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知!余庆红渡发现宝藏,速来围观~~~

从前的从前,

我们有爷爷讲的故事

还有,

一个寻宝的梦想!

后来的后来,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

藏满了各种宝藏

在等待着有缘人!

悄悄地告诉你,

这个藏宝地就是红渡!

宝藏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期间,红军沿途写了许多的宣传标语,宣传革命思想,给所到之处的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余庆县乌江镇乌江村半边街,红军就曾在此写下革命标语。虽然已时隔81年,但在李玉清及其儿子李大泽和孙子李光武的保护下,两扇写有红军标语的木门至今保存完好。

是谁带来的?

余庆县大乌江镇乌江村的半边街,在一座山的半山腰上,山下便是乌江,李家很早以前已住在这里。虽然现在的道路条件不算太好,但在当时李家门前的山路却是一条通行要道。

1934年12月底,红军主力离开余庆县城,来到乌江附近准备强渡乌江。当时半边街一带的老百姓都很穷,加之连年兵乱、闹土匪,一听到有部队要到半边街,大家都心生惧意,赶忙让妇女

带着孩子和牲畜躲到附近的一个山洞中。男人就留在家中看家,李玉清家也不例外。12月30日,一支红军部队来到半边街。

在当时的半边街,很多村民住的是土墙茅草屋,而李玉清家则是一栋木瓦房,屋前还有一个院坝,这个院坝后来就成了红军落脚休息和做饭的地方。“老乡,你家有吃的吗?我们想买点吃的。”红军来后,李玉清很快发现这支部队军纪严明,吃饭买粮都是用大洋,还帮村民做了许多事,这让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见红军并非之前相传的“共匪”,而是帮助穷人的队伍,村民也少了很多顾虑,纷纷叫躲在山洞中的家人回到家中,给红军做饭,尽力帮助他们。“听老一辈的人说,当时我家还拿了很多泡菜出来给红军吃。”李玉清今年已70岁的孙子李光武说,红军当天晚上在半边街休整,他家屋外的院坝就睡了不少红军。

休整一天后,红军第二天便离开了半边街,开拔前往乌江回龙渡。临行前,红军在李玉清家堂屋的木门上还写下了两条革命标语。得知红军强渡乌江要搭浮桥,李玉清拆下门板让红军搭浮桥。1935年1月4日,红军渡过乌江北去,砍断了浮桥的缆绳,竹筏和木板漂回南岸,李玉清来到河边找回自家的门板,又搬回家重新装在门框上。

近日,遵义晚报记者来到了李家,看到了两扇写有红军标语的木门。其中一扇写有“夺取国民党的武器武装红军民众”和“红军士兵是工农,不要拿枪杀工农”,另一扇门上写着“打倒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和“打倒卖国的国民党”,落款为“红军政治部廿八司”。

听说宝藏还在?

据了解,红军离开半边街后,李玉清担心当地土豪劣绅看到门板上的标语会来找麻烦,但自己又不愿将门板上的标语抹去,于是做了新门板换上,把有红军标语的门板藏在家中。

中国成立后,李玉清才重新将写有标语的门板取出装在原来的位置上。李玉清在世时曾多次嘱咐儿子李大泽和孙子李光武,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两扇木门。

1985年,由于木瓦房年久失修,李光武将原来的房屋拆掉,建造新房。为了将这两扇木门保留下来,李光武先按门板的大小做了门框再建墙,然后将门板装上,当年两扇堂屋的门板,如今成了两个房间的单门。

其实红军在途经余庆时曾留下不少红军标语,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筑的改造、拆除,很多红军标语都未能留存下来。过去的几十年中,得知李家有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不少人专程来到李家参观,有时老师也会带着学生到此看标语,让后人了解、学习红军长征时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精神。

李玉清老人在世时嘱咐后代要保存好红军标语

红军留下的标语

周末,约上小伙伴一起,

红渡寻宝去!

来源:遵义余庆坊

Hash:3bdc75d22de3a02ab3d0a3d190befeb484aaa069

声明:此文由 今日余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