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跨越一跃千年——人类减贫史 “怒江实践”(上篇)

2005年,云南日报派出采访组到怒江采写系列深度报道《怒江调查》,我们曾为怒江人民的贫困困境痛心疾首,为怒江摆脱贫困的路径苦苦思索。时隔15年,在怒江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当年采写《怒江调查》的记者再赴怒江,怒江再调查,见证大峡谷千年巨变。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时刻,怒江喜报频传——全州所有贫困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怒江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中之重、贫中之贫、难中之难的典型代表,占怒江州总人口60%的32万“直过民族”摆脱千年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创造了我国精准扶贫事业“一步跨千年”的奇迹,在人类减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怒江篇章”。

这是国家力量聚各方合力,破解区域性发展难题的典范,是怒江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效能的伟大实践,是怒江州各族干部群众奋力战贫的伟大实践。

怒江是世界级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和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深度贫困地区与国家生态功能区高度重叠,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互相制衡。怒江脱贫攻坚,严格对标对表中央部署,以“打好生态扶贫硬战,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思路,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重要论述运用于指导实践,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和两场战役,实现了深度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修复、保护有机结合,生态优化与生态兴业协调推进,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脱贫之路。

作为脱贫攻坚和攻克生态贫困的头号工程,怒江占全州人口近1/5的10万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迈出了摆脱千年贫困最艰难的一步,实现了城乡结构重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结构重塑和干群关系变化,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铺就生态底色,启动了绿色动能。

神奇怒江:《福贡一角》。崔永江 摄

上篇

“摊开云南地图西北方有一条近乎垂直的大河由北向南飘坠而下,将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切开,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缝,这就是怒江州境内绵延300多公里,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

这的确是一块十分奇特的人类生存空间。你很难想象出如此封闭的生态环境历史上曾是各族先民迁徙交汇的民族走廊。那残留在高山峡谷间石器时代的实物遗存,分明还炫耀着远古时代的文明。

然而,历史在雪上峡谷的艰难跋涉中,令人遗憾地放慢了脚步。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家在这块封闭型峡谷的社会古地质层挖掘到的是包括原始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等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在内的社会发展“活化石”。

独龙江人马驿道。云南日报资料图

在上世纪50年代进行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发现,独龙族还藏有石斧、石刀、石锅。由天然的长方形石块组成的粗制石磨,则还在广泛使用,说明这个民族距离新石器时代并不十分遥远。

刀耕火种,拍摄于196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尹杰 供图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怒江州各族人民集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实现了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加上缺少强大的外力推动,怒江州发展滞后问题一直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与落后如影随形。怒江州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排在全省乃至全国末尾末端末梢,各族人民绝对贫困的帽子,一戴就是半个多世纪。

直到本世纪初,怒江大峡谷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仍然是激流翻腾,夺路狂奔的“野性怒江”,江面上从历史深处穿越过来的溜索,颤颤悠悠,留住时光的吊桥,挂在两岸陡坡上的“大字报”地,刀耕火种的“壁耕生产方式”,居住在低矮昏暗的杈杈房里,不知道别人在发展,也不知道自己在贫困的各族起群众,还有那条“因贫困而美丽”、“因原始而最有审美价值”的原生态旅游路线,以及怒江大峡谷满目疮痍的表象后面,由人力和自然力共同完成的生态恶化全景图。滑坡、塌方、泥石流……怒江大峡谷以它特有的语言向人类求救;为大山的子民寻找一块新的栖息之地,结束“云上的日子,重建幸福家园”。

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

独龙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生活在中缅与滇藏结合的深山峡谷中,数千年来独龙江被地理天堑阻隔在现代文明之外。这里是云南最后的处女地,有着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神秘的文面文化和最幽深的高山峡谷。但这些浪漫元素,走进现实,却充满痛楚。直到2014年4月以前,独龙江乡每年半年大雪封山,与世隔离,这里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回信了,他鼓励独龙族群众,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战各种困难,加快脱贫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2015年1月20日,来到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贡山干部群众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喜讯,表达了继续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建设好家乡同心奋斗的决心。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独龙江乡亲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并鼓励大家“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从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独龙族”,独龙江一直和北京心手相连。多年来,怒江的脱贫发展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

独龙江巴坡。高玉生 摄

2017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饱含深情地谈到怒江,他指出,怒江等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完成脱贫任务不容易。要针对特困地区、特困群体和贫困村,研究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必要时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办法推动脱贫。

采取超常办法推动怒江脱贫,一场由国家力量推动的伟大脱贫攻坚决战,在怒江打响,怒江各族人民摆脱千年贫困,直奔全面小康,“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降临。

俯瞰进藏三代桥,拍摄于丙察察线怒江进藏第一桥。代保忠 摄

怒江州98%的国土面积是高山峡谷,有长达450公里的国境线,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民族宗教,生态屏障,国防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区域性、素质性、条件性贫困相互叠加,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傈僳族群众欢度阔时节。罗金合 摄

怒江州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22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93.97%,集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独有民族、跨境民族于一体,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中之重、贫中之贫、难中之难的典型代表,怒江贫困程度之深为全国之最。生活在怒江州这些最特殊的族群,最弱势的群体能否“一个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能少”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事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国家形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采取超常办法推动怒江脱贫,怒江脱贫,上升成为一种国家责任和全社会的担当。

怒江脱贫攻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汪洋、孙春兰、李希、胡春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分别深入怒江调研指导,看望各族贫困群众。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怒江脱贫攻坚作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役”,高位推动、精准发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怒江调研部署工作,“一线调研、一线检查、一线督战、一线问效”,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各部门聚焦怒江深度贫困。

云南省出台《云南省全力支持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政策,从项目、资金、人才、土地等10个方面加强保障,全面打响怒江脱贫攻坚合围战、歼灭战。省委书记阮成发从担任省长时就挂联怒江,怒江全州4县(市)均有1名省领导挂联,3个省级单位、1户省属企业结对帮扶,省委下派帮助怒江州脱贫攻坚专项人才,坚决做到 不脱贫不脱钩。

怒江州泸水大兴地镇维拉坝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周灿 摄

在全国、全省层面调集最优势资源合力攻坚,为怒江跨越一跃千年,注入了强大的外部动力。

聚集资金。“十三五”期间,怒江州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总投入达334.43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来累计对怒江投入的总和,其中,中央和省级投入达249.65亿元。各级政府通过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现有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源和动员社会资源,举各方之力多渠道加大怒江州扶贫投入。

聚合力量。在怒江州打赢脱贫攻坚总决战的进程中,中央、省级机关、企业、部队、院校倾情倾力帮扶,持续选派精兵强将驻村帮扶,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消费扶贫在雪山峡谷间蓬勃展开,为怒江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珠海市自2016年8月,与怒江州启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制定中长期扶贫协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构建“1+7”的帮扶工作格局,已投入资金13亿元,年均增长1.07倍,从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教育帮扶、结对帮扶、医疗援助等方方面面,与怒江结下了深深的“江海情缘”,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中交集团与怒江州结成了50年不变的命运共同体,累计投入5.5亿元,在交通、产业、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三峡集团累计投入8.9亿元精准帮扶怒族、普米族,大唐集团累计投入6.7亿元精准帮扶傈僳族……24家中央、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4个县(市)及25个贫困村,下派102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真金白银投入,真心真情帮扶,社会扶贫汇聚大怒江,勾画出“携手同行,共奔小康”的最大同心圆。

怒江州职教中心扶贫车间,吸纳进城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务工,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谢宇 摄

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密集指导,怒江冷暖,牵动大国之心。怒江扶贫,聚国家力量,举各方合力,尽锐出战,有效破解了怒江财政自给率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脱贫缺“好办法”“好思路”的区域性发展难题。

怒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素有“植物王国的明珠”“天然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是世界级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和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全州4个深度贫困县(市)都被纳入国家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深度贫困地区与国家生态功能区高度重叠,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两者之间互相制衡。全州60.86%的国土面积被划进云南最大的国家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0%是怒江原始河道,剩下30%的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达76%,可称得上是“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路”。土地是财富之母,一方水土却养不起一方人。

怒江“上甘岭”之战,注定是一项创举。2018年11月16日在怒江召开的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指出,“打好生态扶贫硬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为怒江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路径。

怒江州委、州政府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州干部群众,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州情,紧密结合怒江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分步骤、分阶段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生计并重、增收增绿双赢,把摆脱千年贫困,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与国家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修复、保护有机结合,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脱贫之路。

在全面摸清怒江“贫困家底”的基础上,怒江以《云南省全力支持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总目标、总任务、总抓手,党政一把手担总责,四级书记抓落实,县市负责实施。州级四班子主要领导每人挂联包保一个县市,州级其它领导每人挂联包保一个乡镇,选派县市委常委担任乡镇第一书记,选派正科级以上优秀干部担任贫困乡(镇)、村(社区)第一书记,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8000余名扶贫队员驻村入户,近两万名干部结对帮扶,与央企、珠海等地和社会帮扶力量一道,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身心投入这场人类减贫史上最伟大的攻坚战之中。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社会资源,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力度,根据扶贫对象不同的致贫原因、贫困状况、脱贫措施,因户施策,对症下药,“输血”与“造血”并重,外力和内力互动,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帮扶、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措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不断完善“挂包帮”长效运行机制,持续做好“转走访”工作。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控辍保学等脱贫攻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先后开展了“户户清、村村实”、“下沉作战、全面总攻”、挂牌督战作战、深度贫困“百日歼灭战”、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百日提升”、“冲刺收官”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各族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教育难、就医难等难题,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有保障。

素质型贫困是各族群众贫困的根源。怒江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民族直过区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2%,人均受教育年限曾不足8年,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很多群众不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就要把人自身的发展放进去,同时决战素质之贫、精神之贫、技能之贫。怒江州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为抓手,帮助各族群众改变贫困的心理状态,摆脱安贫守贫的观念习俗,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普通话培训、控辍保学、种养技术培训、家庭内务整理和社交礼仪培训等基础工作做起,升国旗聚群众,讲政策暖人心,办培训班启心智,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乡村能人”培养,“脱贫能手”竞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巧媳妇”工程,“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扶贫和扶志扶智并举,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了乡村文明建设的怒江经验。

今日之怒江,无论是散落在怒江、澜沧江两岸的傈僳乡、普米村,还是云上人家怒族寨,村村寨寨都发生了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所有农户都住上了安全稳固的房屋,所有学校都达到了“20条底线”办学标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动力电,所有村寨都建有标准化的卫生室,网络宽带、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各族群众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终于来了。作为怒江州主体民族的傈僳族,一个以歌为伴,“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的古老民族,怎能不放声歌唱。

向贫困宣战,脱贫攻坚冲锋号响彻雪山峡谷,长期处于封闭隔绝状态的独龙族迎来了摆脱千年贫困的千年转机。

结合怒江特殊州情,省、州两级党委政府对独龙族实施一族一策,列入先行攻坚计划,整合各方资源、高位推动,激活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在全国开创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先河。

撩开千年封闭的神秘面纱,担当力卡雪山还是那样圣洁,独龙江水还是那样清澈,贫困的“世外桃源”已隐入绿水青山间,独龙族一步千年。

独龙江乡孔当村现状。高玉生 摄

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这条耗资8亿元,耗时8年的独龙江公路,为人口仅有4100多人的独龙江乡打破了千百年来的“雪山之困”。原先的世外秘境创建了怒江首个3A级旅游景区,建起酒店宾馆数家,贡山县首座按4星级标准建设的天境大酒店即将试营业。从独龙江上游的迪政当村到下游的马库村,沿江开办了40多家民宿农家乐。独龙风情小镇打响了“魅力独龙、生态典范、和谐人居”的旅游品牌。

林下种植草果,林中放养独龙牛、独龙鸡、独龙蜂,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旅游和谐共振,独龙族打出独特的生态牌。

独龙江畔独龙民居,易地扶贫搬迁点现代“加强版”的千脚屋依山傍水就势布局,既保留了独龙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隐现古老民族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沧桑,又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宜居,“记得住乡愁”,成为独龙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独龙江正在融入现代社会。手机、互联网、农村电商、农产品经纪人、快递小哥、直播网红,世外秘境与外部世界全面接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的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独龙出山”,成为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率先脱贫的标杆。

“越垦越穷,越穷越垦”,人与自然关系持续恶化,是导致怒江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的生态之痛和发展之困。挪穷窝、断穷根、弃穷境、换穷貌,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作为决战生态贫困的头号工程,怒江州大力实施占全州人口近五分之一,10万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由此迈出了摆脱千年贫困最艰难的一步——结束人与自然交恶的历史。

千百年来大山子民守着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千年不灭的火塘煎熬,精神被峡谷所困,眼界为雪山所阻,心理受贫困所累。要让这些占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40%的大山原住居民离开故土,告别火塘,祖孙三代、老少一家进行怒江州史无前例的“下山进城入镇”历史大迁徙,可谓比搬山还难,这无疑是脱贫攻坚“怒江战役”硬中之硬,坚中之坚的大决战。

2016年6月1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踩着泥泞的山路,步行近两个小时,爬上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亲自动员“云上人家”怒族寨的乡亲搬下大山。

要打好这场硬战,关键在于有一支不忘初心能打硬战的队伍。怒江把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激励各级干部发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怒江精神”,树立“苦干实干亲自干”的“怒江作风”,开创“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每时都在进步”的“怒江速度”,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争当“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脱贫攻坚干部。

怒江州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到最边远最贫困的村组调研走访“解剖麻雀”,州、县(市)不少于一半以上的干部职工下沉驻村作战,乡镇及村级组织干部全员参战,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拔寨的战贫优势,打响、打好、打赢这场“硬战中的硬战”。

在易地扶贫搬迁进入“难中之难”的最后阶段,怒江坚持“最硬的仗派最能打的人”,抽调了1006名懂少数民族语言,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精锐力量,组成15支“背包工作队”,背着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奔赴80个未退出的贫困村。工作队员进村入寨,放下背包,沉下身子,跑断腿、磨破嘴,吃“闭门羹”、啃“硬骨头”,磨盘战术轮番上,用心用情用理,打开群众心扉。“院坝座谈、火塘夜话”,准确把握搬迁户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与农户一起算经济账、谋致富方、看未来路,党心贴民心,动员故土难离、故居难别的贫困群众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搬出大山。

脱贫攻坚战打响五年来,怒江州广大党员干部在战贫主战场得到历练,精气神提振了、能力提升了、作风转变了、眼界开阔了、自信心增强了、党群关系密切了、与各族贫困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在怒江的雪山峡谷间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消灭贫困功成必定有我”的壮歌,形成了用自己“脱皮”换来群众脱贫,极具怒江特色的“背包精神”,涌现出了“人民楷模”高德荣、“最美支边人”管延萍等脱贫攻坚干部,他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扶贫人”。

迎接10万贫困群众“下山进城入镇”,走向新居新业新生活,这对于几乎没有工业,第三产业极不发达,本身就处于区域性深度贫困的怒江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怒江州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建成了67个集中安置点,52个就业创业服务点,91个扶贫车间,配套了学校、卫生室、村史馆、文化活动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等,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就医就学。

如果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攻坚战,那么让与全州城镇人口接近相当的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从边远贫困山区直接跨入现代城市文明的后续帮扶工作就是一场持久战。怒江州在每个安置点(社区)都建立了党支部,明确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的责任主体,为“下山上楼”的搬迁群众做好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就医就学、产业就业,民族团结、社区稳定,社会融入、文娱活动等“后半篇”文章,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宿感。

就业是“稳得住、能发展”的头等大事,在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职业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班”,开展规模空前的安居乐业文明生活培训、融入城市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促进社会交往普通话培训和转移就业劳动技能职业培训,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建立从动员到培训、输出、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为各族群众舍“穷业”,择新业,走向新生活铺平道路。几年来,通过省外、州外转移就业,州内企业招聘就业,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安排公益岗位就业和各族群众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转移输出了全州包括搬迁群众在内的18.15万人,全州基本上实现了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至少有1人就业。

告别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求生之地,告别云上人家的千脚落地屋、茅草杈杈房,告别世代相守,千年不灭的火塘,搬迁群众住进了依山傍水,窗明几净,家电家具配套,全州地理环境最佳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怒江边上那一幢幢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的“江景房”。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置换,10万贫困群众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深刻的变化。从农民到城市居民,占总人口1/5的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怒江城乡结构的重构、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态结构的重塑和干群关系的变化,从集中安置点学校孩童们如花的笑靥里,到扶贫车间和沿海企业生产流水线“直过民族”第三代、第四代忙碌的身影上,“代际贫困”最终将消逝在大山的皱褶里和城市的喧嚣中。‍

来源:泸水时讯

编辑:杨素贞

责编: 王恩铭

主编:唐才凤

Hash:412ad5a6567b4e843ae3d6ed693faa521f8c18d5

声明:此文由 发现泸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