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古城的历史传承及遗存(六):古城现有的建筑遗存

(四十二)浑源古城历史传承及遗存

六、古城现有的建筑遗存

◆ ◆ ◆ ◆ ◆

黄氏家庙    王利摄

01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进入到现在这个时代,浑源古城留下了哪些建筑遗存,且容一一剖析。

概括来讲,浑源古城的古建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城垣,包括城墙、城门、城楼、角楼、瓮城、月城、城壕等;一是非民居类建筑,包括官署类、寺观类、坛庙类、过街楼类、戏台类、纪念类等建筑;一是古民居类建筑。

02

第一大类为浑源城垣。

浑源自后唐建城以来,城池屡废屡修,其主体城墙、城门等建构在1945年时还比较完整。1945年10月,浑源解放后,浑源县委、县政府发动民兵拆除城墙,为得是让其不再具有战斗堡垒作用,短短五六天时间,城垣便被拆为断壁残基。此后,城墙的城砖被居民们搬运回家私用,有些居民还在被拆的城墙上重新营建住房,原城壕的位置被建成环绕旧城道路。现在,城墙遗迹仅见于北城墙东侧,东北城墙,东城墙,东南城墙,西南城墙的几段残余部分,以及西关城西墙和南墙的残余体。

城墙的具体遗迹情况如下:北段城墙遗迹位于今恒山饭店主楼北侧,这段城墙位于北墙东端与东北墙交界处,残高约6米,夯层清晰。东北段城墙遗迹位于今恒吉利超市西侧,遗迹高于西侧民居5米多。东段城墙遗迹位于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院内,其上建有民居,城墙夯层清晰,约高于地面10米。东南段城墙遗迹的同东段城墙遗迹相连,两个方向的城墙联结处有明显的大角度弯折,与斜向的南营街几乎平行;保存较好的南段部分现作为一所废品收购站的天然院墙,夯层清晰,高于城内地面10米有余。南段城墙遗迹位于栗家巷和小井巷南面,其上、下均建有民居,夯层清晰,高于城内地面10米有余,最具原生态特色。西南段城墙遗迹位于观音庵西南,现有一条仅容单人通过的“小旮旯”(俗称小黑廊儿)连接城内外,夯层清晰,高于城内地面10米许。西段城墙的北部遗址已建为永安镇大楼,南部遗迹位于南顺街与西门南巷之间,夯层明显,间有野树丛生在上面,高于地面10米有余。统计下来,共有九段残余古城墙墙体,是见证浑源城垣的重要遗存。

此外,西关的关堡城墙留有两处遗存:两处均位于现益民街东侧,一处是西关堡墙的西墙遗迹,一处是西关堡墙的南墙遗迹。

西关堡的西墙残体

03

第二大类为非民居类建筑,分为官署类、专观类、坛庙类、过街楼类、戏台类、纪念类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官署类建筑有州衙门、武衙门、学宫、书院、仓库、社学等多处,现存州衙、学宫两处。州衙是一处庞大的建筑群,1946年后被县委、县政府征用后,原有古建筑逐渐拆除,陆续营建平房和楼房等新建筑,本世纪初仅余一排大堂大堂共有房舍二十余间,当中最大的一间为门庭)为古建筑。2010年,浑源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县机关搬出,州衙门实施修缮和复建工作,现在配套设施尚未完成,是县级文保单位。学宫的主体建筑为文庙,始建于辽、金之际,元代重建再毁,现存的大成殿建于明成化八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在解放后为浑源二中占用,原有建筑仅存中轴线上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若干,现与州衙在同期修缮及复建中,配套设施尚未完成。

寺观类建筑以信仰佛教为主,有永安寺、铁佛寺、圆觉寺、观音庵、姑子庵等处,现存永安寺、圆觉寺、观音庵三处。永安寺俗称“大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代,元代重修,主殿是传法正宗殿,里面四壁有元代壁画,大殿外壁有巨型刻字砖雕。永安寺的配殿和前院建筑基本无损,2010年在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中,进行了修缮和复建,现已对外开放。圆觉寺俗称“小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圆觉寺砖塔建于金正隆三年,其余正殿、配殿均毁于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2010年开始进行修缮及复建,配套设施尚未完成。观音庵位于唐角巷西侧,又称尼子庵,供奉观音菩萨,配房是古建筑,正殿系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坛庙类建筑以祭祀和信仰道教为主,关乎官府和民间在千百年来共同构建的道德、礼教体系,是乡民们最为看重的建筑群。古城的坛庙类建筑极多,重要建筑有玉皇阁真武庙、城隍庙、社稷坛、历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北岳行宫、二神祠、关帝庙、财神庙等。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在外学习的读书人最先接受西方民主观念,回到家乡宣传破除迷信,一些传统建筑或被占用为校址,或被次第拆毁。这种拆除古建的行动时断时续,再经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文革”及“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到现在仅余北岳行宫、北马庙、太山奶奶庙、关帝庙等4处。北岳行宫位于南门外,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成历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是恒山爷在州城的行宫与祭祀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为生产大队占用,后改为南关小学,学校搬迁后进行过修缮和复建,现为省级文保单位。北马庙位于北城北马庙巷,供奉马王爷,新中国成立后庙院被占用为童鞋厂,童鞋厂歇业后闲置,主体建筑仍属旧貌。太山奶奶庙位于钟楼北巷,部分建筑仍属旧貌。关帝庙位于木市街西端北面,旧建毁于“文革”时期,虔诚者近十年来按旧有规制重建,庙外有百年古树得乡民常年祭祀。

过街楼类建筑包括钟楼、鼓楼、过街牌楼和过街牌坊,现已全部毁失。过街牌楼全部毁失于民国时期。钟楼是为了纪念金代状元刘撝,由朝廷拨款兴建,毁于1952年前后。鼓楼建于清初期,毁于1956年前后。过街牌坊比较私人化,数量多而分散,上世纪末期在“南头”一带还有零星的牌坊存在,后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

戏台类建筑在古城有“三楼十八台”之称,已全部毁失。

纪念类等建筑有栗毓美墓、耶酥教堂(洋堂)、赵子青德泽碑、黄家家庙等四处。栗毓美墓位于东门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道光二十年,是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的陵园,园内有圣旨碑、墓志铭、事迹碑、华表、石碑坊、石桥、石像生、石兽生等,在清代石雕中堪称上乘之作。耶酥教堂位于余井巷,俗称“洋堂”,初建于光绪末年,焚毁于义和团运动,后用赔付的庚款重建,现有礼拜堂遗存。赵子青德泽碑位于城南小唐庄,是建于光绪末年的一座轿式碑亭,为了纪念浑源名绅赵国良的父亲而制作,现摇摇欲坠。黄氏家庙位于余井巷北端,清初为一座五道庙,后演变成黄家家庙,古风古貌,保存完整。

非民居类建筑最能代表营建时代的建筑水平,现存州衙、学宫、永安寺、圆觉寺、观音庵、北岳行宫、北马庙、太山奶奶庙、关帝庙、栗毓美墓、耶酥教堂、赵子青德泽碑、黄家家庙等共13处,是浑源非民居类古建筑仅有的遗存。

乾隆版《浑源州志》载“北岳行宫”图

04

第三大类为古民居类建筑。

房子是为了居住的,这是人类对它的最基本要求。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子承载起更多的社会功能,住管理者的房子成为官衙,祭祀用的房子成为庙观,装饰街面的房子成了过街楼,但是,大量的房子还是为了居住,这就是民居。不管改朝换代,还是战争饥荒,民众都需要有一个栖身之处,这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近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中,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浑源古城的传统建筑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浩劫,而古民居能够将绝大部分保存下来,这是它最基本的实用功能所决定的。

浑源留下的古民居很多,除了东西大街经数次拓宽修建,将两旁的院落拆除盖成临街大楼、商店等现代建筑外,大部分保存完好,这些民居便成为古城最珍贵的遗存,具有非常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2015年颁布的《浑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除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城的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有一份《浑源建议历史建筑名单》,里面罗列了应该保护的清代、民国古民居86处,称之为“建议历史建筑”。但是,经笔者多次探访,发现这份名单所列的古民居并不完备,还有不少历史价值、建筑价值较大的古民居并未列入,依笔者粗略估算,古城内外应该列入保护的古民居至少有200座之多。

浑源古城的东西大街是市镇建设的基准线,这里姑且将东西大街以南称之为南城、以北称之为北城。南城和北城可谓闾巷纵横、瓦脊丛布,细说下来,这两块地方的古建筑有着用途上的差异。北城有州衙、学宫、永安寺、圆觉寺、城隍庙、财神庙、观音殿、二神祠等,官府、大庙尽在其中,繁华市井气浓厚;古民居中虽有一些深宅大院错落其间,倒是普通平民居住的大杂院和小院居多。南城地势偏高,风水胜出一筹,既是军事建置集中区,名门望族也多居于此;比如栗家府、薛家府、田家大院、穆家大院、耿家大院、崔家大院等,宅深院阔,气派无比。

在城垣之内的古民居是古城民居的主体部分。在西关及木市街周边街巷,因为经贸活动频繁,古民居也是成片的存在,是垣内古民居的重要补充。此外,在“南关”、南门外、东门外、北城墙外也有一些零星的古民居,数量就很少了。这是现存古城民居分布的大致情况。

政府南巷13号院

Hash:0942fc37198d46d1de2a0186b85082d25605afde

声明:此文由 众城眼里的近代往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