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给琉璃庙王氏所作谱序

点击标题下面王氏研究四个字,点击关注,点击历史消息,往期精彩不容错过,实时收阅最新王氏文章,欢迎朋友们、宗亲们转发传播教化世人为善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琉璃庙王氏族谱序

赵德润

中华民族向以祖宗崇拜而闻名于世,因血脉相连而生生不息。人生在世总想知道,自己的姓氏宗亲从何而来,祖宗是谁?“我从哪里来”,成为每个人最基本、最朴素的诉求。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到文化自觉时所说,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

琉璃庙王氏源自宋代王佑(编者注:祐音you,还有家谱记载为“祜”音hu,目前王氏研究界有几种观点,一种为传抄错误所致,一种为避讳所致等)三槐堂。王佑是宋朝太祖、太宗时期的兵部侍郎,文武忠孝,正直不阿。他在庭院手植三槐,料定“吾子孙必有列三公者”,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在真宗时做了宰相。大文豪苏轼在撰写的《三槐堂铭》中盛赞王氏之德。其铭曰“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感慨“天将复兴王氏也欤”,“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明代人口大迁徙,三槐堂王氏的一支迁至河北清河王家洼;清代又迁至山东临清今之河北临西琉璃庙。琉璃庙王氏族谱涉及200年间十四代子孙。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古先祖渐行渐远,“祖宗十八代”依稀可辨。上九代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下九代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一个家族,一部族谱,能够准确地描绘“祖宗十八代”的传承,就堪称慎终追远了。

追根溯源,中国主要姓氏的源头大都与王室贵族有关。我曾拜谒河南内黄二帝陵,那是上古时代五帝中颛顼帝喾的陵寝。姓氏起源于黄帝时代,到黄帝的孙子颛顼和重孙帝喾时分出很多姓氏,像一棵大树分出许多枝叶一样。王姓即是帝喾主干上分出的一个枝叶。因此,从根脉上讲,帝喾是王姓远古的始祖。

王姓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主流源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主张因势利导治理洛阳的伊洛河,与灵王拦洪治水意见相左,以忤逆之罪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后代以王为氏。楚国诗人屈原《远游》诗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唐代诗人李白也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名句。源于子姓的王氏,出自成汤王子比干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源于姚姓的王氏,出自古帝王虞舜姚姓之后齐王田和后裔;还有的出自赐姓或改姓,如成吉思汗第六子为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逃往中原改姓王。让后世子孙引以为荣的是,王氏祖先不仅有古代王室和将相的功业,而且曾经为那个时代的真理追求付出过代价。

我以为,尊祖敬宗,热爱百姓,才谈得上文化传承,称得起人民公仆。我的老友河北省临西县原人大主任王西文,从政三十年以此为本,孜孜以求,在担任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和县人大主任期间,为临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他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为流落民间的书法家周惊湖搜集整理散失的遗作结集出版,并在报刊发表。退休后,他担纲县文化促进会会长,开始研究包括修订家乡琉璃庙村王氏族谱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之计。在人生新的起点上,继续展现其拳拳之心、家国情怀。

(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

【编辑 王朝利 】

【往期精彩文章】

10、

9、

8、

7、

5

5、

4、

3、

2、

1、

《王氏研究》支持单位 :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

开封三槐堂王氏文化研究会

平顶山市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华夏姓氏文化博物馆

编辑运营

《王氏研究》编辑部

河南王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交流投稿联系人:

王朝利

投稿联系微信:

Charli177

世界各枝派王氏联系微信:

wzsj99999

中原地区朋友及王氏联系微信:

wswh55555

投稿电话、邮箱:

Hash:fb658311f962f94a57c5f372a6d8fd462cd2ce4c

声明:此文由 王氏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