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古都海韵­——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线上图片展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享誉海内外, 而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特殊的地位,却尚未被公众所完全熟知。

目前南京拥有石头城、道场寺、明故宫、龙江船厂遗址、荐泥国王墓、天妃宫静海寺、大报恩寺遗址郑和墓、洪保墓、净觉寺、郑和府邸遗址等12处与海丝密切相关的遗产点。2012年,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预备名单。这些遗产点虽大部分是早已声名显赫的古迹,甚至是南京的文化地标,但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以及在南京对外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广为人知。

为了更好地挖掘上述海丝史迹的文化遗产价值,讲述古都南京的海丝故事,6月8日世界海洋日,《大众考古》编辑部协同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推出《古都海韵­——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线上图片展,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了解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头城

头城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筑城的旧址,遗址位于今南京市清凉山、盔山、红土山一带,近年经过勘探和发掘已确认该城址的四至和主要遗迹。1988年作为南京城墙的组成部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安十七年(212),即东吴政权定都建业的第二年就开始筑造石头城,因当时清凉山名石头山,故城称石头城。该城依山临江而建,周长约3公里,临江一面有重要的水上码头“石头津”, 是通江达海的重要码头。《晋书·五行志》 记载,石头城旁的长江江面上商旅船只最多时达到万艘。

六朝时期的建康都城是东亚地区的国际性中心城市,通过海上丝路来到这里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人等络绎不绝。而与六朝350多年历史相始终的“石头城”见证了南京整个六朝时期的海上交通盛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为“私吴越之富,擅江海之利”,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即孙权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徙治秣陵的第二年,在金陵邑旧址筑城。因该城位于石头山,故称“石头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肇始。

石头城夜色

石城霁雪 选自清《金陵四十八景》

石头城遗址考古工作确认石头城遗址位于今清凉山公园南京国防园及盋山、红土山、清凉门地区。除南墙外,其城垣多依自然山体而建,周长总计3000余米,占地面积在60万平方米以上。其四至范围,东至今清凉山公园东侧,西至秦淮河东岸一线,南至虎踞路59号附近,北至清凉山公园北侧一线。

道场寺

东晋高僧法显翻译佛经和撰写《佛国记》的场所——道场寺,又名斗场寺,地处南京中华门外赤石矶一带,即中华门东一带。公元399年,法显从长安出发去天竺(今印度),穿越艰险的陆上丝路,在今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境内学习佛法,求取典籍。公元412年又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乘商舶从“海上丝路”返回祖国,最终到达建康(今南京)。

法显在道场寺与批外国高僧翻译佛经 ,多达6部24卷 100万字。同时法显还将其求法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佛国记》,是今天人们研究南亚次大陆诸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道场寺是当时重要的佛教文化交流场所,《宋书 . 夷蛮传》:“斗场禅师窟,东安谈义林。”当时南方佛教文化,多从海路传入,因此道场寺也是重要的海丝文化交流的见证地。

道场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佛经翻译场所,大批国内外高僧云集于此,交流探讨佛教义理,是当时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场所。

赤石片矶

选自清《金陵四十八景》

明故宫

明故宫遗址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山东路南北两侧,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东至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北安门,南至光华门北侧。现宫城北侧和东西两侧大部分城壕仍存,且有午门遗址、东华门西华门、奉天门等遗迹。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故宫遗址是明代洪武、建文、永乐时期的国家政治权力中心所在,是明王朝海外交往的决策地,“下西洋” 的诏书也是在这里颁布的。当时,东亚、南亚等许多国家的使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与明王朝开展政治和文化交流。当时在明皇城西南,就有接待外国使团的机构“会同馆”、“乌蛮驿” 。

明故宫作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3年之久,接待外国国王、使臣访问超过百次,是见证明明初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遗址。

明故宫复原示意图

明初53年间,南京明故宫见证了逾百次外国使臣的来访,外宾们多在奉天门与奉天殿觐见皇帝,并下榻在明故宫附近的会同馆与乌蛮驿。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为应天府,并以此为政治中心。

公元1360年,朱元璋开始在此建都城,“王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百下门外二里许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阳,延亘周围凡五十余里。”宫城于1366年开始营造,次年完工。

西安门,皇城最西侧的主门,规格仅次于午门(午朝门),其须弥座与午门一样,均镌刻具典型明初风格卷叶纹样的装饰石构件,北面门]券内至今留存着明代的路面。

曾经南京故宫午门,如今已成为绿色青葱的市民公园, 这里的一草一石,都像在讲述当年的海丝故事。

宫城共开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洪武八年(1375年)9月,下诏改建大内宫殿,城门规模愈加宏伟,其中大内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即午门平面为U字形,东西两侧各有一掖门。

明故宫遗址遗存的明代石雕

龙江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位于南京市区西北部的中保村,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距长江约500米,现存面积约13万平方米。龙江船厂建于14世纪末的明代初年,曾长期作为官办船厂参与郑和下西洋船舶制造。现存三条平行排列的古代船坞,分别编号为四作塘、五作塘、六作塘。

三条作塘均呈东北——西南走向, 方向约为62°。六作塘经考古揭露,发现造船设施遗迹34处;出土船用构件、造船工具、设施等文物约1500件,其中有两根长达10.1米和11米的巨型舵杆和一只高1.5米的铁锚。考古发掘证实,六作塘是一处设计严密、布局有序、曾极为繁忙的造船场所。

除龙江船厂外,其他明代船厂多已不存。因此,龙江船厂遗址是宝贵的研究明代造船技术的实物资料。

龙江夜雨 选自清《金陵四十八景》

龙江船厂遗址六作塘考古发掘现场选自《宝船厂遗址》

此作塘的横截面呈倒梯形,长421米, 上口宽44米, 下底宽12——15米。在这里发现有34处造船遗迹,每处都密集地打下一百多根直径8-12厘米的木桩(或称地钉),这种密集地钉构成的造船基础具有相当强的承重能力,是打造大型远洋船舶的重要保障。

龙江船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木质文物,如木料、造船用具等。许多木质文物上保留了刀刻、烙印、墨书等形式的文字资料。图中文字记录了木料的原始尺寸与编号等信息,反映了当时造船厂严格的管理制度。

遗址中出土的造船工具包括铁、木质的尺、刀、锤斧、凿、钻等,并且多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明《武备志》记载的《郑和航海图》。以今南京为起点,从南京龙江关沿江地带绘起,经太仓刘家港,出长江口福建长乐五虎门,再沿海岸至占城。然后一路前行经南洋群岛、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以今波斯湾为重点,过非洲东岸诸国。郑和航海图遍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的广大地区,记录的亚洲、非洲地名多达五百多个。

考古发现证实,在明代永乐年间,这里是一处设计严谨、布局有序、极为繁忙的造船场所。船舶在此造好之后,将作塘灌满江水,凿开与长江相邻的“坞门”,船舶即可驶进长江,继而入海作远洋航行。

郑和雕像

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三山街附近的升州路28号,始建于明朝。2002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初名三山街礼拜寺,洪武二十五年( 1392)敕建。后被焚毁,于郑和第七次出洋前夕奏准重加修葺。净觉寺院平面布局为两院三进式,寺门临街南开,沿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为望月楼、二殿、大殿;前院南、北两边分别为讲堂;后院南北两厢为耳房。目前寺院占地面积3715.7平方米,建筑面积1829.1平方米。明代遗留的建筑仅存大殿外面东、西、北三面高约9.5米的抱墙以及进门处的明代砖雕牌坊门楼(俗称“花门楼”)。

郑和于宣德五年( 1430)重建后,即曾题请其子孙世守。因此,这座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也是与大航海家郑和及其航海活动直接有关的重要历史遗产。

这是南京寺庙中最高的照壁,高约9.5米

石碑上镌洪武二十五年建南京三山街、西安子午巷礼拜寺“敕谕”,根据西安清真大 寺藏原碑拓片仿制。

净觉寺内景

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84号。始建于永乐五年( 1407)。清末毁于战火。2004年7月,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复建天妃宫。

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首航西洋时,遭遇了飓风,但最终化险为夷。郑和认为这是依托了天妃庇佑。为庆贺郑和船队首航西洋成功和表示对天妃的虔敬之情,明成祖于永乐七年( 1409)敕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并敕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该碑高4.7米、宽1.5米、厚0.5米,龟趺碑座,碑额上镌刻有四条龙纹交错穿云。碑额为篆书,碑文为正楷,共699字。主要叙述明成祖敕建造天妃宫的起因,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事迹。该碑是仅存的直接记录郑和下西洋的明代碑刻之一, 也是见证了南京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的重要文物之一。1957年,天妃宫碑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妃宫建成后,郑和历次下西洋出航前,都要专程到这里祭拜妈祖南京天妃宫是明代全国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的海神妈祖庙,在妈祖庙宇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正门

天妃宫碑 永乐七年(1409)

天妃即妈祖,被称为华人的海洋保护神。千百年来,海上船民一直祈求妈祖济世救难,庇护船民海上航行安全。因此天妃崇拜一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特征。

静海

静海寺是郑和“命使海外,风波无警”而建造的寺庙,同时也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业绩而建。位于南京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北麓。

静海寺始建于永乐九年( 1411)。1936年,学者在静海寺发现一块镶嵌在寺院西侧的厨房墙壁上的残碑,碑文记载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敕令重建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完工之后,复又修建的一座寺庙, 郑和常将海外带回的奇珍异宝置于静海寺内。洪熙元年(1425 ),郑和率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时,还曾铸一大铜鼎供于奉静海寺中。

静海寺于道光十二年(1832)遭火焚毁,后重建。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静海寺再遭焚毁,嵌于寺内墙壁间的郑和下西洋残碑亦于此际佚失。198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偏西处重建了静海寺。

静海寺为皇家敕建,当时规模宏大,占地30亩。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毗卢阁、画廓、井亭、影堂、祖堂、斋堂等。

明代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出使西洋,平安往返,同时为供奉郑和从异域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奇花异木、玉玩等物品而敕建该寺。寺取名“静海”,寓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

潮音阁,因登楼能听闻长江潮声而得名,明代葛寅亮在《金陵梵刹志》中曾赞曰:“潮音阁杰出殿表,见千帆上下涛浪。”

浡泥国王墓

浡泥国王墓位于南京市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南麓,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外国国王墓, 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

古淳泥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 长期与中国交往密切。永乐六年( 1408 ), 浡泥国王携家人、陪臣共150多人来南京进行朝贡,同年十月不幸在南京病故。根据淳泥国王“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明成祖将其埋葬于安德门外,谥“恭顺”。

整座墓园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墓前有神道碑一块,神道依据地势呈弧形,全长250米,自东北向西南又折向北通往墓家。神道两侧有望柱(仅存柱础)、码、控马官、石羊、石虑、武将各对。神道尽头为墓冢,现存高约4米的圆形封土。

浡泥国王墓是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历史见证。

浡泥国王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山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墓园环境幽静,林木苍翠。

墓冢东西宽28米,南北长25米,高约4米。

从陵区正门通往陵寝的神道呈L形,神道两侧是两两相对的石雕像,排列着望柱一对(仅存柱础),石马一对,控马官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其规制和常见的明代公侯级功臣墓相同。

神道碑通高4.3米,宽1.29米, 厚0.3米,碑文阴刻楷书。记载了浡泥国王访问中国,进行友好交流,以及病逝于南京,托葬中华的情况。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修建,宣德三年(1428)完工,历时达16年。

大报恩寺现存的遗址位于南京市秦淮中华门外,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宋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和佛教界的唯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 、“诸圣舍利” 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文物。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正值郑和率领下西洋船队远航之时,工程进展缓慢。为此,宣德三年( 1428),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求时任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宣德三年( 1428 )竣工以后,郑和将其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 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可以说,大报恩寺遗址作为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拓展和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内涵。

南京大报恩寺所在的长干里地区,是南京佛教文化渊源深厚之地。三国吴赤乌年间( 238-250)这里建有长干寺。长干寺于隋代荒废,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1008-1016),僧可政把长干寺旧址屡显舍利感灵之事上报朝廷,寺庙得以恢复,宝塔得以重建。天禧二年( 1018),宋真宗赐长干寺改名为天禧寺。天禧寺毁于明初永乐六年( 1408)的一场大火。永乐十年( 1412),明成祖下令重建被毁的天禧寺,并重新命名为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内曾建有五彩琉璃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琉璃塔因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砖砌成而得名。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2015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重建。

2007年南京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北区进行发掘,发现了轮藏殿、伽兰殿、画廊,以及河道、排水暗渠、水井、围墙等建筑和设施。是目前经过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的寺院遗址。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琉璃构件,是以动物形象组成的法相装饰,用于大报恩寺的券门之上。这是其中的狮子和大象造型。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大报恩寺琉璃塔砖烧成时共有三套:“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现距大报恩寺遗址约1.8公里处的眼香庙、窑岗村一带,曾经是明代皇家烧造大报恩寺琉璃砖的“聚宝山窑场”。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的中轴线上先后发掘出明代大报恩寺所属的香水河桥、主道、天王殿、大殿、琉璃塔基、观音殿、法堂等主要建筑遗迹。

宣德御碑,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碑身背北面南,通高8.55米。其中碑额高2.00米,碑身高4.45米。碑文为宣德皇帝朱瞻基所撰,共429字, 内容是歌颂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三位先皇的功德。

建于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1424),现碑身、碑额已毁,仅存龟趺座,长4.3米,高2.4米。《金陵梵刹志》录有碑文,系明成祖朱棣撰写,共444字,讲述了大报恩寺的建造缘起。

郑和府邸遗址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洪熙元年( 1425 )郑和任南京守备,长期生活于此。

郑和原姓马,南京马府街就是因郑和府邸所在得名。1983年南京博物院在马府街北侧的太平公园内,曾出土底部墨书“马”字楷书的犀牛望月纹青花瓷碗,年代约为宣德时期, 正是郑和生活的年代。据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部门,1983年对郑和府邸遗址调查的结果,南京郑和府邸以马府街一带为中心,包括原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新安会馆及今郑和公园在内,其南侧到白下路,北侧为太平巷,西抵太平南路,东抵长白街。郑和府邸遗址是今天南京重要的郑和纪念场所,也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

郑和府邸遗址一隅

落叶小径

郑和墓

郑和墓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赐葬所在地,位于南京牛首山南麓,2002年列入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永乐三年( 1405)到宣德八年( 1433),郑和率领庞大的使团和船队,七次下西洋,遍历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等地的近40个国家。

1956年,在南京南郊江宁县谷里公社牛首山南麓的周口村发现郑和墓,发现时地面文物不存,整座坟墓呈马蹄状。综合地方文献载录、实地调查勘探以及郑和后人的口述,从墓葬方位、规格、年代推断这里就是郑和的葬地。

这处墓葬作为人们纪念和缅怀郑和这位世界古代伟大航海家的重要纪念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时期“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高度关联,是南京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之一。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580周年,南京市人民政府重修郑和墓地,并建亭立碑。

清代《康熙江宁县志》,其卷五云:“三宝太监郑和墓, 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宣德初,复命入西洋,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荫兄之子义,世袭锦衣千户,后遂衬焉。”

清《同治上(元)江(宁)两县志》记载:“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并赐祭田万顷。

洪保墓

洪保墓位于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周村社区祖堂山南麓,2011年列入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及江宁区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洪保墓形制为竖穴土坑砖室券顶结构,砖室前有墓道和排水沟,砖室分为前后两室,发现大量文物。据出土寿藏铭,墓主为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字志道,云南大理太和县人,生于洪武三年(1370)十月二十五日。朱棣登基后即授洪保为内承运库副使,宣德五年( 1430),洪保升都知监太监。洪保曾先后八次出使西洋,是郑和下西洋使团的主要核心领导成员。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则为研究当时的中外海上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寿藏铭,是墓主生前延请名士撰写,以待墓主去世之后入葬的个人生平介绍。洪保的寿藏铭提及其生平与下西洋过程,为研究明代下西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寿藏铭中提到:“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洪保所乘坐的“大福”号“五干料巨舶”,其船只尺寸为研究明代造船技术提供了重要而确切的资料。

墓葬的前、后室出土铅锡明器、铁器、石器、玉器等遗物共计20件,是研究明代前期宦官葬制的珍贵资料。

墓葬的棺床上发现了玉环,料管和水晶串饰等佩饰,这些文物是研究明代冠服尤其是宦官服饰的珍贵资料。

天阙山下好墓田

牛首烟岚 选自清《金陵四十八景》

主办单位: 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协办单位:《大众考古》编辑部

Hash:222b06e9bcb2928fbecf2b071dfaea8ce58426c1

声明:此文由 大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