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李牧:向往的海晏

2018年第76期(总第314期)

向往的海晏

文/李牧

四十年前,有一次,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讲课的间隙,给我们描述了青海湖,他说青海湖大的就像是一个辽阔的海洋,坐船到青海湖中间,就好像坐在一个蓝色的球体上。我当时发挥自己有限的想象空间,把一个遥远的青海湖,想象成童话世界里浪花舞动我的水上乐园。后来,语文老师又说:“在青海湖边有一个小城叫海晏,我在那里住过一晚上。”从此,”海晏”这个陌生的地名就和我向往的青海湖一起留在了我幼年的记忆里。后来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开始扩大,在向往青海湖的同时,也向往那个叫作“海晏”的小城,想着要是能在那里住上一夜该有多好啊!白天观看青海湖的蓝色辽阔,夜晚倾听波涛声声……

走近海晏历史文化

若干年后,作为一个青海人,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有幸看到了青海湖,更有幸住在了海晏。可是海晏和青海湖虽然相距不远,却不是幼时想象的那么近。我无法住在小城看湖和听湖。所以只有让幼年的想象永远地住在梦里。

所幸的是,自从在海晏居住后,竟然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岁月里,住在海晏的金银滩草原上,每天可以感受到从青海湖边刮来风的力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公里,但从湖面上刮来的风,到达海晏时依然是那样强势,一点都没有减弱的意思。也好,权当我们每天在和青海湖进行另一种对话。

后来,深层次地了解海晏,是我成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文物工作者开始的。之前虽然认识海晏,都是停留在表象,如:平坦的草原,三千多米的海拔,湟水河的源头,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著名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之地等等。从事文物工作以后,首先了解的是海北州有两个国保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在海晏,一个是西汉王莽时期修建的西海郡故城遗址,另一个是1958年选址,1962年开始建设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又由于西海郡而知道了出土于1942年的国家一级文物“虎符”,和1986年出土的“石匮”,以及一些关于西汉王莽时期建立西海郡的政治目的。从此,就更加对海晏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汉时期王莽篡政,在青海湖边建立郡县制,并将青海湖命名为“西海”,以达到统一”四海”的目的。

之后,循着海晏的历史文化脉络,一步步走进这方上天曾经赋予特殊使命的土地。这里不仅有以上两处国保级文物,另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其他文化遗存。其中有海晏县金滩乡光明村的光明遗址,遗址内曾经采集到大量不同时代的陶片,有齐家文化的薄质黄色陶,卡约文化的夹沙粗陶片和少量瓦片。此遗址曾出土有大小不等的残缺陶罐数件,这类器皿在青海湖北岸出土尚属首例,根据陶质、器形分析,属卡约文化类型。光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农耕文化逐步由东向西发展的历史。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古代遗址,由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伴,不得不使人们浮想联翩,情有独钟。相传很久以前,此地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忽然,有一天山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猎人,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以打猎为生。一天,他在一处石崖附近看到一只受伤的白色小鹰,就心生怜悯把这只小鹰抱到自己的住处养伤。之后的一个夜里,年轻猎人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老太太对他说:“你是个好心人,你救了我的女儿,我非常感谢你!请求你在四月初八这天,太阳升起来之前,把我心爱的女儿还给我,我会报答你的恩情。”第二天年轻猎人起床后,依然进山打猎,没有把夜里做的梦放在心上。过了一段时间,小鹰的伤已经好了,猎人带着它出门,走至捡小鹰的石崖处,准备把它放飞时,他的眼前出现了仙境般的景色,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云雾缭绕。一群美丽的女子衣袂飘飘,迎着他喊道:“妹妹回来了,妹妹回来了!”猎人吓了一跳,此时,他想起了奇怪的梦,就急忙放飞了小鹰。没想到,小鹰刚离开猎人的手掌,就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微笑着拉起猎人的手,猎人还在发呆,已经被众姐妹们簇拥着走进华丽的庭院。他在庭院里看到了梦中的老太太。年轻猎人后来才明白,这是鹰的家族,老太太就是小鹰的妈妈。猎人由于救了小鹰,得到了鹰家族最高的礼仪,临走时,老太太送给年轻猎人一件宝物,并对他说:“这个宝物能给你带来吉祥如意的生活。”说完请他喝了最后一杯酒,年轻人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他睡醒时,周围的亭台楼阁都不见了。但见青山绿水,却是异常的美丽。他的手里握着老太太赠送的金玉如意,他为逝去的美景和美好的记忆惋惜,但却无回天之力,无奈之下,就只能沿着山路回家。走走停停,不一会儿,他看着路边三位老人正在喝酒聊天,三位老人一位穿着黄色长袍,一位穿着蓝色长袍,还有一位穿着红色长袍。三位老人看到年轻人走近,就说:“年轻人,请留步,陪老汉喝两杯酒好吗?”年轻猎人犹豫了一下,看看三位老人并无恶意,就席地而坐,陪三位老人喝起酒来。他先接过黄袍老人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老人哈哈一笑说:“年轻人你会长寿的!”紧接着蓝袍老人又递过来一杯酒,年轻人依然一饮而尽。蓝袍老人也哈哈一笑说:“年轻人,我也会给你增福的!”这时,红袍老人端起酒杯说:“年轻人,喝完这杯酒后,请 西南方向走,那里有你最好的归处。”说完,三位老人就不见了,远处回荡着一个声音:“年轻人,是鹰妈妈求我们给你添福、增寿、牵红线的!”年轻人知道是鹰妈妈让福、寿和月下老人三位神仙来帮助自己,就连忙为三位老人叩头感恩,并向着石崖的方向叩拜,以感谢鹰妈妈的帮助。之后,年轻人就按照神仙的指示,向西南方向走去,那里有一大户人家,他娶了这家美丽出众的姑娘做妻子。从此,便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这就是鹰楼石崖遗址的美丽传说。鹰楼石崖也叫月楼石崖,或鹞楼石崖。地处海晏县与湟源县的交接处。东、北、西三面为悬崖,遗址形为崖楼,位于鹰楼石崖顶部,遗址中有石砌围墙,地表有大量夹砂灰、红陶片散布。根据遗址分布的形状及出土遗物分析,认定为卡约文化遗址。这处遗址是1988年被海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有一处草褡裢湖西遗址。遗址依湖岸而建,形状略为弧形。范围较大,东西宽250米,南北长700米,保存较完整。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碎陶片、兽骨等,陶色为浅灰色、灰色、红色。陶器表面以素面为主,有少量指甲纹。经过考古专家对遗址总体结果的分析,为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遗存。草褡裢湖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环湖地区各个时期人类活动情况提供了实物依据,遗址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为海北州、海晏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发现。海晏县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甘子河乡尕海村的尕海古城。汉武帝时期,北却匈奴,西逐诸羌,致使湟水流域许多羌人被迫迁往青海湖北部。当时这里羌人骤增,空前繁荣,矛盾也逐渐增加,时常狼烟四起。据说羌人首领常率兵从东、南、北三门出征,每次都是凯旋归来。有一次,从西门出征参战,结果将士遭全军覆没,从此,羌人堵死西门,认为这是个不祥之门。在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如果看到东山顶上飞翔的三只金色鸽子,那么,下一年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那三只金色的鸽子会在太阳的余晖下盘旋数次,然后离去,但鸽子的鸣叫声却久久回荡在无边的晚霞里,人们称之为“带来吉祥的鸽子”。所以,这里的人们会经常祈祷和三只吉祥鸽子的出现,让这片土地永远牛肥马壮,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尕海古城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430米,南北宽420米,占地面积180600平方米。城墙夯土筑成,夯土层厚0.5~0.12米,墙基宽约8米,顶部宽约2米。城墙内曾出土铜镜、陶罐、五铢钱、铜箭簇等。据史料记载及采集标本分析,这座古城为王莽所置西海郡环湖五城之一。另外,海晏县还有文化古迹如德州墓地、莫合口原始岩画阿拉善旗王府遗址等,从文物古迹来看,海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战略要地,从青铜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海晏,这片青海湖北岸的草原,它历经风雨,但今天它依然葱绿如初,兆示着这个时代的复兴

海晏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蒙古族刺绣蒙古族颂词、藏族民歌等,都是从古至今海晏各民族人民在劳动之余创造的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精神的食粮。在广袤的草原上,各民族信奉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产生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在海晏县境内,宗教文化资源也比较丰富,县境内有白佛寺等几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海晏县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海晏乡村

这个夏季,又一次走进海晏草原,油菜花正和四处的野花争艳,空气是芳香而洁净的。县城三角城镇已经不是昔日的小城,而今,这座小城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城镇的布局一如精雕细琢般精致。这座青海湖边的小城,一瞬间,好像真的还原了我幼年时的童话梦,但又好像不全是。它厚重、幽静、温暖、洁净……它是古老文化的诞生之地,是浪漫爱情故事的孕育之地,是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家园,是一片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我们在一个个乡村驻足,每一个村级文化站都有各自的特色。图书室、活动中心、反腐图片展等等,本来反腐文化在这些年已经把我们的眼睛、耳朵磨出了老茧,但是,在海晏的农牧区乡村文化站看到反腐倡廉宣传画时,却令人耳目一新,忍不住就想多看几眼,顿时一种久违了的感觉油然而生,与草原的亲近感开始苏醒,之后,就是激动和感恩!是这片充满生机的草原,让我们的心回归到了本初,回归到了纯粹的自然!这就是我们朴实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把反腐话题通过自己的理解,借助于图片,借助于文字,借助于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乡村文化这个小小的窗口,向外界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城镇到乡村农牧区,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海晏县的文化馆、西海郡博物馆相继建成,成为海晏县的文化名片。于此同时,各乡镇、村也建成了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等。就连新建家庭牧场,也已经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在河清牧场看到的情景让人感触颇深。牧场不光是养牛、养羊的场所,还兼营一系列体验流程。在这里,大人孩子可以亲身体验喂牛、挤牛奶、发酵酸奶等牧区日常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并亲近大自然,与牛羊接近,了解牲畜的习性,增长知识。我觉得这一系列活动场景非常有意思,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大人孩子们体验了牧区生活,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是非常有益的。

一个小小的村庄静静地卧在山坡下,红柳、沙棘、小叶杨以及一些草原上常见的植物簇拥着这个小小的庄廓院落。紧闭的大门好像一如它的主人那样低调、谦卑。这就是原青海省副生长尕布龙的老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大门前,留下自己来过这里的身影。这个院子主人,一生做过很多平凡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堆积如山时,就是一座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峰!别了!普通的庄廓院落!

这次在海晏的行走,既看到了农牧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又看到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可谓收获颇多,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应该经常深入生活,走进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社会的现状,才能充实自己,提高作品的质量。

李 牧20世纪60年代出生,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2000年与诗友十人合著《青年诗人诗选》一部;2010年出版个人文集《牧野的低吟》,2016年出版《李牧诗集》一部。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

张 霞

天 下

秦 青

XXXX

XXXX

《更多》

○ 主 编:原 野

○ 常务副主编:毛宗胜

○ 执行编辑:韩有录

投稿须知:本人原创作品+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张及 需要配的图片。文责自负,自己校对。

版面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版权,联系删除。

Hash:bb8a5884e47531da50aa5712b08a262987f0c699

声明:此文由 昆仑文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