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僧辈出的文化名山,距今已2000年,是旅行休闲的绝佳地!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为后汉书朱祐擒秦丰之地。光武年间,武帝刘秀带侍卫习郁巡视苏岭山旁黎丘,君臣同梦山神(形鹿)护驾,于是武帝封习郁为襄阳候,令其在山中建祠山神,立二石鹿夹于神道,世人称鹿门庙,苏岭山遂改名为鹿门山,史载:鹿门寺晋赐额万寿禅寺,宋改称政和禅寺,唐曾建有华严院,后统称鹿门寺,位列中国十大佛教丛林之一。唐代,六祖慧能大师开创南禅之后,鹿门寺遂为禅宗祖庭,在我国佛教史上因高僧大德响誉千年。据佛史《大藏经》一书就涉及二十余处,禅门曹洞、临济两宗的几位祖师在鹿门讲法记录,历历在目。他们分别是:丹霞、处真、志行、行因、法灯、鹿门自觉、一辩、 惠昭、梓舟船、延沼、守郭、庞蕴等等。其中处真、志行、行因、鹿门自觉、法灯、一辩被尊为曹洞祖师;守郭、延沼、惠昭、梓舟船等禅师被尊为临济祖师。而大居士庞蕴,更被佛教公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中国白衣居士第一人。

一、丹霞与庞蕴

天然禅师(公元738-824年),号丹霞, 唐邓州(今南阳市)人。为马祖、石头禅师弟子,系南岳三世。有关丹霞大师住持鹿门寺的记载目前只见于鹿门山中碑刻。只有通过庞居士、灵照与丹霞频相往来、酬对机锋记录来推测,丹霞与庞居士应同一时期在鹿门,并主持寺务。   庞蕴( ?-808年)字道元, 世人称他庞居士、庞翁、襄阳庞大士,庞蕴自少皈依佛门。贞元初年,初参石头,后礼马祖。庞蕴参禅的过程中,曾与丹霞、药山、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著名禅师,频相往来、酬对机锋,并和天然丹霞禅师终身为友。

元和年中,庞居士举家迁移于襄阳, 公元808年的一天,庞居士将入灭,告诉女儿说:“你去看看日头,正午时告诉我!”灵照知道父亲要入灭,便去屋外边看了看,回来对父亲说:“现在是正午了,不过有日蚀。”居士一听有日蚀,便起身打开窗户观看。灵照乘机坐上父亲打坐的蒲团,双手合十,坐化了。庞居士回头一看,赞叹道:“我女儿的机锋真是迅捷啊!”过了7天, 庞居士办完灵照的丧事,襄州牧于頔来问候居士。庞居士对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自为之。”说完,便枕在于公頔的膝上往生了。庞居士去世当时,他的儿子还在田里锄地,庞婆去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已经死去了。”他听到父亲死了毫无表情的,就站在田里,手扶着锄头也死去了。他们三人中,灵照坐着死,庞公卧着死,儿子站着死。最后还有庞婆更奇怪,庞婆说了四句偈:“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说完,与各位乡亲告别后,直向鹿门绝壁,震威一喝,山壁谺然中开,遂投壁,与身俱隐。

庞居士一家在鹿门山记载中,除庞婆投身鹿门绝壁外,还有庞婆鹿门设斋的公案:“一日婆入鹿门寺设斋。维那请意旨。婆拈梳子插向髻后。曰:回向了也。便出去。”

二、鹿门寺与曹洞宗   鹿门华严院建于唐代,后有处真禅师于此开山,处真禅师属曹山系,师从曹山本寂,生平待考。弟子中在灯史上有记录的六人,他们是:益州崇真和尚、鹿门山第二世谭和尚、襄州谷隐智静大师、庐山佛手岩行因禅师、襄州灵溪山明禅师、洪州大安寺真上座。根据记载,处真大师后,他的弟子鹿门山第二世谭和尚、行因禅师住持过鹿门寺。  鹿门山第二世谭和尚,法名:志行。《大藏经》史传部载公案一则。

行因禅师,雁门(山西代县)人 。五代十国时期,大约公元955年前后在世,逝时年约七十。初于鹿门开法,后游江西庐山,乃栖佛手岩,人遂称为庐山佛手岩行因。南唐国主三召而不起。南唐后主李煜坚请主栖贤寺,请其开堂。未逾月,潜归旧窟,行因禅师圆寂后,宋王命画工写真,备香薪荼毗(火化),塔于岩北。其事迹见《江西通志》 .

以上为唐代曹洞宗曹山系在鹿门寺的祖师记载,而曹洞宗洞山系祖师于宋代续曹洞法脉,并把鹿门家风推致鼎盛时期,据记载,宋政和年间,鹿门寺规模宏大,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共500余间,历代住持由当朝皇帝钦点,鹿门学僧亦被指派全国各地丛林、寺院主持佛事。政和年间,曹洞第八世祖师芙蓉道楷的弟子鹿门自觉、法灯先后任鹿门主持。  

鹿门自觉(?-1117年),青州人,俗姓王。又称净因自觉,禅门尊称“鹿门老人”。师少业儒,受知于司马光。宋绍圣年间,从芙蓉道楷落发,数年从学,得楷印可。崇宁间,奉诏住京师净因寺。政和元年(公元1115年)迁鹿门寺 。两年后二月示众而化。灰烬中有舍利如菽,后葬于青州,入塔日,有雨华之感应。   

法灯(公元1075-1127年)字传照。俗姓王,成都华阳人。自幼时,则能论气节。工翰墨。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即鹿门自觉圆寂同年,诏住鹿门政和禅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曹洞宗第九世祖师。钦宗靖康二年卒,年五十三。 法灯禅师在鹿门寺传法十年,十年之间,宗风大振。据《鹿门灯禅师塔铭》记载:“鹿门山濒临汉江,断岸千尺。寺院经常缺水。法灯大师坐于岩石下,念曰:吾欲丛林此地。为皇朝植福。而泉不能赡众。山灵其亦知之乎。师以杖擿草根。顷刻间,众泉觱发。一众大惊。山中之人,称他--灯公泉。”如今,法灯大师祈山神而感应的泉水被称为“灵溢泉”,泉出之处成为“暴雨池”。流泉昼夜不停,成为鹿门一奇景。法灯禅师塔建于鹿门山慧定塔之东(鹿门山之西,汉水之东)。

普照一辩(1081—1149),江西洪州人。为鹿门自觉的弟子。出家后始参云门和临济,后于政和年到鹿门,投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并得法。后经鹿门自觉推荐往沂州参芙蓉道楷禅师,得到印可。不久受请住持京师天宁寺,宋宣和年间,曾聚十方僧众,集成《青州百问》一书,时人称他“天宁长老”、“青州和尚”。辽道宗时,一辩禅师在燕京潭柘寺住持, 1149年,示寂于仰山栖隐寺。他对曹洞宗传入燕京具有开创之功,堪称金元燕京乃至整个北方曹洞宗的鼻祖。  元代,鹿门自觉的七代弟子雪庭福裕(公元1203-1275年)因功被封为晋国公,住持河南登封少林寺。  宋亡后,有关鹿门寺的记载已不多见,直至明代,《天顺襄阳郡志》记载:“洪武六年,僧人兴友重建。”虽有佛事活动,但其影响但远不及唐宋,清乾隆年间,有息波大师于鹿门山伏虎、降盗碑文记载,现山中有“伏虎亭”,为近代建筑。道光十年有重修鹿门大殿碑文。

三、鹿门寺与临济宗  有关临济宗祖师在鹿门寺的事迹,散见于《大藏经》史传内各位临济宗师的传记中。唐代,临济宗四祖风穴延沼、兴化侍者守廓结伴在鹿门过夏,并与鹿门方丈酬对禅锋,风穴延沼时任维那师(僧职),留有公案二则。风穴延沼在鹿门经过守郭禅师推荐,投奔临济三祖南院颙公座下,后于风穴寺大兴临济禅风,被尊为临济四祖。风穴延沼的徒孙惠昭禅师,南岳下九世。后住持鹿门寺,被史书载为:襄州鹿门赐紫惠昭山主,有关惠照禅师生平待考,只知道他与当朝丞相王随为同门。

临济僧人在鹿门寺的活动虽然记载模糊,但从其他禅师的语录、诗信交往中,可以看出鹿门临济宗高僧也不在少数,如宋代正觉禅师诗“送鹿门宗席头”中描述:“吉祥草织禅家供,一片瑠璃滑无缝。门掩鳞鳞水不流,窗含冉冉云初冻。坐寒风月蒲芦秋,睡足江湖鸥鸟梦。而今卷处追昔人,隐隐犹怀鼻头痛。” 

除“宗席头”外,还有“鹿门智禅师”等,或留下法号,或留下几句禅语,还有的连名字都以“鹿门”二字替代,如:与兴化侍者守廓斗机锋的鹿门方丈,让人见如神龙,惊鸿一瞥。临济宗第三十六世,襄阳鹿门梓舟船禅师,曾写下一首赞美鹿门山的诗偈。  “鹿门山势最威雄,瓦砾生辉达本宗。面目俨然成现个,百草头上起云龙。”  真个是:好诗!好气势!好意境!堪称历代讲述鹿门山水的绝响。 

临济与曹洞两派,在中国佛教历史上长期占主流地位, 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说。而宋代曹洞宗影响之大远播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鹿门禅也正是在此时处于鼎盛时期,两宗并存,高僧辈出,竞耀光辉。追祖溯源,当代国内很多有名的大寺院,都与鹿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被成都昭觉寺尊为祖师的丈雪通醉禅师,二十九岁时在鹿门参禅并开悟。灯史上还录入丈雪醉法嗣--鹿门彻嵓彭居士,语录一则。还有北宋丞相张商英于神宗时出任荆南提举时,闻鹿门首座承皓禅师,颇有人望,遂谒之于谷隐,因善其言而向郢州守推荐至当阳玉泉寺开法,遂成一代祖师,张商英还替他撰写塔铭,使承皓名传于世。 

四、“佛、隐、诗”三绝,鹿门辉映。  鹿门山水处处显露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禅机,唐末状元裴说在“鹿门寺”诗描述:  “鹿门山上寺,突兀尽无尘。到此修行者,应非取次人。  

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何计生烦恼,虚空是四邻。”  如诗中所言,非道德高深之人,难主其寺。鹿门山中,何止高僧,历代鹿门隐士、诗人享誉华夏的比比皆是。隐士如:庞德公、皮日休、唐颜谦等;诗人如:孟浩然、张子容。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曾巩等有记载的多达20多名历代诗人,都曾在鹿门留下足迹和诗篇。在加上具有区域特性的“三国文化”又为鹿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鹿门山在我国历代士大夫中是“隐逸”的精神圣地,受庞德公、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影响,明人蔡思绳等归隐鹿门,追随前人。就连不能真正归隐的人,也往往取一个与鹿门相关的名号,标榜自己的隐逸情怀,如:宋人米芾自称“鹿门居士”,明人茅坤别号“茅鹿门”,陶榖雅号“鹿门先生”等等。  

在中国名山中,鹿门山虽无其他名山之雄伟、峻秀,但它的深邃、悠远、质朴、淡然和一花一草外溢的灵气,以及涵盖和解读人生真谛,揭示生命真象的佛文化、隐士文化、诗文化。鹿门山水孕育的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成为翘楚,“鹿门多高士”,这种文化现象及特质在全国山川中,当绝无仅有。

Hash:9eed73062571f13415723e8d45c35c5c971aeb11

声明:此文由 襄阳文化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