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杨乐:老街石桥

老街石桥

杨 乐

矗立在东港河上的石板桥,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千疮百孔但依旧屹立不倒,河两岸饶有年代的灰砖房早已倾圮换了新装,但悠长的记忆还是带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石桥街巷。

我并不是石桥村人,但我对石桥街的记忆尤为清晰。这里虽然跟我们不属一个乡镇,但因为毗邻,我们这一带的人都喜欢在石桥上街。一大早,大伙提着篮子抄小道转巷子踏过石板桥来到集市,那时农村人多,集市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小小的一个菜市场人流如潮、络绎不绝,赶集的都是附近的乡亲,街上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在那个年代好不热闹。

小的时候,爷爷也时常带着我一起上街赶集,他总会在街上的馆子点上一笼包子,切点下酒菜,再吆喝店家整上二两散白酒,一套流程下来,赶集的人群便散去了,爷爷领着我,微醺着提着满篮子菜回家。

父亲也有过在街上卖菜的经历,年青时迫于生计,他一大清早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赶往二十多公里外的云梦隔蒲潭,从菜农的田地里购买刚采摘的新鲜蔬菜,然后折返回石桥街上贩卖,周而往复,日子还是依旧艰难,他便同村子里其他年青人离开故土,另谋出路。

慢慢地,外出谋生的人越来越多,老街也“老”了,往日的烟火气也消散了,但那座久经风雨的石板桥依然屹立在河的两岸。

石桥街因它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东港河两岸生活着近百户人,当时10户为一甲,这座小村庄最初叫“十甲村”。因河流隔断出行不便,为此周边居民出钱出力修了一座石板桥,连通两岸,取名“十甲桥”,十甲村因此成了方圆几十里重要的商贾集市,后来随着年代更迭和人们口口相传,“十甲桥”便被“石家桥”替代,也就是如今的石桥村。

如今,石家桥街上没有了往昔的商贾云集,青石板的老街也无处可寻,石板桥的北段早已修筑了一座坚固的拱桥,街上道路宽阔整洁,车辆、人群往来如织,路两旁盖满了楼房,菜贩也搬进了菜市场,我放慢车速张望着窗外的一切,回忆起儿时的那些场景——我在那个巷子理过发、我在那个馆子过个早、我在那个商店买过鞋……

这一过就是二十载。街上买卖的吆喝声和人来人往的烟火气弥漫着我童年的旧时光。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珍惜”,石家桥的集市有我的欢声笑语,真希望有一天我还如同小时候那样,用脚步丈量着去石家桥街上的距离,放慢步伐,去找寻可能尚存的青砖石瓦,站在傲然挺立的石板桥上,去回忆内心深处这段百转千回余温不灭的乡愁

杨乐,应城人。文学爱好者。

●不确定是否原创首发,我们不予采纳,请作者认真核实自己的投稿信息,确认有联系方式,为原创首发再投递。请不要给我们带来工作之外的压力;

第680期

Hash:70fd67ecf2a68623b6b695ce1582b9734233698a

声明:此文由 孝感文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