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行者│成都近郊藏“小印度” 银杏黄遍龙兴寺

成都近郊藏“小印度” 杏黄已染龙兴寺

(一键行者)

成都的秋冬之交,银杏成为这个寒冷时节耀眼的暖色,看银杏、拍银杏成为成都人假日一样的节目。,“市树”当之无愧。成都银杏很多,分布很广,场景也不少,但多是千篇一律,街道两边树木排列,满地银杏和人影,少了些许的古韵、静谧和特色,很容易就审美疲劳了。

有那么一些地方,银杏繁茂,树龄古老,而且与古建古寺相伴相映,环境以及建筑特色突出,城中自然少不了文殊院青羊宫,而相对于城市中静谧的多的还有知名的有大邑白岩寺金堂慈云寺都江堰灵岩寺等等,这些虽不失古韵各有特色,但,真正独具特色的本人以为应属一座深藏闹市却不是那么名噪喧嚣,且银杏黄遍的颇具异域风情有“小印度”之称的彭州“龙兴寺“”。

兴隆寺位于彭州市城关北门囗,即现在的龙兴北街,始建於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唐武宗会昌(845年)废寺为闲地,次年三月武宗驾崩宣宗继位,大中二年(848年)预知禅师重建龙兴寺。龙兴寺历来 高僧辈出,素有“七佛胜地”之美称,享誉西蜀。东晋时印度佛图澄禅师、梁朝志公国师、唐代悟达国师、道因禅师、五代预知禅师、宋代圆悟国师、明代智中一天国师等都会在寺内驻锡。唐、宋、元、明、清以来,龙天护佑,香火兴旺,久盛不衰。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川、康两省高级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龙兴寺藏经楼集会,通电全国宣布起义,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大血战,在此期间,龙兴寺僧众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龙兴寺因爱国爱教表率而成为享有盛名的革命纪念胜地。

至本世纪40年代,龙兴寺占地八十多亩,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四周红墙环护,寺後假山巍峨,古木参天。该寺布局规整合理,风格古朴,走廊连接,精美典雅,是川西平地上一座规范的十方丛林。寺内藏有清末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印度国王赠送的舍利子、《贝页经》,日本国赠送的大藏经,古寺以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闻名天下。

当然,最有特色的就当属伫立于龙兴寺“塔子坝”的龙兴舍利宝塔了,兴舍利宝塔根据当年能海法师仿印度加尔各答的菩提加雅大塔形建造,由1座主塔和4座隅塔组成,主塔高81米,取佛家“九九归一”之意,气势磅礴的造型,雄伟挺拔的高度,是我国乃至 东南亚目前的第一高塔。塔内供奉佛像1080尊,是中国仅存的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佛塔之一,是 四川省唯一一座与 印度佛院加耶塔样式最接近的金刚宝座舍利塔,是佛教融入 四川建筑的一个杰作。宝塔四周还有回廊和转经筒以及其他特色别具的寺院建筑,形成了印式与中式建筑相应交汇,融汇和谐的独特寺院禅林,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胜地。

仰望佛塔,井中观天

要攀爬这高深的佛塔还真要点诚意

登临绝顶,一览无余,豁然开朗

塔顶的经幡佛光飘逸

挣出群檐一棵树

银杏,作为古园林特别是寺院禅林情有独钟甚至是标配的古树种,自然与这中外合璧的寺院渊源不解。当季的龙兴寺里的银杏树也是干高枝繁茂,叶盛色黄,遍布寺院,与塔为伴,与殿为邻、与瓴相接,与人呼应,静谧清静之地陡见更多生机与温暖意趣,吸引八方善男信女仰视、朝奉、闲游、休闲,也正契合了佛家好施结缘之意。自然,拍照摄影成为必须的程序,留住这一抹古韵意趣也不失为一道颇具禅意与美感的存在。

正值银杏当季时,分享一组龙兴寺银杏季节拍摄的照片,也算是应景蹭热度吧。

这时的这一缕光颇具意味

拍拍照,喝喝茶,结个缘,也算不虚此行。

(图文/一键行者)

关联信息:

【技巧】一键行者|温故知新拍银杏——浅谈银杏拍摄

又全又精细的成都银杏地图送给你!好看、好拍、好耍,拿去不谢!

[活动召集]三峡红叶正当时,奉节游摄一起走

摄师协.川摄网|从新手到高手摄影2021年培训班报名

成都市摄影师协会主讲各单位摄影培训秋季班陆续开课

图文报道 | 摄师协+泰康新津千亩荷花游摄活动快乐进行

芦丛深深快门声——川摄网芦苇人像创作活动花絮

Hash:9825581fc9912c1ff6ca300af937d318cbe6b746

声明:此文由 情诗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