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东街有一座古民居,叫庆余堂

大港庆余堂

大港是镇江的古镇

大港东街旌德里

有一座三开间五进的

赵氏古民居

庆余堂

在庆余堂不出300 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青铜器、古庙宇、南宋抗金、清末革命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而庆余堂也正是大港灵秀山水与厚重历史孕育的一颗明珠。

庆余堂所在的旌德里又叫黄土弄,这条背靠丘陵山脉的里弄,东西走向,长约一百多米。黄土弄这黄土二字源自这里的丘陵土质,丘陵叫“吴家山”,是一条高不过十几米的山脉,这山脉往东延绵500 多米止于烟墩山。

文史资料中,这黄土弄及吴家山的地盘上并没有吴氏族群的记载。在东距庆余堂两百多米的吴家山山脉上有一座磨盘墩。这磨盘墩高约五米,周长约三十米。

一九八二年春,南京博物院对磨盘墩进行发掘,出土了青铜尊、匜以及车马器等文物。磨盘墩出土的青铜器与一九五四年烟墩山出土的青铜器一样,都是三千年前的吴国社稷礼器。吴国灭亡后,贵族们以国为氏,吴家山的名字大概是吴民们对故国先王的怀念吧。

烟墩山出土的青铜簋上刻有一百二十多字的铭文,记载着吴国的社稷宗庙——“宗土”及其所在的“宜”地。吴国社稷宗庙祭祀的神主主要是土神和谷神,土神是后土,谷神是吴侯的先祖后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忌方国王气,吴国“宗土”的祭祀传统在禁忌之下演化为民间的土神祭祀。西距庆余堂二十多米的黄土弄口有一座古老的土地庙,这庙与大港地区众多的大型土地庙一样,都能在吴国“宗土”祭祀上找到一点影子。

庆余堂奉祀的黄土弄土地庙是一炷吴文化的香火余绪。

吴家山磨盘墩的吴国文物堆积层下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和玉饰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打制石器中的石钻,其数量之丰富、加工之精致、种类之繁多,在全国也属罕见。吴家山下的扬子江岸线是天然的深水良港,随着建港取土,黄土弄的吴家山山脉又挖出了许多汉代的陶罐和铜镜。

庆余堂趙永强家扩建住宅,在老宅东侧的地下砖瓦废墟中挖出许多唐代的铜钱。黄土弄的土里积淀的是历史文化,庆余堂的地基就筑在这深厚的文化泥土中。

庆余堂的后院建在吴家山的南坡上,出庆余堂后院翻过吴家山就是沿江农田。这沿江农田的地名叫“教场里”,是韩世忠大军的抗金基地。

靖康之难,宋太祖六世孙,燕王德昭五世孙讳子禠,字志南于一一二七年扈从高宗南渡居镇江。大概是在大港乡民与王师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鼓舞下,志南公于一一二九年迁居于吴家山西面的洪溪,志南公就是庆余堂的大港始祖。

韩世忠大军转移大港后,宋高宗把大军腾出的军用场地,封赐给大港赵氏始祖“用代食邑,以励忠臣、以敦宗本”,当然这里面也有以备军用的意思。

大港赵氏始祖志南公逝世后,面向北方葬在大港荞麦山北麓,以长望中原激励子孙奋发图强,这一陵墓是江苏省文保单位。庆余堂人及大港赵氏不忘祖训,世代耕作“教场里”农田,一直沿用“教场里”地名,在这里不息的扬子江涛是抗金的历史警钟。

从吴国的土谷社稷到南宋抗金,大港赵氏扎根在这方热土上,其家国情怀得以发扬光大。

同为江苏省文保单位的是南距庆余堂一百多米的赵声故居。赵声故居又叫“天香阁”,原来是其父开的私塾,黄花岗起义总指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赵声在这里学习成长。

1903 年夏,赵声从日本考询军政回来,就从这里开始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培养骨干。他在这里带出一批爱国救亡的仁人志士,大港地区成了长江中下游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历史电视剧《大将军赵声》在大港拍摄,许多典型的大港民居镜头就是在庆余堂拍的。庆余堂人与天香阁人一样都是志南公的后人,有着共同的血缘、精神与文脉。

庆余堂是镇江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与赵声故居同属赵氏建筑群,积淀着大港赵氏的文化价值、审美取向、精神追求。

庆馀堂五进三开间,西侧一排厢房,后院依山就势。大门仍然保留着明代矮小朴质的风格。进大门,过天井便豁然开朗,第二进门楼两边有门当,古朴精致。往里层层递进,错落有致,中间一进是客厅,有花格窗,後两进为二层楼房。

庆余堂厅堂中原来挂有三块大匾,中间是“庆余堂”三个大字。庆余谓先世积善的遗泽,意出《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大港本有堂号一百〇八家,历史沧桑之下,今天所剩无几,庆余堂及旌德里能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真可谓庆余。

近年来,每当有人来参观访问,庆余堂年过八十的菊英老夫人都会沿着老宅中轴线,从大门、中门、轿子门,一一点出十三道大门,说道庆余堂的往事与辉煌。她恋恋不舍这座老宅,看着护着,不肯搬进新式的商品房。庆余堂天井的花台上是一方“旌德里”石额。

这方石额是上世纪中拆除旌德里券门时,被庆余堂人收藏的,几十年来受到了精心的保护。

这座古宅自有庆余堂堂号以来,已经两百多年了,可是庆余堂人从不自称庆余堂,所写的通讯地址一直都是“公懋宅”,以致大港人只知有“公懋宅”,不知有庆余堂。

庆余堂与“公懋宅”有何关系?

前年,我们大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同仁,在美国犹他州家谱网站上下载了庆余堂的家谱,我在这失传半个多世纪的大港赵氏分谱上查询“公懋宅”的来历,令人惊讶的是“公懋”既不是庆余堂先人,也不是庆余堂后人,而是同分宗亲。

我想起了菊英老夫人曾经给我说过:庆余堂前三进是买的。进一步查谱得知,庆余堂宗亲赵公懋一人兼祧两家,公懋与庆余堂主人廷英父子的在世时间有交集。我推断,公懋将多余的房子卖给赵廷英,以解廷英四子的安身之忧。

吃水不忘挖井人,廷英父子给老宅起了庆余堂堂号,但一直沿用老宅原名,就像庆余堂背靠的这吴家山一样,没有因为地方易主为赵氏而改其原名。

一座老宅两个名字,“公懋宅”与“庆余堂”一显一隐,庆幸而不忘根本,庆余而昭示旌德。德是庆余堂人的立足之本,远的不说,就近世来讲,庆余堂人赵樾亭在镇江经商,被业界推举为“镇江百货业同业公会主席”、“镇江商会理事”。

抗日战争中,他与镇江商界的陆小波等爱国人士一起组织人力财力,安置过境的难民与伤兵;组织船只为国家向长江上游实施战略转移,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先圣曰: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五进大宅院,廷英公的四房子孙合家而居,人才辈出,近世名人有:

赵庆余,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因去美国未申请教授),兼任杭州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和浙江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主编《基础数学内容、方法和简史》,合编《数学方法与解题研究》

永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先后到欧、美、澳州十多所大学讲学、任教。一九九八年至二○○四年在澳门理工学院任教,担任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校长。

永清,北大博士,驻欧、驻非资深外交官,著有《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研究》等专著。

赵宇振,从事交警三十多年,浴血擒歹徒,荣立一等功,入选“中国好人榜”。

七〇后的 赵蓉是庆余堂年轻一代的代表,她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博士,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今天新区政府十分重视旌德里的保护,大港街道已经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的博士团队做了保护规划。

庆余堂人支持政府的规划,签订了搬出古宅的置换协议后,趙永俊即出资,组织家族续修家谱。从父辈起就搬出庆余堂的永俊对庆余堂有着非常的情感,他创办运物流公司,在广东发展,发财不忘根本,大力赞助大港的文保事业。

趙永俊说:搬迁了,人将散居各地,但血脉不能忘,文脉不能丢,庆余堂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要将庆余堂记在谱中,带在身边,传给后代。

—— 赵金柏2020元月

▌作者: 赵金柏

▌文章: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8a715d0b3f9fa9c180eb172bdfc107d2b4bc80ed

声明:此文由 大港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