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孔庙的文脉星相

翌日的午后

到孔庙转转恐怕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里陶冶心性

随处可以看见的碑林

好似目光的触摸

已轻轻地将身体送回到了

古老的南宋都城学府之中

怅然伫立

四周青草的气息扑鼻而来

青苔相兼的石瓦

阳光下泛着碧绿的烟缕

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

孔庙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记载,孔庙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

到了绍兴十二年(1142年),这座杭州府学,一度被南宋王朝增修为全国最高的学府,中间的主体建筑,为祭祀孔子的殿宇,也就是我们说的孔庙。

如今位于上城区府学巷8号,西湖东南侧吴山脚下。

杭州孔庙

这里每天人来人往,作为供奉儒教圣人孔夫子的圣地,民间学子应试前,金榜题名时都要来祭拜至圣先师,这种习俗延传至今。

当时的文庙不仅是儒教的讲学之地,还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孤本典籍。

如今的杭州孔庙虽然不再是学府,但依然履行着它的祭祀功能,同时也是杭城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所在地。

走进孔庙首先看到的是正门就是“棂星门”。古代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古代祭天先祭棂星。

孔庙设门名棂星,寓有国家人才辈出,尊孔如同尊天之意。

棂星门——寓有国家人才辈出,尊孔如同尊天之意

放眼望去,广场顶端是大成殿,该殿采用的是重檐歇山顶,两侧分列银杏树,叶已金黄,在秋日阳光里,将肃穆的大成殿烘托出一抹暖色,让人倍感亲近。

大成殿

仿佛跨越了时空看到孔老先生正与弟子们谈古论今,周围也宛若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大成殿是祭孔子主殿,殿内正中有孔子全身雕像,曾参、孟子、颜渊、孔伋分列四周。孔子雕像上方有三块匾“生民未有”令人瞩目。

大成殿右侧有清同治年间铸造的全套青铜编钟,左侧金龙腾云架上有鼓一枚,是因为鼓和编钟这是儒教礼乐的一部份。

大成殿——祭孔子主殿

这些大成殿的独特在与它布满彩绘的殿顶,一抬头,宛如看到了夏夜里布满璀璨星座的天空,那一幅幅吴带当风的彩绘,每一幅都讲述着它的故事。

除了祭祀杭州孔庙也有祝福牌,只需要随心便意的向功德箱子里投放少许钱财,就可以将自己愿望写在上面并虔诚地默念,挂在孔圣人面前,让他别忘了,多多关照。

无论是否灵验,这充满仪式感的一系列过程,总会令人想要书写几笔。

而大成殿旁边悬挂许愿牌的大红木架,也给庄严肃穆的孔庙带来了些许温柔之意。

悬挂许愿牌的大红木架

文庙由东、西两个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

西区为“祭祀线”为杭州孔庙的中轴线,着重展示杭州孔庙的文化精髓。

轴线以大成殿为核心,采取均衡对称、规整方正的平面布局,突出了该轴线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孔子作为大思想家的至高权威。

西区庄严、肃穆的氛围

自棂星门而入,共二进: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

参观完大成殿就已经结束了“祭祀线”,从大成殿东围墙入口,是东区的“碑林线”。

“碑林线”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庭院,花香鸟语、水流潺潺,各建筑如珍珠般散落其间。

水庭位于整个庭院中心,石经阁、星象馆、文昌阁等建筑在假山池水间层次错落,曲折绵长的回廊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东区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庭院

近500碑石蕴含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人文内涵错落有致地展示于亭台楼阁之中,与婉约的江南园林融为一体。

石经阁里的南宋石经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省政府连同杭州市对孔庙全面整修,并利用孔庙收藏的大批古碑和历年来收集的各地佚散、发现的碑石,把杭州孔庙改建为杭州碑林

杭州碑林

有人不解为何石碑会被如此重视的保护起来,其实石碑是多种艺术的复合体,它集书法文学、篆刻、绘画等于一身,也是重要的历史记录载体。

在石碑管保存有当时南宋的太学的教科书。当时的教科书是刻在石头上,要学习的同学自己去抄书,而且,石碑上的字是赵构和他的皇后吴氏一起抄写的。

杭州孔庙南宋太学石经《春秋》片段

这个赵构历史上出了名的不好女色,娶个皇后的主要用处也是抄书,所以没有子嗣,也是历史上一位奇皇帝。

星象馆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浪漫的场馆,里保存了五代的石刻星象图,电脑会根据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星象图就投射在石刻的上方,石碑与电子屏幕相呼应。

藏于杭州孔庙星象馆的“五代吴汉月墓刻星象图”

不禁令人遐想千百年来科技的变迁和时间流逝,古人和我们一起在不同的时间长河里却沐浴相同星空下,在这里我们仿佛相遇。

杭州孔庙星象馆

走出文庙不禁感慨,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其他三处都已断掉,没有继续。

只有中华民族没有中断,延承下来,其中儒家的学说、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杭州文庙它一直淡然的站在那里,无声的延续,不论你是否知道它的存在。

如今的孔庙,向广大旅游爱好者打开了免费参观的大门。

一次呼吸带动一座城。

让我们与下个落日秋阳约起,让文化遗产通过声音流动起来。

END

文章来源:杭游通

Hash:a9def80949f60655cb3956d9830c12038ddbb9fd

声明:此文由 杭州历史建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