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蓝田,2019汤峪镇(孙家坡村)穿越旅行(3).

继续7月15日的旅行环山路桥下敬林路,向南姚林寨、东山村、库峪口、向北直达敬家村。

今天为无序拍摄,那天在村委会陈书记说这次旅行向导是一位女同志(村妇女主任)让我不由的担心起来她能不能胜任。关键是天气太热,也没有什么酬劳,今天自己多走一些到时向导就可以轻松一些。

请阅读一面古老文明的文化旗帜——蓝田名村汤峪孙家坡乡村文化探秘材料、孙家坡村党支部、孙家坡村村委会2019年7月19日 、作者(陈新建)《 遇见.孙家坡》之 “一个坡”:踏进蓝田的第一脚

孙家坡村坐落在中央山脉秦岭脚下的西安长安区蓝田县交界的浐河以东。孙家坡村是入蓝的第一眼,踏入矗立村西南浐河之滨的“星期天去蓝田·人文山水蓝田·生态丝路慢城”的门楼,便进入了蓝田的西大门——汤峪孙家坡村。孙孙家坡是秦汉上林苑一方文化净土。据史料记载,自秦朝变法废分立郡县就有了孙家坡村,早年发生洪涝是最常见的事情,库峪河和冯家沟河的洪水常常威胁着村上的先辈的安危,聪明的村上先辈们,为了避免洪涝之灾,科学地选择了在半崖坡上的窑洞里世世代代安家落户,全村依八里塬和坡而建,另一方面因为村里有五条通向八里原上的大坡,坡的数量在方圆居多,所以村庄以坡起名,故名孙家坡。

据祖上代代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孙家坡村叫“白家坡”,一群姓白的人家从远方迁徙到现的地址,在村子南坡上白家窑上最先安家落户居住,穴居生活若干年,现在这个地方还叫“白家窑”,可惜这个家族在这里没有永久的生存下去,白家坡的名字从此消失。接着,又来了一帮姓潘的家族看上了孙家坡这块风水宝地,他们便在村的南边坡的半崖上的“洞子沟”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世代耕作,取名“潘家坡村”,可是还是好景不上,最后潘姓人家还是在这里没有扎住脚……再后来,又来了一帮姓徐的家族在村子北边坡上的“徐家窑”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世代耕作,取名“徐家坡村”。自秦统一六国,原籍河南怀庆大户人家孙氏家族分散家族势力,赵国一带的大户分配移民至三秦关中大地、孙姓从此来到了这块黄土宝地,另外一个说法是在山西大槐树广场统一分发的。从此,一批姓孙的人家来到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世代耕作、发展创业、奋力拼搏,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建村创业坚实的脚印,如今的孙家巷子就是他们最早的安脚点,孙家坡的村名一直从古延续到今。孙户人家的最早创业史、建村史,奠基着今天全村人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远古时候孙家坡村原有潘姓、白姓、徐姓、戴姓人家,逐有陈姓、王姓、焦姓、薛姓以及黄、杨、刘、张、樊、吴、朱、何、肖、车、侯、杜、崔、马共计二十余姓共为一村,是一个多姓氏的和谐共生的大村庄,是皇甫西川上的第二大村庄。早在明清时期,孙家坡已经是蓝田县的富庶之村 著名的米粮村 ,村庄绿树成荫,原岭松柏成林,溪水常年环绕,串幽林秀、空气清新、鸟兽繁多、河流水面清澈、鱼虾成群,景色醉人。主要生长大麦小麦高粱荞麦、玉米、水稻谷子、红薯、土豆、绿豆、小豆、豌豆等农作物,被誉为蓝田的好江南

孙家坡的自然风光特别好,只是酷热难当。相机拍摄下的图片看似好像很凉快,其实那天特别热。为了解渴还跑到“肖岭头”养牛的大哥家连喝三杯水。在这里也说声谢谢,继续探索发现中。

发现一处观景台,全部为原木结构纯自然品味设想如果这里搞一个季节性茶社或音乐茶座我想生意会很好(水免费),南来北往旅游休闲的人,路过可以在此喝茶聊天,欣赏库河两地自然原风景。如能细致完善配套设施如停车、卫生间等等,加上多变的经营理念我想一定会有发展。

“一绝活”:人与天“取水”对话

庄稼要得乐,取水伐马角;收秋不收秋,跟上你十月种豌豆;天大旱、要祈雨,取水、得水、分水、游水;苦心志、劳筋骨,顶烈日,打精脚片子,穿万丈悬崖,头戴柳枝,身背水架,吃磨堂麸子黑馍向苍天表赤子之心,代万民受罪,为万民请命祈雨,农耕民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祈雨礼俗活化石祈雨,人与天的对话取水、游水,迎神赛社乡村盛大的民俗活动……“要得庄稼乐取水耍社火”。孙家坡村更是长蓝交界有名的文化之村,唱戏、取水、耍社火是村里的三大特色,可以说孙家坡村是非物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当地享誉十里八乡。每逢天旱“取水”时,孙家坡村和肖家坡、骆驼岭、东山、姚家寨、林家寨等村联合长安区高山庙、小庙、大寨、库峪口等村一起举行“祈水”这一古老仪式,祈求上苍降下甘霖,滋润田间禾苗,以期实现庄家人心目中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夙愿,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争相前来观看,整条村子的大小街巷上人潮涌动,人头攒动,留古至今,蔚为壮观,堪称皇甫川道上一景,而这取水的盛大场景就孙家坡村的北极宫真武庙广场。“取水”也叫祈雨。据史料考究,孙家坡的祈雨习俗明代就有了,民国的几次规模都很大,最近的有上个世纪的1989年、1997年和2014年三次。

在孙家坡村,如果天大旱,没有种上秋,八月没有种麦子,旱情越来越严重,村里的老者们和左邻右舍16村就开始酝酿祈雨了,这个酝酿叫“围坛”,围坛后没有效果,周围村社要打旗帜送香火,求孙家坡村启动取水仪式,因为该村是周边村落祈雨活动的核心,祈雨非常灵验。 祈雨活动有总指挥,叫水头。俗话说,神也怕三请,有了水头,就有组织分工:有管理音乐和仪仗的,当地俗话叫“全挂执事双彩锣”,这好像是皇家仪仗;有管理钱粮的;有联络本村庙宇北极宫和五里庙的;有联络周边各社的,传统上,孙家坡地区的秋雨活动,还有长安、兰田一带多个村社加入;有管理水架子的,取水活动中,“水卒子”或“水轴子”轮流背柏枝条装饰的水架子,在取水全程要过40多个“汤坊”,轮流烧香; 还有专门管理马马脚。马角是求雨中最神奇的一个角色,据说是代神传令和全程护佑取水的,要通过极其特殊的方式选出来,马角的产生有上次取水的马角,还有这次考马角考出来的马角,烤马角据说列入预备的马角仰面躺在地下,一面大鼓压在胸前敲击,四周全是鼓手敲击,什么时候敲得他说胡话,神志不清了,啊的一声“出了姓了”、“神”附体了,这个人就是马角,验证是是代神传令和全程护佑取水的,要通过极其特殊的方式选出来,马角的产生有上次取水的马角,还有这次考马角考出来的马角,烤马角据说列入预备的马角仰面躺在地下,一面大鼓压在胸前敲击,四周全是鼓手敲击,什么时候敲得他说胡话,神志不清了,啊的一声“出了姓了”、“神”附体了,这个人就是马角,验证是真马角还是假马角,必须手抓“红铧”,即在铁列锅中用木炭烧红的铧犁,用双手抓起来,有的地方还要插口签子,叫“戴印”,如同烤肉串的铁签子从嘴两边穿过去。所以民间也叫“逮马角”、“伐马角”、“考马角”“造马角”等等。每个马角对应一个神位,神位设在轿子里,有黑虎、齐天大圣、二郎神、庙主、三太白、曾将军、白马将军、等,每个马角的武器都不一样。取水的核心只有六人,取水要天不明就从本村的北极宫真武庙敬神出发,日夜兼程,到达秦岭太兴山上铁庙,一路上,所有取水人打赤脚,精脚片子,带柳条草环帽子。忌讳带草帽,忌讳碰到孕妇等,女人不能参加等,上山取水是最艰辛的事情,危险“过天”,一路要过好汉步、撇子石、回心石、猴子包柱、百神洞骑马石、上高台、老君犁沟等危险地带,有的地方几乎只能过一个人,贴着胸口,下面是万丈深渊。带着干粮,干粮是扫石磨子里的麸子皮蒸的黑馍,也叫“堂麸馍”,即便条件好也不行。 取水时,村民从北极宫的小庙里抬出了两个水楼,一个叫钟楼,一个叫鼓楼,两个楼里供着八个神灵牌位,钟楼用于抬着打场子,鼓楼用于装圣水瓶子。

说到取水,一般是六人进山,水头带水卒,背水架,出庙,转三个圈圈,引路锣敲三下,背水楼的人要嘴里念念有词到山上,路很艰险,哭着走,取水要带三个空瓷壶,把香头伸进瓷瓶里检验,香头灭了就说明空气湿润度大,说明取到了水,“得水”了,才可以往下走,民谚夸赞孙家坡人:“孙家坡人就是争,干石头上把水蒸。”不管什么时间,半夜,就要下山, 背水架子的人为保护水,一路上要手拿一个白瓷碗,扣在胸口,叫五雷碗。见到庙宇和汤坊就要烧香,求雨要过72个汤坊,都是里面八方、五湖四海的人修的供人歇脚烧汤的小庙,走整整一天,取水回来,不直接回北极宫,而是要回五里庙盛德宫歇息五天,叫歇架五天,这个时候要把白音菩萨请出来看日子,实际上是白音菩萨附体的马角传达信息传令。为邻社下请帖,准备到五里庙接水,下面还有接水、分水、游水等活动,声势浩大,共有有十七个本社和客社参加,分别是库峪口村、小寨村、大寨村、小庙村、高山庙村、林家寨村、姚家寨村、东山村、骆驼岭、肖岭头村、肖家坡村、苟家村(敬家村)、孙家坡村等等。人山人海,马角全部出动。为民求雨是大德之事,要向老天表明心迹,苦心志、劳筋骨,代万民受罪。把水接回来,三瓶分为五瓶,寓意五谷丰登,怕妖魔鬼怪抢水,偷水,所以,走一路,马角要围着水楼, 从盛德宫回来的时候,一路要抓抬着炉子燃烧着木炭的解列锅里烧红的铁铧,保护圣水,以免被人抢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孙家坡村的祈雨活动依然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祈雨民俗与礼仪,它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人与天对话和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这种盛大祈雨民俗、迎神赛社活动,使得各种民间艺术都依托这种民俗活动传承下来,如锣鼓、水会音乐、武术杂技纸扎、服饰、乡规民约等,十分珍贵。成为当地文化的一绝!发帖完毕,再见。

Hash:8ce0f15140e40ebf560ddeb9fef0b736d7875dba

声明:此文由 远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