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在弄堂里的上海最美老教堂——小德肋撒天主堂

上海,作为曾经的百年租界地,孕育了无数精美的万国建筑。其中,教堂建筑尽显独特魅力。

鼎盛时期,上海教堂总量达771座。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球城市中也近乎首屈一指。独特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诉说着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内涵。

小德肋撒天主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式

走进上海最美教堂——小德肋撒天主教堂,一起探索它如何一步一步走来,又是如何随着都市化的进程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沧桑百年,其中的故事精彩纷呈。

石二街道32处历保建筑 总图

目 录

可上下滑动查看

1

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2

泰兴大楼

3

元利当铺

4

美琪大戏院

5

美琪大楼

6

修德新村

7

上海少儿图书馆

8

静安少儿图书馆

9

德义大楼

10

大华公寓

11

春兰公司

12

电信公司(北泰电话站)

13

中华新村

14

小德肋撒教堂

15

大田路334弄3号

16

大田路334弄5号

17

大田路334弄17号

18

西王小区

19

温可铮旧居

20

谭抒真旧居

21

卡德公寓

22

静安投资公司

23

归仁

24

泰来

25

合院大宅

26

园村

27

东斯文里

28

晓钟剧团

29

新闸路幼儿园

30

育才初级中学

31

田汉故居

32

山海关

01

小 德 勒 撒

天 主 堂

基 础 档 案

类 别:文物保护点 地 址:大田路370号

历 史 风 貌

在1947年的上海地图上,大通路(今大田路)370号标注的是“公教进行会"和“天主教景德小学”。

显然,这个“公教进行会‘’与天主教必有关系。而此处现为小德勒撒天主堂,是静安与闸北并区前静安区唯一的天主教堂,也是上海颇有名气的天主教堂。

那么,中国公教进行会与小德勒撒天主堂,究竟有何关系呢?

1947年地图 公教进行会

众所周知,明朝末年,徐光启接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洗礼信奉了天主教,成了一名忠实的天主教信徒。徐光启把天主教带进了上海。

徐光启与传教士

天主教进入中国后,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部分极端的天主教会或传教士反对中国信徒在“奉教”的同时,又继续"迷信”,反对中国信徒继续遵守中国的传统礼制。

后来在徐光启的调解下,风波才有所平息。

清朝康、雍年间,天主教与中国官府的冲突愈演愈烈,导致了皇帝宣布天主教是“劝人为恶”的“邪教”,下令驱逐天主教,所有的天主教教产,一律充公,禁止民间开展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史称“禁教事件",而教内则称为"教难”。

由于徐光启的关系,上海是受天主教影响最大的地区。“禁教”后,城镇里的宗教活动基本终止,但是天高皇帝远,农村里的宗教活动并未完全停止。

法国传教士史式徽在《江南传教史》中说,在近代解除天主教的禁令前,上海有徐、艾、陆、施四个家族长期坚持宗教活动。1844年,法国传教士潜入上海,秘密开展行传教活动时,“教友们没有一座公共教堂,只得在陆、艾、施三家教友私堂内会集祈祷“。

“陆、艾两家的小教堂至今还保存着,为了纪念他们在教难时坚持为教会服务,堂主享有诸多特权,神父经常去举行弥撒。施家的小教堂则在可怕的叛乱战争(指1853年小刀会起义)中被毁”。

书中提到的“陆家”就是陆伯鸿宗族。

陆伯鸿(1875-1937),上海人。名熙顺,以字行。教名约瑟夫,西文名Joseph Lo Pa Hong,出生于天主教家庭,秀才出身。

陆伯鸿

天主教恢复合法地位后,天主教给予徐、艾、陆、施四个家庭以特殊礼遇,他们进一步成为上海天主教的中坚力量。

20世纪初,在天主教会的举荐下,陆伯鸿代表上海天主教访问欧洲,并觐见了罗马教皇,由于与法国天主教的特殊关系,陆伯鸿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天主教领袖人物。

小德勒撒天主堂礼拜大堂

陆伯鸿既是宗教家,亦是实业家和慈善家,在上海创办内地自来水公司(即后来南市水厂之前身),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12年创办华商电车公司和电灯公司,后来两家合并为上海华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还先后参与创办大通仁达航运公司、新和兴钢铁厂(即后来上钢五厂之前身)。

“普育堂”和“果育堂”是清代上海两家重要的民间慈善团体。辛亥革命期间,战事频繁,慈善机构的工作日益繁忙,而经费短缺使多家慈善机构疲于奔命而收效甚少。

1911年,在陆伯鸿协调下,普育堂和果育堂合并为"新普育堂”,成为上海影响最大的慈善团体。"新普育堂”的西文名就是以陆伯鸿的名字命名的,叫做 "Hospice St.Joseph.",就是“陆伯鸿善堂”的意思。

新普育堂

20世纪初,中国有些地方的天主教内开始出现一个叫做“中华公教进行会”的教徒团体,他们把中华民国的建立视为发展天主教徒的契机。

1912年《圣教杂志》发表《组织中华全体教友联合会宣言书》,后来《圣教杂志》又发表署名文章,称:“本杂志前期所载组织中华全体教友联合会一节,现经共同商议改名为中华公教进行会”。

不久,天津中华公教进行会成立了。1912年10月27日,上海的天主教徒在城里老天主堂召开大会,决定成立上海公教进行会,陆伯鸿被公举为临时会长。

翌年3月30日,在董家渡天主堂正式成立上海公教进行会,陆伯鸿任会长,朱志尧任副会长。公教进行会的主要活动是协助传教,设立学校,开展慈善事业。

据统计,上海公教进行会成立后,建立了 80 多个宣讲所,分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城镇乡村,协助各个教堂传教,还集资在偏远的乡村建立教堂和学校,在上海则在工人集中的杨树浦地区建立“圣心医院”。

1928年8月,教皇庇护十二世承认和支持刚建立不久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号召组织和发展中国的公教进行会。

于是,公教进行会得到国民政府的首肯和支持,全国的天主教出现了一股公教进行会热。

1934年8月,陆伯鸿受聘担任中华公教进行会会长。

1937年12月30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陆伯鸿遇刺身亡。此后无论中华公教进行会还是上海公教进行会,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小德勒撒是法国天主教圣衣会的隐修女,去世时仅24岁。1925年,罗马教皇把她列入 “圣品”,成为天主教的“圣女”。

于是,在公教进行会的推波助澜下,上海的天主教掀起了一股对“圣女小德勒撒”顶礼膜拜之风。

上海公教进行会早期会址在南市董家渡天主堂对面的自建三层楼房里。1920年代末,公教进行会获得一块位于大通路的地皮,建设天主堂,命名为小德勒撒天主堂。

该教堂择1930年10月3日圣女小德勒撒殉道日奠基,翌年同日,举行新教堂开堂典礼。

同时,董家渡的公教进行会迁入大通路小德勒撒天主堂。公教进行会创办的景德中、小学同时开学,学校即设于新教堂的三层楼房里。

1966年,小德肋撒堂关闭,并为工厂征用。1990年,教堂归还天主教上海教区。

建 筑 特 色

该教堂占地面积1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211.9平方米。堂身高爽宏亮,辅以两座钟楼,但无尖顶。

堂内有宽敞的楼宇围廊,祭台上方有圆形穹窿,窗户与斗拱均呈半圆形。

堂内装饰精致,石柱、地砖、灯罩等都标有纪念小德肋撒玫瑰图案的特殊标志。

02 - 04

大 田 路 334 弄

大田路位于静安区东部,南起凤阳路,北至南苏州路。长849米,清宣统元年(1909年)筑,命名为大通路。1980年以安徽大田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学校等。现山海关路至北京西路被开辟为静安雕塑公园,由此为断头路。

大田路334弄建造年份为1916年,由中国第一位现代建筑师周惠南亲自设计建造。结构为砖木二层,旧式里弄式样。其中334弄5号是上海绘画大师谢之光的故居,334弄17号是海宁陈氏迁居上海后的上海山海里陈家。

大田路334弄3号

文 物 保 护 点

大田路334弄5号

文 物 保 护 点

大田路334弄17号

文 物 保 护 点

传统的意义在于

当下的在场

文化的生命在于

无时无处不在的

举手投足

和呼吸吐纳

Hash:d8483541e23b4befc81ba3df0fd213b3d4d6a3a7

声明:此文由 邻里石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