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游 之 杭州

【自游北斗东部沿海城市杭州

杭州即是我国最负盛名的江南水乡,也是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

世间常说,人间天堂,地上余杭,这名躁天下的余杭指的正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杭州.而余杭的来历颇有意味,传说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地域泛称扬州;夏禹南巡,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即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还有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乃名“余杭”。

杭州,又名临安 钱塘、武林、杭城等,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风调雨顺,适宜生存,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成为了南来北往路人皆知,路人向往之地,及至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粮食产业,造就了杭州在历史上作为重要商业集散中心的要地。

如此历代下来,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述说着杭州的古老,杭州的文明,杭州的开放,杭州的融合.

历史老人记载着杭州的南北交融,以南宋年间为例,中原开封及周边地区的北方军民随宋室大举南迁,定居临安,造成了极重的北方人员融入; 此后,清朝的八旗兵在杭州驻扎,时间长达200年以上。由于北方移民急剧增加,使得杭州区域吴语人口、习俗以及传统优势与来自北方皇城官话、习俗、地位优势形成了历史性的相互融合. 这一融合特性也使得杭州原本就具有的开放意识更加突出。

比如,杭州知府林启创建于1897年,现今浙江大学前身的求是书院,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到了2020年,浙江大学以其优异的办学方针已经稳居于我国名牌大学的前五之内.

而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的万松书院,则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文人汇集之地,更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正是这种自古以来延续持久的开放与融合,就像钱塘江大潮潮水一样,既有农历八月十八的最大潮涌,更有农历每个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的不同规模的大潮涌,而具有了一年就有120天可以观潮的盛景.这规模盛大且具有规律可循的钱江大潮不正像杭州历代的人文志士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坚持不懈的辛勤开拓建设,创新发展,使得杭州成为了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难怪早在北宋年间,在政治上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其《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独钱塘,自五代始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江涛浩渺、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钱学森 钱学森同志,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毛主席与钱学森

1950年,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同志要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就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直至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年轻钱学森

盖叫天 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原名叫张英杰,艺名金豆子,后改名盖叫天. 原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长期在上海一带演出。他擅演全部《 武松 》(包括《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等)。有“江南活武松”之誉。

在他写的《粉墨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本来我的艺名叫“金豆子”,是天津隆庆和科班的老齐先生起的。可是唱文戏用这个名儿便不怎么合适,所以到了杭州大伙儿合计着给另外起了个艺名,研究来研究去,有的说叫“菊仙”,我不喜欢。那会儿谭鑫培叫“小叫天”,我说我就叫“小小叫天”吧。我的意思是借着他的名儿,弄点小米吃。不料在座的有一个人瞧不起我,在一旁冷笑说:“哼,你也配叫这名儿!”这一下把我说火了,我年少气盛,和他当场顶起嘴来。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名字呢?能把人看死了吗?不光是继承前辈的艺术,我还要自成一家,“盖”过叫天,独树一帜。就这样,我用上了盖叫天这三个字。

盖叫天是一名艺德双馨的京剧演员,非常敬业。1934年,他在演出《狮子楼》时,为了不压伤同台演出的同伴,他不慎摔断了右腿腿骨,但却强忍疼痛继续演出,直到幕布被拉上。 其墓址坐落于杭州西湖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的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海域之上,是国家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构成部分。

海州湾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既是海湾也是钱塘江的入海口,湾内有大小岛屿69个; 杭州湾的湾口宽约95公里,自口外向口内渐狭,到澉浦为20公里。海宁一带仅宽3公里。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

新石器时代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形制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独木舟。遗址内的文物保存较完整,现存于湘湖边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萧山跨湖桥遗址 博物馆

钱江观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尤其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在萧山钱江观潮时节,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之地.

京杭大运河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2002年时,大运河被纳入了“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 海河黄河 、 淮河 、 长江 、 钱塘江 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灵隐寺 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相传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旧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杭州岳庙 多称为岳王庙,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

墓园坐西向东,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

南宋御街 是南宋都城临安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 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今武林路西侧,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 凤凰山 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 观桥(即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

桐君山 位于富春江、天目溪汇合处,兀立江边,与桐庐县城仅一水之隔。有“小金山 ”“ 浮玉山 ”之称。此山两水交带,背后是深谷和绵延的山脉;前面极目无垠原野;脚下是滔滔大江,既险又美,登桐君山极目四望,尽赏富春江烟雨景色。

清末梁启超称之为“峨眉一角”,而康有为则誉之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

Hash:d0a5c3d9edf51c6ef7cac3e37a34b922529278b8

声明:此文由 行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