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有所“百年书院”与岳麓书院齐名;曾经走出过50多位黄埔军校将领...

宁乡云山书院”(故事)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宁乡有一所"云山书院"已诞生一百多年,曾经走出了50多位黄埔军校将领,也走出了谢觉哉、王凌波等著名革命家,至今,云山书院教书育人依旧,书声未绝。

1865年(清同治四年),时任陕西巡抚的刘典回乡探亲,为村内捐建了乡学一所,便是云山书院。书院有步云桥、总会门、东西五门、讲堂、崇道堂、希贤堂、先贤堂、仰极台、凌云亭、奎光阁、文昌阁、藏书楼、东西8斋等建筑,可容徒160人。辟有鉴泉印月、奎阁凌云、云寺钟声等10景。士绅捐置田产668亩,年收租1300余石。以培养“处为大儒,出为良佐”之才为宗旨,教学生“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以析其理,笃行以践其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有《宁乡云山书院志》传世。

辛亥革命改名为云山学校后,此地一直是农村学校,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宁乡四髯)曾在此任教。青年毛泽东也曾到此进行农村社会调查考察活动。

五四运动前后,宁乡旧派人物传言革命者都是年轻人,于是他们四人都把胡子留着,借以掩护革命活动。1926年大革命期间,他们同在长沙从事民众运动,曾合摄一影,谢觉哉题"宁乡四髯"四字。"四髯"早年就读云山书院时就成为好友,辛亥革命后又先后进入在云山书院任职,他们提倡科学与民主,倡导勤工俭学活动。1924年后,52名优秀青年被选送黄埔学校,7人为革命而献身。

1917年7月,毛泽东来宁乡作农村调查时,曾在云山住过;1921年,何叔衡参加"一大"回湘后,偕谢觉哉来云山进行革命讲演;同年冬,王凌波在这里办全县教师讲习所,传播革命道理。

解放后,云山书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县城有公路直达。随着岁月的剥蚀,云山书院已破旧不堪。

1991年,全国政协委员王定国﹑刘立青﹑刘雪初﹑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明夫﹑原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局长陈永清﹑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姜亚勋﹑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基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政以及王燮权﹑刘希孟﹑刘蕴琼﹑刘赞平﹑李昭﹑李品珍﹑姜彩萍﹑袁云献﹑谢放﹑廖时光﹑姜国芬﹑姜德辉﹑陶季斌﹑谢子谷等同志发出了为集资修复云山书院的倡议书,得到全县人民和海内外人士的积极响应。

附:云山书院院长名单

根据民国版《宁乡县志》记载,历任云山书院院长为:周仁炜(同治六年主讲)、姜于冈(同治八年至十年主讲)、周瑞松(同治十一年、十二年主讲)、何祥墀(同治十三年、光绪十七年主讲)、周恩荫(光绪六年主讲)、周福祥(光绪九年主讲)、王骏(光绪十年至十四年主讲)、李逢阳(光绪十五、十六年主讲)、童光斗(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主讲)、袁润鸿(光绪二十二年主讲)、廖润鸿、洪汝源、王永章(光绪二十九年主讲)。

现任院长:周志刚,男;字虚静,号梅田闲人,湖南宁乡人。2013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中华化学院、中国孔子研究院、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等单位授"孔子奖"。

来源:宁乡故事

宁乡故事简介

宁乡故事致力讲好家乡故事,将宁乡人文、美食历史、方言以及原创电影推广到全国各地;想更加了解家乡历史的朋友可以:!

Hash:c0ad50bae1db2dfc1737d97c32f6a4415b850b97

声明:此文由 宁乡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