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位作者花了四年时间用连环画的形式给你讲述“浏阳故事”

浏 阳 故 事

说起久违了的连环画,不少人首当其冲自然会联想到张乐平笔下的三毛——那个硕大脑袋、三根头发、蒜头鼻子的男孩形象,这个贫穷、正直、性格倔强的漫画人物。可是如果连环画的主角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浏阳人和浏阳故事,会不会很亲切?

昨日,由浏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创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浏阳故事》连环画丛书举行首发式。30余位作者花了整整四年时间,联手创作了一套连环画讲述“浏阳故事”。

连接古今

10个“浏阳故事”让你更懂浏阳

李白,又名李华初、李朴、李霞,化名李静安,1910年6月12日出生于湖南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今“白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生下他七天就要下地干活,小李白只能终日躺在田边的箩筐里度过每一个孤独的日子。”……(《红色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

一幅形象的插图再配上一两行文字,便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场景,烈士李白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昨日,正在卡乐书城购书的60后读者张建明巧遇“浏阳故事连环画”的首发式,这巴掌大的“小人书”很是让他很是兴奋:“这讲的就是我们浏阳的人和事,居然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太亲切了。”

“这套浏阳故事连环画丛书一共有10册,其内容涉及了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浏阳特产等,所讲述的故事贯穿了浏阳1700余年的历史。”市文副主席、秘书长刘正初介绍,推出这套丛书的初衷是让更多的浏阳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更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而选择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不仅仅因为连环画通俗易懂,更因为这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红色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青春放歌——寻淮洲烈士的故事》、《浏水堕泪——“三湘二杰”焦达峰陈作新》、《麻石狂飙——萍浏醴起义在浏阳》、《谭唐喋血——中华奇男子谭嗣同唐才常》、《菊石恋歌——“全球一”菊花石雕传说》、《麻衣孝母——中国第二十五孝故事》、《石霜飞梦——“最美古村镇”金刚镇的故事》、《李畋爆竹——中国花炮起源的故事》、《易雄就义——中华易氏始祖的故事》,翻开这十册连环画,每一册为一个独立的故事,都包含了90个画张及5000字左右的文字篇幅。对此,卡乐书城的负责人表示“连环画采取多幅画面连起来讲一个故事,很适合浏阳故事的传播,对年龄小的读者没有阅读压力,对大读者则是一种充满怀旧吸引力的阅读方式。”

“《浏阳故事》的历史跨度达1700多年,最早是从东晋的易雄开始,他是浏阳易姓第一人。《李畋爆竹》、《麻衣孝母》讲述的是古代人物故事,《红色电波》、《青春放歌》则是近代故事,《菊石恋歌》则属于民间传说……我们就是想以连环画这种老少皆宜的方式来讲述浏阳故事,讴歌浏阳精神。”该套丛书主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黎安表示,浏阳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有着讲也讲不完的精彩故事。初选的10个故事,算是一次艺术方式的尝试,能让大家更了解浏阳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本土出品

30余位作者历时四年联手创作

四年前,1994年出生的陈年丰还是江南大学的一位大三学生。作为一名标准的90后,连环画于他而言并不是常见的课外书了。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却成了连环画的作者之一。

“与我合作的是老作家张星波老师,我们负责的是《谭唐喋血——中华奇男子谭嗣同唐才常》那册。两个人不断地磨合,直至达到最好的状态。”在阅读了张星波老师的文字初稿后,陈年丰开始了插图绘画的工作。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份工作一做就是四年。大学毕业后,陈年丰考入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读研究生。读研期间,因为陈年丰在日本,手头没有那么多资料,因此很多幅插画都被自己推倒重来画了好几遍。“能以这种形式来讲述家乡浏阳的故事,于我而言是一种幸运。”

“连环画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有着深深的感情,也是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书法家潘颂华老师负责《易雄就义——中华易氏始祖的故事》的书名题写。年轻时,他曾独自以连环画的形式创作过潘心源的故事,对此颇有感情。受邀题写书名之时,亦是欣然接受。

在整个创作团队中,涂宇豪是年龄最小的,1995年出生。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自称“画画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他负责的是《红色电波——李白烈士的故事》这一册,尽管早已拿到文稿,但是他觉得不够,“文稿只能描述故事情节,难以展示那个时代的衣着风格、建筑风貌。”于是,他四处查阅与李白烈士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资料,并前后数次去张坊板溪村的李白烈士故居参观,找到李白的亲戚,深入了解原始资料,“这样画出来的东西才有灵魂。”

“创作这套连环画,也是对浏阳本土人才的一种培养。最值得一提的是《易雄就义——中华易氏始祖的故事》绘画作者之一的罗浪姜冲,因为身体缘故,他们比常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刘正初表示,《浏阳故事》的10位文字作者皆为我市作协会员,年龄则包含了老中青三代。而绘画作者则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其中不少是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广州美院毕业的科班生。“我们也在创作过程中聘请了著名画家周小愚作为艺术顾问,聘请了陈国建等专业老师作艺术指导,细工慢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套书的质量。”

声 音

唐樱(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沙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

千年古县浏阳原本就是历史的富矿、文化的富矿,有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像这样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本土故事,浏阳应该算是走在长沙各县市的前列。这套书经历了四年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浏阳故事》是图文一体,相得益彰,因此我想说这四年是值得等待的四年。

吴双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

第一次看到这套书的底稿时,我特别震撼与惊喜,因为它超过了我的预期想象。传统连环画已经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但浏阳能够以这种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逆势飞扬”,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保存与传承。

陈国建(画家、《浏阳故事》艺术指导):

在当下,电影、电视、漫画、动画都艺术形式和新媒体的冲击与挤占,我们已经无法体味那份读“小人书”的快乐了。浏阳能够出这样一套书,创作队伍以老带新、大胆启用新人,是一种既出作品又出人才的做法,不得不为之点赞!

本文来自浏阳日报

Hash:461e37e2506ef24bd1ae50e1dbbd86c6bdcfc93d

声明:此文由 浏阳文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