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故里的华丽转身

开元寺塔。

龟蛇山。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美丽乡村——太峪镇拜家河村。

千亩草莓采摘园。

彬州古称豳州、邠州。3500年前,农业始祖公刘率族迁徙于豳,教民稼穑,今天的彬州也被称为公刘故里。彬州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彬州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位于陕西第二大已探明煤田(彬长煤田)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

中国成立70年来,彬州儿女砥砺前行、追求卓越、艰苦奋斗、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70年来,彬州儿女秉承“公刘”勤劳笃厚的精神品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劲头一直没有松懈;

70年来,彬州儿女在这块热土上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谱写了一曲曲高亢激昂的颂歌。

凝心聚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华章。近年来,36万彬州儿女在彬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追赶超越。2018年成功撤县设市”,连续8年蝉联“陕西十强县”,稳居“西部百强县”,位居全省乃至西部县域发展第一方阵。“煤化基地、果品之乡”成为彬州的亮丽名片,一个创新、活力、绿色、开放、幸福的彬州已经建成。

调结构 综合实力突飞猛进

70载发展奋进之路,彬州造就了综合实力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17亿元、增长9.3%,增速列咸阳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亿元、增长20.6%,总量列咸阳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5亿元、增长16.6%,增速列咸阳第一。这一串串耀眼的数字背后,折射出彬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作为、排除万难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

工业作为彬州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彬州工业发展经历了“起步——成长——辉煌——调整”四个阶段,工业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华丽蝶变。2018年,全市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和253.5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2.2倍和2.3倍,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工业发展目标,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彬州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经济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煤炭经济收入占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2007年彬县原煤生产首次突破1000万吨,2010年原煤生产突破2000万吨,“十二五”末,原煤产量达到了2500万吨。“十三五”以来,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实施了新建、改扩建、技术升级改造,全市10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达到了2815万吨,是1978年原煤产量的107倍。全市中药材加工、百吉汇食品加工等项目投产运营,构筑起稳工业的新增长极。2018年,煤炭、电力、建材、加工产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97.9亿元、10.2亿元、5.07亿元和40.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4%、2%和16%,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70年来,彬州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不放松,全力推进农业与工业齐头并进,农业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增的发展势头。预计2019年,全市可实现农业产值39亿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90元,增长12%。近年来,彬州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万吨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四连丰”。同时,彬州市还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先后被评为“中国果品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绿色果蔬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彬州梨之乡”。目前,全市有水果园35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樱桃、桃、葡萄等时令水果0.5万亩。全市有5.4万户栽植果树,占全市总户数7.2万户的75%。

纵观彬州发展,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矿山机械、食品加工、轻工制造、物流仓储、住宿餐饮、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链,打造出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3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个。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增加了彬州的经济总量,还优化了产业结构,活跃了城乡市场,在解决社会就业难题,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非公经济组织累计发展到14172个,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就有85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惠民生 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一间间标准化的功能教室,无不展示出彬州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70年来,彬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质量从弱到强、布局从分散到集中、结构体系从不完整到健全的历史巨变。1986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并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2011年实现“双高双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小学、初高中学段教育发展到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教育普及水平进入了全省前列。彬州积极促成西安交大阳光教育管理集团成功托管城区4所学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妈这病是突发性脑出血,当时出血量达到60毫升,多亏了姜教授当天给我妈做了开颅手术……”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彬州市中医医院外科住院的计扣仙的女儿衡燕感激地说。衡燕所说的姜教授,是在该院长期坐诊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原主任医师姜海涛。对于像计扣仙这样与时间赛跑的患者,能在县级市医院第一时间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得益于彬州抢抓全国号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大好机遇而实施的惠民举措。彬州主动谋划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合作,将新建的彬州市中医医院全面交给西安交大一附院托管,使周边群众就近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近年来,彬州市利用国家计划内投资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国际国内援建等项目,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投资4亿元建设业务用房13.4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5个,设置病床 2069张,每千人平均占有病床6.27张,是1985年的5.2倍,在职职工112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26人,较1985年增长2.2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达到目前的乡镇卫生院90%、县级医院80%,报销最高限额达到13万元,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

2009年7月,彬县有幸成为咸阳市唯一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级试点县,当年年底全县参保13.36万人,收缴保费1509.15万元,参保率达到78%;2.97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领到养老金528.7万元。2011年,彬州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年满60周岁但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无须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去年我把4亩土地流转给了融诚集团,一亩地一年租金500元。我还在融诚服装厂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家里光我一个人每年收入就在2万元以上,这可比以前强太多了。”北极镇村民杜永娟开心地说。据悉,彬州市在结合国家扶贫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践产业脱贫模式,利用中央、省上财政扶贫资金3814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户户有长短结合的产业项目;围绕彬州梨振兴,市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对已建成产业园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托管经营等模式把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5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全面覆盖。充分利用社会扶贫资金,流转土地、栽植果树,在每个贫困村至少建设1个50亩以上2020年能见效的产业园,主要发展苹果、彬州梨、大晋枣等长效产业,最终实现全市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一户一业”全覆盖,贫困村“一村一园”全覆盖,村集体经济积累每年递增10万元以上。通过就近开发公益岗位、企业吸纳、劳务输出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安置贫困群众,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目前,全市在册贫困户2227户5282人、贫困村5个,2019年计划实现1060户3416人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6%以下。

强生态 打造宜居宜游新彬州

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的鲜花、干净整洁的街道、清新醒目的文明标语、环境优雅的小区……近年来,彬州把城市建设作为升级发展的大平台,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大资源,打造出一座文化与生态共融的城市。如今,城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14万人,形成“五横八纵”道路骨架。泾河新区、诗经文化风情园菊花广场、邠州千狮桥、豳风泾河大桥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彬州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不惜重金,不断扩大绿地面积。全市现有林地面积70.9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9.9%,主干道路绿化总里程达到877.5公里。相继出台了《彬县2018年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1336”工作方案》《彬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此外,在全市重点区域建成2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并联网运行,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可检测PM2.5、PM10、噪声及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增强了污染管控的针对性。彬州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全国营造林先进集体”“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良好,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秀美的城市、良好的生态,带动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彬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石窟为代表的寺院,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塔为代表的古建筑,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刘墓、苻坚墓为代表的古墓葬,以程家川古民居为代表的建筑群落,以金池革命旧址为代表的红色遗迹等历史遗存资源,以侍郎湖、龟蛇山太极弯、西庙头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及以大佛寺三八佛会、花果山正月十五灯山庙会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全市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以来,彬州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精心编规划,矢志搞建设,全力抓配套,使全市旅游业快速兴起、蓬勃发展,累计接待游客99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6亿元,实现了旅游从无到有、由点到线、串线联片的旅游经济梯次飞跃,提升了旅游品牌和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旅游投资潜力县”“2012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智慧城市·2013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县”“2017中国旅游总评榜陕西分榜——全域旅游创新奖”“2018年政务V影响力峰会·县域品牌——乡村旅游营销经典案例奖”“2018年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蓝图已绘风正劲,奋力扬帆再起航。“70年来,彬州励精图治,实现了一个个跨越式发展,这些发展变化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彬州人永不停歇的脚步。彬州人将以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建设‘咸北区火车头’‘咸阳发展增长极’的要求,深入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依托八大优势,做响八张名片,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新彬州而不懈奋斗。”彬州市委书记钟伟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张丹 杨小玲 通讯员 连晓 郑文莉

Hash:97cb15441023cba4791e38c8806085402c3e2c81

声明:此文由 秦岭南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