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建筑艺术瑰宝|山西大同善化寺

第一次与善化寺结缘,是在2016年12月的一个清晨。东边的地平线刚刚泛起的一丝鱼肚白,山西大同古城还笼罩在不舍退去的夜幕之中。

大同古城南城墙

在大同古城南门内,一座巍峨的龙壁在永泰门城楼的西北侧与之隔路相望。转过龙壁,古刹善化寺的山门赫然出现在面前,静谧而庄严。此时此刻,我便被这座名刹宝寺深深地震撼了。

善化寺俗称南寺。有专家推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皆赐称“开元寺”,而山西大同的“开元寺”应该就是善化寺的前身。

《明代大同府城池图》中的善化寺

五代后晋初,“开元寺”更名为“大普恩寺”。

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西京(今大同),“大普恩寺”多数建筑毁于兵火。金太宗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高僧圆满大师用十五年时间重新修建,“凡大殿既东西朵殿、罗汉洞、文殊、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斜廊,合八十余楹”,奠定了今日寺院的规模。

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1年),高僧大用和尚曾增修过寺院,到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时,明英宗“敕颁藏经”,并赐名“善化寺”,取“广结善缘,普施教化”之意。

明万历、崇祯年间(公元1573—1644年),寺院又经多次修葺,重建了墙垣,扩大了山门,修缮了台基并围以石栏;增建钟、鼓二亭;廊内及台下都铺以砖石。

清初,由于大同总兵姜瓖始降复反,给大同招来“屠城”之祸,善化寺也因此再一次遭到了摧残:“台基尽废,廊庑俱颓”。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公元1708年-1716年)以及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在源庆和尚和他的徒弟广德的主持下,先后两次进行了整修,“廊庑尽为砖墙”,“台基悉为齐备”,并彩绘壁画六十余间,修建了佛殿三座,而且还把僧房移建于廊外,使寺容焕然一新:“圣像巍巍,金身灿灿,栋宇愈见辉煌,宫室益为耸翠”。

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善化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解放前夕,该寺院已破败不堪,住寺和尚也所剩无几。

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对寺院、环境进行了修葺和美化,使善化寺获得了新生。1961年3月善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旧照

善化寺占地约14000平方米,总体坐北朝南,为廊院式布局,颇具唐代寺庙风范。三座主要建筑: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从南向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大雄宝殿座落在最北部高台之上,其左右有东西朵殿各一座。院落两侧有东西配殿和普贤阁、文殊阁两座高耸的木构楼阁。

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古建筑调査报告》中说:“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梁思成先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善化寺平面图

来到善化寺,最先见到的是山门前的五龙照壁。这座五龙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原为兴国寺门前照壁。为便于保护文物于1980年迁至善化寺西院。2009年又移至善化寺山门对面,成为善化寺的照壁。五龙壁为单面照壁,壁长19.9米,高7米,厚1.45米,下部为须弥座,束腰部雕刻着牛、马、蛇、兔等十多种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壁顶为仿木结构琉璃斗拱,中部壁画为五条巨龙翻腾于波涛汹涌的云雾之中,手法简练,造型古朴,色彩绚丽,其中一条“正龙”,怀抱一颗火珠,头朝正前方,目光炯炯有神。

五龙壁正对着的山门又称天王殿,是善化寺的正门,为金代建筑遗存。门前建有月台、踏道,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傲踞其上。

步入山门之中,可见这是一座面阔五间(29.1米),进深两间(11.3米),单檐五脊顶(即庑殿顶)建筑。山门柱网分布十分整齐,前后檐各六柱,中线上立中柱六根,共十八柱,将门分为十间。当心间、次间各用补间铺作二朵,梁架使用月梁。

梁思成先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善化寺山门平、剖面图

当心间南北辟门。山门空间宽敞宏大,为我国现存最雄伟的山门建筑之一。

山门内看善化寺南大门,地面的金砖乌黑油亮

山门北立面

山门北门上方悬挂的巨幅匾额

山门殿内东、西两侧有明代万历年间所塑四大天王像,每尊天王像都有近3米多高,东方持国天王手弹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舞长蛇、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塑像上的彩绘为民国年间所绘。

其中的多闻天王像乃是比较珍贵的“四大天王”原始形象,后来中国人为了配合“风调雨顺”的吉祥寓意,将多闻天王手中的宝塔改为了象征“雨”的雨伞。

穿过山门便来到善化寺的院内,迎面可见善化寺中殿——三圣殿。该殿建于金代天会、皇统年间(公元1123年-1149年)。建筑坐落在1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前有宽阔的月台。三圣殿的殿堂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32.5米),进深四间(19.2米),当心间面阔7.62米,为现存辽、金建筑中当心间最宽者。

三圣殿南门上方的匾额

三圣殿北立面

三圣殿殿顶为单檐五脊顶。斗拱的用法及样式显得十分特殊。耍头除常见的辽、金样式外,还釆用了龙头等变体式样。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和辽代每间只用一朵不同。

最具特色的是其中巨大的斜拱,又称如意斗拱,硕大华丽。这种做法因其构造过于复杂,装饰美化作用大于结构作用,逐渐被淘汰。三圣殿的斗拱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赞“伟大之斗,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建筑角部的柱础、柱基造型简约,做工粗犷。

殿内顶部全部施彻上露明造,梁架布置揉合了宋、辽、金三代的建筑特点,较之辽代建筑更为灵活,独具风格。殿内四根甚为粗壮的内柱为金代原构,支撑梁架屋顶。建筑内部用尺寸很大的内额,横跨二间或三间,斜拱更加复杂多变,其平面布局为辽、金减柱移柱法的突出实例。可以说三圣殿集三代之长于一体,为金初最有代表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三圣殿内有泥塑六尊,中央佛坛上为华严宗三大圣之造像。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来),“华严一经之所明,归于此一佛二菩萨之法门”,故被称为“华严三圣”,三圣殿也因此得名。这三尊泥塑系康熙年间重装,然而金塑风格犹存。其中以普贤菩萨像最佳。佛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坛的背后塑韦陀天王。

三圣殿内两侧墙体上的壁画

殿内还保存有碑碣四通,东侧有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重修善化寺碑记》和清乾隆五年(公元1176年)《重修善化寺碑记》。殿西侧有金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金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释迦如来成道碑》。其中金大定十六年的这一通为有宋朝苏武之称的宋通问副使朱弁(biàn)所撰,尤为珍贵。这通金碑不仅是珍贵的文物资料,也是难得的书法妙品。

三圣殿的北面,就是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旧照

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殿堂呈长方形,面阔七间(41.80米),进深五间(26.18米),柱中面积1037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下来辽金时期第三大的大雄宝殿(第一大是大同华严寺的大雄宝殿,第二大是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大雄宝殿)。大殿巍然屹立于3.3米高的台基之上,东西各有一朵殿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享殿。

梁思成先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善化寺大雄宝殿平、剖面图

大雄宝殿全景图

殿前设有极为宽敞的月台,周边设置石雕围栏。月台前沿中央树立着木结构牌坊三间,系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所建。

台东西两侧分立晨钟暮鼓两座六角攒尖亭。东南侧为钟亭,现存一口三千余斤的大钟高悬于亭中,上面铸有清晰的铭文,为金火工曹贵父子于明朝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所造;西南侧为鼓亭,原鼓现已不存。

大殿殿顶为单檐五脊顶,舒展大气。斗拱为五铺作重拱计心造,尺度巨大,手法拙朴,令人颇为震撼。其斗拱式样多变,内外达八种之多。

善化寺大雄宝殿旧照

大雄宝殿正脊端部巨大的螭吻

垂脊上的垂兽和脊兽

大殿正中悬挂着“大雄宝殿”巨幅匾额。匾额后的当心间补间铺作采用辽时常用的斜拱造,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大雄宝殿的大门形式非常奇特,一般殿堂建筑多在当心间开设大门,而善化寺的大雄宝殿却在大殿南立面均匀设置了三组大门,其余为实墙。这种门、墙相间分布的做法在墙承重建筑中比较常见,在中国代常用的框架结构建筑中并不多见,此建筑可能受到了一些早期土木混合建筑习惯的影响。

不仅如此,三组大门上方都做了酷似伊斯兰建筑中复叶拱券造型的装饰板,颇为特别。这种大门在唐宋时期叫做“壶门”,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结合拱券门和佛龛造型产生的一种装饰性的门,在建筑入口处设置时,表示尊贵高尚之意,明清时发展为“欢门”。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殿门也可见到同样的做法。

大雄宝殿内部内外柱不同高,是殿堂和厅堂混合的结构形式。柱网是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内中央省去了两排金柱,使内槽后移,扩大了前部空间,这是辽金时期为适应宗教礼拜活动而习用的移柱减柱法。

殿内梁架除当心间前部有藻井各一间外,其余均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构件的表面加工细腻,尤其是大殿当心间中部的斗八藻井更为精美华丽。藻井内围列着上下两层斗拱,雕刻精湛。其形制、手法均与大殿本身梁架结构和斗拱形制相同,显然是辽代遗物。藻井外四角的三角形背板上各彩绘有凤凰一只,中央圆形背板上绘有双龙戏珠图案,为明代作品。大殿顶部明栿与藻井相结合的手法,使殿内塑像更显得高大壮伟。

大雄宝殿内供奉泥塑三十三尊,皆为金代塑造。这些塑像造型,姿态神情各尽其妙,无一雷同。其线条之优美,色调之和谐,手法之细腻,令人惊叹。

在殿内中央巨大的佛坛上,“五智如来”(即佛经中所指的金刚界五智所成的五如来:大日如来,阿閦(chù)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俗称五方佛)造像端坐于五朵莲花之上。硕大的莲台镶有莲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狮首等。

佛像后之木刻光背,雕刻风格与此迥异,疑为明代增刻。五智如来虽为后代彩饰,但保持了金塑的风格。其艺术手法之娴熟,堪称上乘。

殿内东西两侧的砖台上,分別伫立着二十四尊天王像。天王本是佛教里的护法天神,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轴人间的现实画卷:长髯垂须的老者、威武英俊的少年、端庄华丽的妇人、温柔恬静的少女、彬彬有礼的文臣、虎背熊腰的武将,有的手持法器,有的恭静肃立,有的怒目横眉,有的道貌岸然。每一尊造像都个性突出,妙不可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东侧的一组鬼子母雕像。这组雕像以佛祖度化鬼子母皈依佛教的传说为背景,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尊改恶从善的鬼子母,俨然一个善良典雅、娴淑贤慧的妇女形象;在此像的左脚下,塑一青面红发、狰狞可怖的鬼子母作恶时小像,身上背一婴儿,形象丑恶。一大一小两尊雕像形成鲜明对比,这在佛教雕塑史上非常罕见。

大殿还存有部分珍贵的佛经故事壁画,计190平方米,是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公元1708年-1716年)修寺院时彩绘的“六十间”壁画之残余。大殿的西壁为释迦牟尼“七处九会”的说法场面,西尽间南壁和东尽间分別为“西方三圣”及“三大士”传说中的部分内容。壁画尽管色彩陈暗,多处斑驳,但仍能看出:人物繁而不乱,线条流畅圆润,跃然于壁上。

大雄宝殿的西南侧矗立着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称为普贤阁。普贤阁为辽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面开门,平面略呈正方形,总高18米。阁内有普贤菩萨坐像,四周墙壁上绘制《普贤经变》壁画。

楼阁外观结构精巧,比例匀称,玲珑秀丽,一层西壁有楼梯可达平座上层,此阁采用了平座暗层做法(即两明层之间有一喑层),其许多处细部结构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所建应县木塔颇为相似。

梁思成先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善化寺普贤阁剖面图

普贤阁的下檐、平座、上层斗拱,因位置及功能的差异,结构上也有所变化,以显示各檐的轻重区别,这也是该阁的特殊之处。下层斗拱在栌斗之上,左右施柱头枋三层,这种全用枋不用拱的形式,在现存古代建筑中比较罕见。

首层、平座、二层外檐斗拱

层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

与普贤阁相对的文殊阁(东楼)是仿照普贤阁复建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1953年对普贤阁进行了落架大修,1994年维修大雄宝殿,1999年维修天王殿,2007年维修三圣殿,2008年仿造普贤阁复建了东侧的文殊阁,并复建了左右斜廊。至此,善化寺历史上的完整风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

山西大同观音堂探秘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e1036e3faa4c3fe3874b4b623ee8a84dfe002549

声明:此文由 筑城通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