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黄河黄,长江长

郭进拴|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三】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大江东去千层浪

你知它为何叫长江

流淌过多少欢乐和忧伤

多少坎坷与辉煌

滔滔奔流万里

五千年岁月汇大江

滚滚的波涛流不尽

秦汉唐宋写华章

可记得烟花扬州

可记得床前明月光

可记得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长江长,长江长

秋月春风照碧浪

长江长,长江长

瞩望富庶与安康

大江东去千层浪

你知它为何叫长江

流淌过多少欢乐和忧伤

多少坎坷与辉煌

滔滔奔流万里长

五千年岁月汇大江

滚滚的波涛流不尽

秦汉唐宋写华章

可记得神女舒锦袖

可知道高峡雄风扬

可知道华夏儿女舞长龙

明珠跃升在东方

长江长,长江长

江山万里齐欢唱

长江长,长江长

共求中华更富强

长江长,长江长

江山万里齐欢唱

长江长,长江长

共求中华更富强

更富强

——《长江长》歌词

那一年,临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山领着我们一帮文学爱好者登上了黄龙口,他站在当年我外爷送我们常常站立着看我们下山的山神庙前,手指着山北说:“山那面的水流入黄河,是黄河的发源地。山南的水,经我们山底下的抱玉河,流入北汝河,在叶县境内与沙河汇流,流经漯河周口,在安徽境内与淮河交汇,然后流入长江,经江苏上海,注入大海。我们脚下就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我们这里也是长江的发源地之一。”

鳌头是我的老家。

我是1969年随父母从焦沟迁回鳌头老家的。我们鳌头村是由上庄、窑湾、后门、西湾、关庙、阁底、寨上七圪垯八门组成的,全村17个村民组,5400多口人。我家所在的是第五村民组,和第四村民组同在窑湾。我们窑湾除一户姓张的以外,其他全都姓郭,共有500多口人。

我们窑湾的郭氏家族是先祖郭保太从登封迁来的,郭保太生有天一、天福、电一、宽一、定一五个儿子,天一生有金声、金名二子,金声生有书勤,书勤生有清秀、清杨二子,清杨生有长山、新娃二子,长山就是我的爷爷,生有克昌、见昌、安昌、官昌、振昌五子和一女换子。我的父亲克昌生有进拴、进宾、聚宾、前进四个二子和秀珍、秀拴、秋珍、秀霞四个女儿,我生有方向、向敏两个儿子,方向生有女儿墨琳、儿子琪琳,向敏生有女儿嘉禾。从我爷爷这一辈算起,我们老郭家已有200多口人,是我们窑湾郭氏的大家族。

如今,在郑州新密、登封、汝州等地的许多郭姓人家,别人取笑他们是“锅(郭)片儿”,他们一点儿也不恼怒,还会一脸正色地称自己就是“锅(郭)片儿”。原来这些自称是“锅片儿”的郭姓人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石桥的郭氏家族是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在当地官府的逼迫下,家族在郭氏宗祠协商响应皇上诏书,迁徙中原的问题,决定有裔孙郭武功携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移民,因其中子侄辈十八人,被称为十八郭。郭武功答应率领十八郭迁徙中原,条件是要带上祖传家宝——据说是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在世时留下的一口铁锅,家族同意了郭尚武的要求。就这样郭尚武带领着十八郭背着祖传的铁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郑州西南郊一条小河边,河边生长着成片成片的杨柳树,景色非常秀美,而且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这个村庄就叫杨柳村。

郭武功一行人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定居后,和当地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和睦相处,日作夜息,经过几十年的生息繁衍,人丁兴旺的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郭武功就与子侄们在郭氏祠堂商议,决定前往他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大家同意后,郭武功老人就把祖传的大铁锅砸成十八片儿,分发给子侄们每人一片儿,告诫子侄们到外面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同时告诉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德和祖籍,他相信十八片儿锅一定会复原成一口完整的大锅的。

于是,十八郭氏男丁告别自己的家园,带着“锅片儿”。迁往他乡,散居在郑州及其周边的新郑、新密、荥阳、汝州等地。

“十八片儿锅”的子孙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根脉,都自称是“锅片儿”或“郭片儿”。没有一定鄙视的意思,而是他们对自己祖德的缅怀和传承。

500多年来郭氏子孙们,祈盼“十八片儿锅”完整的聚在一起的梦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可是自明清以来连年的战争、灾荒使人们流离失所,逃荒要饭,民不聊生,郭氏子孙的梦想难以实现。

先祖郭保太从登封来到汝州的临汝镇,又向北行了十八里路,看上了鳌头一处临水靠崖的地方,就在此打了几空土窑住下,在这里开荒造田,繁衍生息,并把村名叫做窑湾。从我记时起,我们窑湾除了四户人家住木屋结构房子外,其余全部住窑洞。我家的窑洞是祖传下来的,依土崖而建,深二丈,宽一丈,高不足一丈,一进门是炕,后面才是锅灶。一个碗柜,一个大柜,一口水瓮,墙上挂个竹篮子,这就是窑洞的全部摆设。

我们窑湾五组的郭家祖坟,立祖人是郭保太。我们每年正月十八要先上这个大坟,再上各个小坟。

上坟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先在老坟的右上角堆上一堆虚土,再插上香,摆上供,每家拿来一份烧纸,绍字辈站一排,毓字辈站一排,奕字辈站一排,凌字辈站一排,芳字辈站一排,领头的高举写有字辈的木牌子。今年我回老家上坟,绍字辈的只剩下了一个老人,我们凌字辈的人最多,站了长长的两排还站不下,我儿子的芳字辈也站了一排半。大家站好后,随着郭红渠叔叔的“开始烧纸!”大家就将烧纸点燃,然后随着口令,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毕后,大家才各自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烧纸。我们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 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让他人看知道此坟 尚有后人,然后叩头 行礼祭拜。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纸钱在火焰下化成袅袅青烟,在祖坟和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坟茔间,轻盈得升起,或盘旋,或直直上升弥散开来,飘进我眼里,刺刺的,眼眶便有些湿润。阳光照着新摆放在坟头的坟帽,坟帽上青青的小草静穆,白花花的挂纸,压在几座坟帽之间,绿草,白纸,青烟相互映衬,代表着我对先人的哀思。

坟茔旁,随意放着刚刚使用的刀、锯、铁锹,我们每年的正月十八来祖坟扫墓一次,每次来时祖坟上杂树密密得长着,坟茔被树遮挡觉得小小的,低矮的,很是无可奈何,便急急地侧着身子探进去。扫墓,便有清扫杂草杂树之意,然后挖个坟帽,将去年的有些坍塌的坟帽用铁锹拍平,郑重摆放并压好剪好的有方孔和两行泪痕状的挂纸,算是为祖坟添土。一口气,清除了坟上杂物,安上坟帽,摆上祭品,焚烧纸钱,祖坟突显的高大起来,有水落石出的感想。上完老坟,我们又到祖坟的下边为三叔上坟,再到山神爷庙为我三爷上坟,又到江山为四爷、五叔、二爷分别上坟。因我家祖坟没地方了,我还可以将来埋在父母脚头,我的父亲是老大,自然埋在我爷爷奶奶脚头,我四叔在洛阳公墓买了墓地,我二叔也埋在了我爷爷奶奶的脚头,其他亲人都看了新墓地,全部拔坟了,这就形成了多个小坟。

“回了”跟先人作别,虽是腰酸背痛,手臂上留着划痕,汗水黏黏,心里踏实了。陶潜《挽歌》在记忆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的爷爷解放前跟着他舅舅进过私塾,粗通文墨,我奶奶她没有读过书,目不识丁,却很重视我们的文化 学习,我上学时她总是唠叨:好好把书念!至于念书能干啥,有啥好处她却不语。我老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村妇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大世面,生活 在乡下,没有为文化困惑的经历,为啥叫我们要好好念书呢!

我奶奶不仅要我们好好念书,还常用自己的方式考核、鼓 励 我们。我上学没几天,她就拿出几毛钱叫我认。等我告诉她这个是一毛那个是一分老人家就窃喜。而且会当着别人面夸我,这个娃书念的好,都能认得钱了。每当听到这种表扬,我也沾沾自喜,没有辜负老人家的希望。又过一段时间,她又拿出粮票叫我认,粮票对我很陌生。我一时被朦住了,因为粮票上面是大写,我根本认不出来。于是她在别人面前夸我认得钱外,最后还不忘加一句:就是粮票还认不得。听到这句话我总不服气,因为我从那之后就认识了粮票。

奶奶不仅考核我们,还经常在她的生活中利用我们的文化。我上二年级写作业时,就拿出一沓早准备好的烧纸,叫我在烧纸上面写上一行字:张桂花送给郭长山500元钱,加上年月日和地址,张桂花是奶奶的名字,郭长山是爷爷的名字。这么简单一句话,我不用考虑就能写好。于是老人家逢人就夸这个娃书念的很好,能认得钱、认得粮票还能给我担名字(旧时把写名字叫担名字),在别人面前夸得我真有成就感。从此以后每逢正月十八,烧纸上坟担名字的事她就不用求人了。古人认为烧纸是积德行善的事,我奶奶很重视正月十八上坟,上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故人,烧纸是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尤其给祖先上坟烧纸,是子孙后代兴旺的象征。

过去农村文化人少,要找个会写字的人还真不容易呢!老人家每叫我写字,我都有求必应,是为了叫她表扬我。我幼稚的心灵总感到念书真好,念书真有用。再往后我的弟弟妹妹都会写那几个字了,我想写还抡不到我呢!老人家又去鼓励弟妹了。我奶奶很重视念书,为啥要教育我们要好好念书,绝不是为了认得钱,会写几个名字而已。叫我读书的目的也许只有她自己明白,和我们上学一样,不仅仅是为了写几个名字吧!

按我们老家鳌头的风俗女人不能上坟,家有男儿就是用来续香火的,每年的正月十八家家祖坟都得有香火。

过去日历少,每年的正月十八来临,老人家就用平时省下的零花钱买来烧纸,借来印幂票的模板,用墨汁在烧纸上自己动手印幂票,不用我们帮忙,她说这是给自己积德的事。忙活半天印一大堆幂票。把幂票裁剪整理后,就把我们平时给她担的名字拿出来,按她的记号分开来,就等正月十八上坟了。

正月十八这天,老人家拄着拐杖带上烧纸幂票,和我们几个弟妹一起去上坟。到了坟地叫我们男娃跪下女娃站在一边,她口中念念有词,祈祷亲人平安幸福,绕坟走几圈看看,不忘给坟头用土块压一张烧纸,这是坟已经上过的标志,是给路人看的。然后点燃烧纸,念出一大串名字,给谁三百给谁五百。过去幂票面值小,不像现在面值几个亿。念的名字里面有我老爷、老奶奶等。也怪不得她很重视烧纸上坟,原来有那么多亲人在等她一个人烧纸送钱呢!

人活着的时候,没有过上好日子,人死了,一了百了,什么也带不走。平凡的人不易,平凡的人做着善良的事。是那些不平等、违法乱纪,给我们带来了不易、艰难,死了的人反而安心。如今,我的奶奶也入了我家的祖坟,我的父母也埋葬在了爷爷奶奶的脚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那片生满了荒草,如今变绿的坡地上,埋葬了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每年的正月十八,我们就到坟前祭拜,烧一些纸币,磕一些头。我们每年都要去给上代人“上坟”。

我们到坟前插上一棵柳,可是无论怎么做,也见不到他(她)们了,只是依稀还记得他(她)们苍老、佝偻的身影。

只有那坟前的草,还陪伴着他(她)们。春来了,就绿;秋来了,枯黄。我们活着的人何偿不是这样呢?谁也保证不了明天,也许明天就是阴阳两隔了,但我坚信只要努力,明天就会更好。

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如果人世少了一点强迫,多了一些自由,可能会更快乐。短短的人生,转瞬即失。给活着的人多一点空间吧,也许等你不在了,长久留给你的可能只有那一方土了,什么也没有了。

想想人生,觉得悲凉!光条条来,赤条条去,财富有多少是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我们活在人世上,还是要尽可能多办一点好事,为后人留下念想!

我父母就是在山北焦沟的窑洞里结的婚,我当然也是在窑洞里出生的。生于此,长于此,土窑洞既是我遮风避雨的港湾,又是我童年酸甜苦辣、永远难忘的家。我对窑洞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感激。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住房的人家浑身冒汗时,我家的窑洞清凉可人,没有苍蝇和蚊子,一天三顿饭,晚上还须盖被子。深秋,当杜甫的草堂八月秋高风怒吼、卷我屋上三重茅时,我家的窑洞稳如泰山,没有一丝风的感觉。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北风像狼嚎,我家的窑洞温暖如春,虽然只做一家人的饭,但因烧的是柴禾,土炕热乎乎的,只盖一张厚被子就行了。而住房的人家水瓮结冰是常有的事。每到过大年,家家户户生了泥火炉,准备炖猪肉粉条烩菜,孩子们兴奋着,跳跃着,火炉上面既能烩菜,下面还能烧红薯、烧馍馍。然而用不了两天,因为烧的是焦炭,又没有烟筒,大人、小孩呛得咳嗽,温度又高,很不舒服,只得把火炉搬出去。可见窑洞的温度是多么适合人类居住,稍微增加些热量就受不了。我常想祖先们因地制宜发明了窑洞,既省料又好住,这在经济匮乏的年代以至于解放前的农村,对生存在我们这一带丘陵山区的人们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现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大部分人家已经盖起了钢筋水泥现浇平房或小洋楼,条件改善了,窑洞再也没人居住了。

土窑洞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现在我每次回到窑湾村,就站在我家当年住的窑洞前久久不愿离去。看见窑洞就想起我苦命的父母亲,就想起我艰难忧愁的童年,就想起土窑洞炎夏的清凉和寒冬的温暖。去年夏天,我又回到了窑湾村,发现昔日的窑洞大多已塌了,我们昔日的窑湾已不存在了,已整村搬到了岭上,应改名叫郭家岭。

村前的小河已经断流,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桃树杏树酸枣大枣树已砍得没几棵了,我老爷当年栽下的柿子树也只剩下一棵了,饱经一百四十年风霜雪雨的古树依然挺拔,象征着祖辈们的坚强;那山风吹过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被人们遗弃的孤独和悲哀。我家的窑洞也因年久没人住,洞顶上的排水沟杂草丛生,经不住雨水的逐年冲蚀,窑中间已塌下一大堆土,当年生产队圈牛圈羊的十几孔窑洞已经不见踪影。

也许用不了几年我家的窑洞也会被完全掩埋,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我会永远怀念它,留恋它,记住它,我的冬暖夏凉的神仙洞啊!

我好难忘的窑湾啊!

Hash:38e2482533f4e42ed305695c040c57b20e7cbbfb

声明:此文由 大河涛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