成为棠下村的一大民俗盛事。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棠下村在好又多旁边举办热闹的龙舟邀请赛,邀请兄弟村的龙舟竞渡。

※ 今年端午前夕棠下举办龙船邀请赛(焦何结摄)

邀请赛结束后,棠下村五、六社的村民便在钟氏祠堂里大摆龙船饭,小e也有幸参加了这场宗族盛宴。

当天傍晚,钟氏祠堂的广场和三间主祠共摆了168围龙船饭,村民们聚在一起大快朵颐。

※ 村民在钟氏祠堂里吃龙船饭(焦何结摄)

昔日的棠下村已变了模样,但因为有宗祠在,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宗族情谊依然浓郁。

Hash:39633a8b2e77105cb7f8a89153232d3c655becc1

声明:此文由 优选诚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