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宝藏 | 经历800年颠沛流徙的“御书石经”原来是这样的...

杭州宝藏

12月14日开始,我们《新闻60分》推出了特别系列报道《杭州宝藏》,将带您仔细了解杭州各大博物馆里的珍贵典藏,解读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密码。

今天的《杭州宝藏》第七篇,我们带您一起走进上城区劳动路上的杭州孔庙,不少杭州的学生都去那儿参加过开蒙仪式或成人礼。但它东侧的碑林区有一间“石经阁”,里面收藏了一批南宋皇帝亲笔御书的书经拓碑,您可能从没留意过。今天我们就带您到“石经阁”里去认识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

杭州孔庙:经历800年的“御书石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些刻着《论语》、《中庸》等经典篇章的碑石,材质均为太湖青石,质地细腻,堪称上品,但上面已经布满了800多年历史的斑驳痕迹。1143年开始,宋高宗赵构陆续用楷书写下30多万字的四书五经,下令将它们刻立在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的官办最高学府“太学”之中。

石经中的《春秋

杭州市文物保护所研究员 陈进:

他(宋高宗)为了规范标准的课本,所以把抄写好以后的,命下面把它刻成石碑,再制成拓片,就是我们说的印刷,发到每个学校。就是学校里面读书都要以这个为标准读本,考试标准答案都是要按照这个,刻在石头上面的书来回答。

南宋一朝,这些“太学石经”享尽尊荣,但颠沛辗转的命运也随即而至。宋元革鼎,元代的僧人头目“杨琏真伽”曾企图将石经搬去垫为塔基,以示镇压南宋臣民,幸而一位杭州的地方官“申屠致远”据理力争,石经才幸免于难。到了明末,石经被移到了府学,即今天的孔庙之中,此时,它们已经残坏散佚,但其艺术价值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凸显出来。

杭州市文物保护所研究员 陈进:

这个皇帝(宋高宗)是个书法家,他自己说其他一无所好 ,“惟乐书作字” 所以成就很高,所以在清代的时候来杭州孔庙,有这样一种说法—— “一字万人拓”,一个字有一万个人来拓打,他们都要拿回去,要么送人,要么自己学习作为范本。

清末时期,国朝衰微,科举废除,南宋石经再次杂陈荒野,历经风吹日晒。新中国成立后石经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30块减少到了85块。1989年,“杭州碑林”终于建成;2008年,杭州孔庙又完成了复建,这批文物才终于安放在“石经阁”内,成为全国现存众多石经中唯一由皇帝御笔亲书的石经。

杭州市文物保护所研究员 陈进:

在运的时候用海绵,把它们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束放在这里,这一块还是看上去字迹清晰的,很多都是带有伤痕,有些还是经过拼接的,南宋建都杭州,现在我们真正能看到的杭州的遗物凤毛麟角,这一大批东西都是见证。

如今,杭州孔庙的碑林区里收藏了400多块古碑,时间跨越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而作为镇馆之宝的南宋太学石经,历经800多年的风霜,依然提醒着今天的我们,文脉相传,育人不辍,翰墨弘道,斯文在兹。

更多精彩内容

今晚18:00请锁定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

《新闻60分》!

福利时间到!

今天《新闻60分》的福利又来了。明年2月春节期间,杭州孔庙将为60分的观众组织一场免费参观讲解活动,机会难得,感兴趣的观众现在就可以拿起手中的电话拨打89912345报名,入选情况以电话通知为准,活动开始前,我们将再次与您联系确认。之后,我们也会相继给大家带来各种福利哦~

杭州台记者 刘佳 报道

Hash:1c37ebc99b03fad032d88c4de53396c6146597ca

声明:此文由 杭州综合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