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推理,阳谷与汉族的起源有关系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刘邦建立的汉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是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那么,汉族的起源和阳谷能有什么关系?

阳谷,这座千年古城,不是说只有1000年,而是追溯到上古时期都有先民生活过的足迹,当年伏羲教农种五谷,当年黄帝炎帝曾在这里活动,更多的历史根源需要我们探寻,而作为后人,我们要尊重历史,研究历史,这一片片瓦,一座座碑,一棵棵树,都值得我们尊重,千百年来,它们依然在,而百年后的我们,已化作一捧灰,我们要保护自己当地的文化,挖掘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找寻当年祖先生活过的痕迹,这,很重要,对后人来说,当千年之后,我们这些活动的足迹也成了他们的探寻方向,但,他们比我们要幸运,因为未来是高科技发展,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正如古人也从未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

原来的阳谷是什么样?在哪里?阳谷与汉族有什么关系?这一切都发生在哪里?小编带你去看看

隋代阳谷县遗址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阳谷县,“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见《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属济北郡。阳谷亭即古阳谷亭,春秋时属齐国,故址在今平阴县南端,因在谷山(汉代称谷城山,今称黄山,在今平阴东阿镇北)之阳而得名。

据清同治年间《山东通志》记载:隋、唐、五代至北宋年间,阳谷县城在今县城东十五公里处,即阿城镇叠路头村西。公元973年(北宋开皇六年)原县城被河水冲破,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移于上巡镇(今张秋镇城坡村)。公元1006年(北宋景德三年)再迁至孟店,即今阳谷城址。

叠路头村碑

村碑屹然在村头,或许很多人都不注意这两座小小的村碑,但它承载的是阳谷的历史,是1000多前我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印记,在这里,可能会有更多珍贵的记忆等着我们开挖探寻。

宋代阳谷县城遗址:

阳谷城坡村:

碑文上记载着城坡村的来历

城坡村,又名张良城,是西汉留侯张良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相传张良曾在阳谷西汉庄桥下遇圯上老人黄石公,得兵书《太公兵法》助刘邦得天下,后被封为留侯封地今张秋城坡村。

汉朝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西汉庄,位于阳谷县城西北三里许,相传,西汉建村,后遭兵灾。黄石公当乱秦之时隐于谷城,后遇张良于圯桥,授已!太公兵法!助刘邦建帝业,村前有圯桥,西汉定鼎肇基于此,故以西汉命名为西汉庄!

这是碑文上的记载,简单的讲,就是当年汉朝大将张良在西汉庄桥遇到黄石公,他为了考验张良,三次把鞋子扔到桥下,张良三次把鞋子捡起来给他,黄石公是谁呢?他是(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道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黄石公赠张良一部兵书《太公兵法》,正是此兵书张良助刘邦得天下,才有了历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汉朝,也就是咱们汉族统治中华的起源,在汉朝之前,咱们都是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这样一算起来,没有黄石公给兵书,张良就无法打败秦朝,刘邦就当不了皇帝,就没有了汉朝,这历史就得改写,所以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村改名为西汉庄。当然,还有萧何韩信等大臣的功劳,汉族的起源是2000多年前的他们建立的,而阳谷也很有幸能和汉朝联系在一起,这是咱们阳谷的骄傲!

那么张良和黄石公相遇是在阳谷吗?张良真的在阳谷出现过吗?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对张良遇黄石公得兵书助刘邦得天下是这样描写的: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纸坊,西纸坊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据传,此处是刘邦和张良相会处,汉留侯张良,字子房,在阳谷西汉庄屺桥下得黄石公兵书,佐汉高祖破秦而定天下,居民为表示纪念,故以子房定村名。

元朝后本村赵姓人口渐多,因村靠金堤,曾改名金堤口。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多会造纸,建多处造纸作坊,易名纸坊。后聚落扩大,分为两村,此村在西,称西纸坊,另一村在东,称东纸坊。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 刘邦即皇帝位后,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刘邦根据娄敬建议,定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开基肇始,史称西汉,汉族由此而来。

阳谷千年古城碑

本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尊重,对祖先的探寻,对阳谷的发展,我们走访了阳谷几位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在经过了认同和建议后,我们几经思量,发布此篇文章,都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个挖掘阳谷沉睡了几千年文化的仗,我们准备好了,欢迎大家讨论研究,提供线索,对此,我们只保持搜集整理的心态,恳请有关部门予以重视,保留西汉庄这块土地最大限度的文化开挖价值。

这是我们的大胆推理,

还希望加以佐证。

所以,

加入进来吧,

研究阳谷历史,

深挖古城文化,

我们在行动,

你在哪?

欢迎有识之士一起谈论

未完待续

特别说明:文章图片均是今日阳谷原创,如有转载请联系后台,谢绝擅自转发,另告知同行,不是会注册公众号就叫自媒体,不是发布吸引眼球的内容就有流量,真正的文化是你个人对生活、对历史、对新闻、对主旋律把控的态度,望自知!愿多交流沟通,共同发展,把阳谷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愿意开放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

加小编微信

Hash:ac717db860fda45891de1da1abe1814df50df54c

声明:此文由 今日阳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