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避暑山庄,已是远去的“王朝背影”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园林,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虽然闻名史册,但久为禁苑,又地处塞外,历来光顾的人不多,直到这几年才被旅游者搅得有点热闹。我原先并不知道能在那里获得一点什么,只是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在承组织了一次国内优秀电视编剧和导演的聚会,要我给他们讲点课,就被他们接去了。住所正在避暑山庄背後,刚到那天的薄暮时分,我独个儿走出住所大门,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山岭发呆。查过地图,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奇怪的是,整个中华版图都已归属了这个王朝,为什么还要把这张休息的罗圈椅放到长城之外呢?清代的帝王们在这张椅子上面南而坐的时候在想一些什么呢?月亮升起来了,眼前的山壁显得更加巍然怆然......”

须弥福寿庙的正面之景。

避暑山庄内的安远庙普度殿,此庙是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仿新疆伊犁地区的固尔扎庙所建。

避暑山庄内仿泰山碧霞祠所建的广元宫,位于松云峡北山之巅,作为一座道教宫观,供奉民间称为泰山奶奶的碧霞元君

避暑山庄一侧的景观。

普陀宗乘之庙的一处牌楼,上面由黄、绿、红三彩釉陶版贴制,楼前两边各有一只威严的巨大石狮,三位喇嘛和一条狗正在中间台阶处。

落日时分,山峰下,骆驼队正在休息

承德市内的三道牌坊,上写“八表同风”的字样,寓意四海同风,天下一统。和上图的牌坊一样,解放后拓建道路被拆。

承德市内的西街二道牌坊,上面的四个大字是“九功惟叙”,坊柱和两旁的商铺,随处可见日本侵略者的太阳旗,照片拍摄时的1933年,承德被日军攻占。

位于热河(承德)附近的驮轿,山地崎岖,原先的马车之车轮不便前行,聪明的当地百姓,发明了两匹骡马之间抬轿的方式,爬山涉陡道,极为便利。

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晚秋之时,山丘起伏,古树高耸,鹿群在草地上觅食,园中有一处乾隆帝所书“万树园”的石刻。

承德避暑山庄的热河泉,作为一处温泉,涌出的泉水,是整个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而承德原名热河,亦是因此而得名。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陪宫,始建于公元1703年,历经康雍乾三朝约八十九年而建成。图中为德汇门,建于乾隆十九年。

避暑山庄的大行宫,建筑华丽,气势壮观

避暑山庄的水心榭,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扩建热河水宫,此处原为水闸,后扩挖湖面,成为湖心,便在水闸上架桥筑有三座亭榭,有康熙帝亲自题名为“水心榭”。

避暑山庄内的珠源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寺内一座由铜所制的宗镜阁,于1944年被日本侵略者拆毁,以用作兵工厂原料,整个寺庙也被破坏,如今只剩遗址。

山庄的月色江声,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临如意湖,共3间门殿,为清帝的读书之处,“月色江声”,由康熙帝取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月出东山,江流有声“之意而得名。

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在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依浙江嘉兴南湖之烟雨楼而建。乾隆曾赋诗:“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香。”

从承德外八庙之一的安远庙高处,观避暑山庄的远景,是处墙垣损坏,少见修葺。

Hash:259584f9273436533c7a80091cf1534a502c8a59

声明:此文由 捞史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