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没有旁观者 昭苏全民兴旅掠影

旅游观察

近年来,昭苏县以“伊犁国际旅游谷先行先试区”为契机,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昭苏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范县”,并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6年成功承办了自治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场会。昭苏县坚持把旅游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中心工作,举全县之力大办旅游,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上下整体联动的“全域旅游、全民兴旅”的大旅游工作格局。

保护生态:为全域旅游夯实基础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中国天马之乡”昭苏县。站在位于昭苏县特克斯河上游湿地的观景台上,眼前的湿地一望无际,与天空连接在一起,灰鹤、大天鹅等鸟儿在河面上下翻飞、嬉戏觅食。

阳西下,一群矫健的伊犁马从山坡上结队疾驰而来,马蹄过处尘飞扬,直扑进清凉的特克斯河中。原来,这群马儿到了饮水洗澡时间,它们或俯首疾饮荡起层层涟漪,或昂首甩鬃激起水花片片,与不远处的解放桥相映成趣,形成了壮观的“长桥浴马”景观。游人忍不住驻足观赏,相机“咔咔”声不绝于耳,将这一美景定格下来。

昭苏县湿地总面积104万亩,位于特克斯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湿地面积的1/3,这里不仅是鸟类的栖息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与游人的钟爱之地。

除了湿地外,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也同样为昭苏全域旅游增色不少。昭苏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资源面积超过3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5.04%。

据介绍,昭苏县有植物种类约3000种,占新疆野生植物种数的85%;野生动物有363种,包括181种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

“每年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动物保护者都会来到我们县拍摄野生动物。”昭苏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

昭苏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林业生态建设为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是昭苏县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一大重要举措。

在湿地资源保护方面,昭苏县于2014年申报了新疆昭苏特克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15年又申报成立以夏特湿地管护小区和灯塔候鸟栖息地管护小区核心区域为主体区域的自治区级新疆昭苏特克斯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效保护特克斯河流域的湿地资源,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安全,既能作为科研实践、科普宣传和环境教育基地,有效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又能提供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场所。目前,昭苏特克斯河湿地公园一期建设项目已开工,特克斯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已获自治区林业厅批复,同意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昭苏县还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并认真做好监测工作,每年冬季为过冬候鸟投食,加大野生动物救助力度,进一步保护了全县生物多样性。

造林绿化:为全域旅游增光添彩

在全面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昭苏县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全县生态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全民义务植树、三北防护林、城镇村庄绿化、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全县森林资源培育不断加快。

为充分满足全县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的苗木需求,昭苏县在县城东侧建设了大型苗圃“百树园”,占地330亩,通过以土地招商合作育苗的经营方式,吸纳民间资金1100万元,从外地引进优良种苗品种,打破了昭苏县树苗品种少、绿化景观单一、特色花卉苗木缺乏的困局,并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天山深处采集野沙棘、野山楂、野稠李等野生珍稀植物树种,移栽到百树园野生种质资源圃进行驯化扩繁,既可以保护濒危野生物种,也可以增加城市绿化树种,提升全县综合绿化美化档次。

据昭苏县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总工刘秋琼介绍,目前,百树园主要培育有丁香牡丹海棠天山花楸、四季玫瑰等66个品种、95万株各类珍稀特色高原苗木,完全可以满足全县造林绿化需求,与百花园百草园、百菜园、百药园共同组成了昭苏县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今年,昭苏县林业局又投资320万余元,在县城天马大道建成了长2公里、占地205亩的绿色景观长廊,种植榆叶梅、红叶海棠、疣枝桦等各类适合当地气候的高原特色景观苗木13.99万株,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绿化整体水平,为全域旅游再加“绿色”筹码。

大数据库:量身打造“彩虹之都”

夏季的昭苏草原天气变幻莫测。受到天山山脉的地形影响,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阴雨绵绵。在这里彩虹出现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据气象部门统计,昭苏县的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100天,每年5至8月期间,出现彩虹的景象多达160余次,而且经常出现双彩虹,三道彩虹也时有发生。

6月23日,记者从昭苏县委宣传部了解到,因为昭苏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夏季常常出现彩虹,因此也被誉为“彩虹之都”。今年以来,当地气象部门将彩虹观测纳入气象信息采集工作中,并打算逐步建立“彩虹基因”大数据库,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个以彩虹观测为主的数据库。

昭苏县气象局局长周明伟介绍,今年3月开始,昭苏县气象局正式开始彩虹观测业务,在打造“彩虹之都”的工作中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周明伟告诉记者:“彩虹出现的时机、方位很随机。通过政府号召,动员全县居民一起来‘观测’彩虹,向我们‘汇报’位置和相关情况;再由气象部门查找汇报位置附近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从而探测彩虹出现的气象因素阈值,进而开展彩虹预报服务工作。”

据介绍,目前昭苏全县共有20个区域气象站。随着彩虹数据库的建立,气象部门对彩虹的预报将越来越精准,同时还能提供彩虹观测最佳时间和拍摄地点,为游客的旅途锦上添花。

同时,针对昭苏县提出的全域旅游,昭苏县气象局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昭苏机场的选址工作、针对机场建设开展气象评估、提供旅游气象服务信息等。

“昭苏全域旅游需要我们全民参与。”周明伟说。

昭苏县旅游局局长姚梅说,昭苏县全域旅游建设坚持全社会参与,强化全域旅游部门责任,让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不断提高全民兴旅的能力和水平,在昭苏,已经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使者”的全民共识。

Hash:ecba2a9c56398363d330b877b4141457ee1199b1

声明:此文由 国际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