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义 | 你不知道的袁世凯坟茔

在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中,袁世凯是以“窃国大盗”和“独夫民贼”的标签进入学生视野的。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他还逆历史潮流,恢复帝制,又做起了皇帝梦。

毛泽东论起袁世凯这个人时说,他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帝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要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背后却告密荣禄,用出卖镇压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醇亲王原要杀袁世凯,因怕他的同僚造反,才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为东山再起,看中了安阳这片土地,所以未回祖籍项城,而来洹河隐居。武昌起义后,袁世凯果然被清廷起用。他既镇压民军要挟清军,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又来复辟帝制。

如此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死后埋在安阳洹河北太平庄,享受着哀荣。

袁世凯当了83天洪宪皇帝,全国人民反对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被迫取消帝制,因尿毒症死于1916年6月6日。死后北洋政府委派河南巡按田文烈赴安阳“慎选堪舆”,“招商筑墓”。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经过两年多施工,耗资70多万银元,一个占地139亩的中西合璧式坟茔建筑团组修筑完成。

最南边是高7米长39米高大照壁,向北依次是石桥、五门六柱石牌楼、望柱、甬道两旁是石像生、碑亭内有高5.5米的石碑、以及东西配殿和景仁堂等建筑。景仁堂后拾级而上穿过铁门,是高大墓台。堂院建筑仿明清帝陵风格,陵墓大铁门和墓庐则仿西洋建筑风格。袁世凯墓南临洹水,西濒商王宫殿区,北依韩陵山。整个墓区现在由围墙围护,院外水渠环绕,院内松柏梅槐浓荫蔽日,成为一处风景胜地。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为什么写遗嘱要把自己“葬吾洹上”,而不叶落归根于项城呢?

原来袁世凯母亲是妾,袁世凯是庶出,母亲刘氏在天津死后袁世凯扶棺回乡安葬时,他大哥不让袁世凯母亲的棺材从正门出,弄得他下跪都不行,也不让埋入他父亲的坟茔,袁世凯虽贵为山东巡抚,也得按当地习俗办,只好另买地把母亲下葬,弄得十分难堪,发誓不再回到这个伤心之地。

彰德这个地方是袁世凯远祖袁绍的发祥地,他的潜意识里觉得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他也会像袁绍一样发迹。所以他在小站练兵时,就在彰德(安阳)买下200多亩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在彰德东南张村举行南北4万多新军秋操大演习时,袁世凯是总统官,他更是喜欢上了这里。彰德离政治中心北京很近,又临铁路交通便利,消息会很灵通。清廷以“足疾”之名让他“回籍养疴”时,他先到卫辉,很快就选择到彰德(今安阳)归隐,以便及时了解政治动态。所以他在洹上村建了庞大庄园和花园

袁世凯安葬到太平庄后,由于有专人看护,人们进不得袁茔坟地。1989年,住在太平庄的一个80岁老太太说,她小时候,有一个人偷偷进到袁世凯坟茔院内,被看管人员捉住,打得皮开肉绽,惨叫声传很远。解放后出于对袁世凯罪恶的愤慨,早有人想把袁坟平掉。

1966年“文化大革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砸烂一切”之风盛行。袁世凯首当其冲,更是打倒的对象,有人把袁坟甬道两边的石人、石马等石冢翁推倒的推倒,砸坏的砸坏,能毁坏的都遭了殃。石牌楼上面因写着毛泽东语录,而幸免于难。袁世凯墓顶上可以沿着台阶登顶的圆柱形“三台风景”被拆除。

有人在袁墓安放炸药,想炸开大墓。谁想由于墓庐是钢筋水泥结构,庐顶很厚,爆破并没有成功,只把墓顶西南角炸开了一点儿皮,露出直径22毫米的钢筋。

改革开放后,袁林重新进行了修复,扶起了倒地的石像,修补了毁坏的石冢翁,彩绘了各种建筑,按原样在大墓周围垒砌了石块,袁林面貌焕然一新。

袁世凯之孙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三次来安阳凭吊祖父袁世凯,都受到安阳市政府领导的款待。

袁家骝1912年生于安阳,6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这里,对安阳有很深的感情。中美关系解冻后,1973年第一次来袁林祭拜祖父,当时石生像倒地,一片狼藉,十分破败。1984年,袁家骝偕夫人、有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在河南省长何竹康陪同下,第二次到袁林祭奠,此时的袁林已经修整,他拍摄了不少照片。1997年袁家骝应邀参加香港回归仪式后,第三次来袁林祭拜祖父,给祖父行三鞠躬礼,并留言对袁林修复极为满意。

2001年袁世凯曾长孙、袁克定之孙袁萌也来袁林祭拜。2011年项城袁氏家族联谊会第三次会议在袁林召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对有争议的袁世凯评价越来越趋于全面、中肯、公允。

你知道袁世凯墓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吗?这得从1952年说起。

1952年秋,毛泽东主席亲临黄河视察,回京途中在安阳下了车。11月1日,在视察了“一片甲骨惊世界”的殷墟遗址后,乘兴视察了古城安阳,然后,毛泽东在当时省、地负责人陪同下,来到了安阳桥太平庄北侧的袁世凯坟茔风景区

毛泽东沿北神道,越过牌楼,穿过石人、石狮石雕,步入了碑亭,亭内赑屃驮碑,上镌袁世凯挚友徐世昌所书“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毛泽东先绕着赑屃驮碑转了一圈,又站定沉思了片刻,走出碑亭,回望了一眼碑亭上的草檐、飞角,又进了飨堂院。

飨堂是专门用酒食款待人的堂殿。它高阔雄伟,石墙正中的穿堂门直伸平旷庐。毛泽东穿过堂门,登上平旷庐的台阶,绕袁墓一周,又健步踏上了袁坟之巅。

他放眼环顾了一会儿,随行的当地领导知道毛泽东从10时到安阳,奔走至此,既未进食,也未饮水,看到主席有点疲乏,地委书记曹幼民安排把食物放到飨堂和平旷庐之间的条石上,走向了毛泽东:

“主席,下去歇歇脚好吗?”

“好,你是地委书记,听你的。”毛泽东缓步走下平旷庐的台阶,坐在一块条石上,点燃一支香烟吸着。其他人围着毛泽东,有的背靠台阶,有的席地而卧。安阳行署专员程耀吾,把苹果、香蕉、茶水、食品捧到毛泽东面前:

“主席,请。”

“谢谢。”毛泽东接过茶杯,呷了一口,看大家都不吃,便向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说:“大家都吃嘛,只让我毛泽东一个人吃不好,你是省委书记,你分么!平分土地,每人一份。”毛泽东说话虽然很幽默,见大家仍不好意思,便又风趣地说:“这样不好,胜利果实,大家都应享受,每人一份,都吃,都吃。”说着,亲手把香蕉苹果分给大家。

毛泽东边吃苹果,边讲述袁世凯的罪恶历史。

人们静静地听着,有人说“袁世凯恶贯满盈,他的坟茔应该平掉。”

毛泽东说:“不要平嘛,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1956年郭沫若来安阳视察,此时北京郊区明定陵已经有计划地开挖,有人请示郭沫若,袁世凯坟能挖开吗?郭沫若明确答复,不能挖,袁世凯死的年限太短。

毛泽东一锤定音,安阳市马上把市博物馆移入袁林管理处,从此袁林得以幸存。如今这里成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教育基地,1982年袁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林是AA级旅游景区,现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Hash:8aaea84b08fef3050b19bb236b5f4bc693c2ba38

声明:此文由 浓农乡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