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老街:中西合璧一条街,老北海经济文化中心,游客络绎不绝!

提到北海,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涠洲岛北海银滩,在北海除了岛屿海滨风光之外,在北海珠海路有个老街也值得一逛,这是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北海老街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大概1821年,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建筑商业老街。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北海老街一般指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初。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这条1.44公里长的老街两旁,分布着英法德等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如今的老街已被开发成一条特色的商业街,出售各种商品,你也可以在这里吃到比如香辣花螺、虾饼猪脚粉等各种当地美食。漫步在老街,你还可感受不一样的市井风情:躺椅上摇着蒲扇哼着曲儿的老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的居民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中的主题。

老街的入口处竖有一门楼式牌坊,门额上镶嵌着一块石匾,上面写着“升平街”三个楷书大字。老街上的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墙壁基本都由灰、黄、黑三种色调构成。每一栋楼的正中,都刻有自家的印记,如“陈荣和”、“潘德祥”之类;街上亦有天主教堂、药堂、酒肆、茶坊等。你可以从一个个斑驳残缺的老字号招牌或刻印于骑楼之上那逐渐褪色的字迹中,寻找老街昔日辉煌的痕迹。也可以从沿街的商铺、咖啡厅、小吃店中感受这里如今的热闹。

街道骑楼林立,楼下是极接地气的各种传统小店特色小吃、疍家服饰、南珠首饰、越南美食……,处处充满市井生活的人情味。街上的行人人手一块老街著名的虾饼,路过的青铜雕塑是无声的历史书,讲述北海的岁月往事,大到历史转折,小到市民风俗,都能在青铜雕塑和街巷小景中翻开一段记忆,让你回到19世纪末的北海市中心,是一个能让人充满想象与回味的地方。

老街内继承海港文化风气,除了有丰富的本地特色小吃外,还有海内外尤其是东南亚的特色饮食。街上最经典的本地小吃,莫过于北海的虾饼,街上人手一块,是来北海绝不可错过的美味

老街中有很多仅70厘米宽的小巷,两个人相向而行的话就会擦胸而过,古时北海民众有着一男一女在巷子里相遇的时候,男的会面向墙壁礼让女方先过的习惯,所以又名“君子巷”。

北海老街的骑楼是中国岭南直线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骑楼建筑之一,被誉为北海近现代建筑年鉴。骑楼为民国时期广府商人所建,深受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又自成一派,相比粤式骑楼更为简洁,充满了北海本土特色风格。

每栋骑楼顶部都有不同风格式样的女儿墙,上面的装饰和浮雕多数都是中西方相结合而成。因为以前大户人家的女儿是不能随便出门的,俗称“大家闺秀”足不出户,但女孩们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经常偷偷的爬到那堵矮墙后面偷看,久而久之,大家便把这堵矮墙称为“女儿墙”。

Hash:bb1833f41bda5c75242a1ef697202a7181277e5b

声明:此文由 雨蝶昌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