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里的前世今生

一个优秀城市散发的魅力,

始终深深地埋藏在她凝固的过去——

建筑物中。

启明里、南芬里片区,

由内而外散发出原汁原味的华侨文化

如同一场饕餮盛宴,

令后人和外来者徜徉其中,滋味万千。

乡愁

落叶要归根

百年前的侨乡人,飘洋过海外出谋生,都有落叶归根的愿望。挣了钱后带回家建小楼房成为一种潮流。启明里的大部分房屋,就是这样建成的。

清光绪前中期,五邑农村常有盗匪骚扰,唯江门(现江门旧城区一带)治安较好。五邑华侨、归侨及本地殷商纷纷组成置业机构,在江门近郊购置成片土地,规划建设宅地卖给华侨建房,一般卖给同姓或同乡的海外乡亲,以形成血缘姓或地缘姓的侨属聚居地。

民国3年(1914年)旅居新西兰华侨集资组建集成置业公司,在石湾村附近置地建启明里,华侨黄黎阁首建4座3层楼房。随后,归侨相互介绍在该里购地建房,其中以新会崖西黄、李等姓归侨居多。

由黄黎阁先生所建的4座3层楼,如今也叫启明楼。 这座四联排的楼是启明里最大、最有特色的房屋,当时算得上是豪门大宅。

据说,当时有一个华侨在外谋生,挣了大钱,把全家人都接出去享福了,但是对家乡仍然牵挂不已。后来,他听说别人都回家乡建房子了,尽管生意放不下,还是托人带了一大笔钱回乡,在启明里买地建房子。房子建好后,熟人托人带口信给他,称房子已建好,叫他回乡看看。收到家乡带来的口信后,老华侨非常高兴,可是生意实在太忙了,而且当时的交通也很不便,他无法成行,只好再次托信,叫人帮他拍一张新房子的相片出来,聊解思乡之苦。

于是,家乡的人就拍了一张相片托人带给他。老华侨收到后,天天带在身上,见人就说:“这是我在家乡的房子啊,建得漂亮吧?”直到老华侨去世,他都没能亲眼见到家乡的新房子。

智慧

四季凉如春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用来形容华侨房子的冬暖夏凉那是再恰切不过了!

阴凉世界,四季如春,是走进启明里68号的第一感觉。

的确,启明里位于蓬江大桥的一侧,房屋的建筑可说是代表了当时江门最先进的民居建筑水平。

这里的主人赵崇耀老人告诉我们:“由于我们这种华侨房子的设计很先进,楼距开阔、门厅高深,所以通风透气,一年四季都是清凉世界。我在这里住了66年,从来就没有用过空调。以前,我们家用葵扇,后来人多了,就用一两台简单的电风扇就可以。直到前几年我把老房子地下首层改成唱粤剧的乐社私伙局,几十人一起聚会交流,为了散热,才安装了空调,但也是耗能最小的一匹的空调。”

启明里不少老屋修葺一新,这里也成为一些单位、企业的指定影视拍摄基地。

风雅

诗词并雕花

侨乡的青砖大屋通常进门有“三件头”:吊脚扇门、趟栊和大木门。

启明里一带的青砖大屋,虽属近代建筑,但又有些与众不同。

一幢楼住着两户人家,通常说的三墙两屋,这种房子不宽,但很深,尽深通常在12米以上。

一进门就是客厅,一条长长的走廊,连着后面的厨厕,而卧室则在厅和厨房之间,通常用满洲窗间隔。从布局上看,厅和厨房活像眼镜的两个镜框,江门人称之为“眼镜房”。这些青砖大屋的内部设有朝厅、天井、廊、大厅等,格式大同小异。

大厅内有一道屏风装饰,不少屏风的木雕,虽年久褪色,但依然古朴风雅。大厅两侧左右对称,各侧排4间房,有些彩色的窗上嵌有诗词佳句,极具文化内涵。

启明里38号,大门和窗户被砖块全部砌上。原来,由于这些屋子被人偷走了栊门和窗子,屋主才被迫这样做的。栊门一般用料都是厚重的柚木,一件价值都在十万元以上。

38号旁边有一圈围墙,为什么没有修成房子呢?据说,此处原是作为花园,因主人移民后,闲置撂荒,现都看不到任何花草。

解放前启明里曾有一座更楼,若有盗贼,值守的人会一家一户的通知,遗憾的是,解放后江门扩建道路,更楼被拆。

启明里、南芬里、迦南里等虽无商业区的繁华和热闹,却有郊野之宁静和悠闲,堪称天然独特不可多得。

历尽岁月沧桑,华侨村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惟有那青砖墙,依旧矗立,向世人展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成为华侨村落最醒目的标志,最具价值的价值。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老城》,胡晴晴整理

Hash:0850a48f8a63f2f9bf7d125403796370e898e532

声明:此文由 蓬江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