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垄断20年的医疗设备,开机一次花3万,美团入局加速突围

中国证券报11月22日消息,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公司康诺思腾正式完成了B轮融资。

美团入局

据笔者了解,此轮融资金额为5亿元,投资方包括新世界发展集团、青松、高榕资本还有美团龙珠。

对于美团,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都停留在外卖以及团购上,所以着实没想到美团龙珠会将投资的手伸向医疗设备市场。

并且为康诺思腾这家仅成立2年的行业新秀提供了资金支持。经过了解,笔者得知美团的这个投资项目不简单。

一来,康诺思腾虽然只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行业新秀,但该公司已经完成了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的开发,并且陆续在中国深圳香港以及美国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专业团队囊括了数百人才。

二来,美团龙珠看中的手术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设备,这类设备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医疗科技进步,且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在工业走向智能化的同时,其他行业的传统机械甚至是人类劳动力也在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包括医疗领域。

传统医疗器械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核磁共振、中央监护系统、脉搏血氧仪等设备才是当前的主流。

在高端医疗器械中,能够替代医生做手术的智能机器人,更是当下外科手术领域的王者,其精细度与准确性远超医生,在微创外科手术等细分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开机一次花3万

既然这类智能机器人如此出色,其价值之高可想而知。

以享誉全球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这类高端医疗设备的价格高达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36万元。

而且,该设备的累积使用次数只有730次,这意味着每开一次机,就需要花费3万元人民币。

令人遗憾的是,早些年间这类手术机器人只有美国公司可以提供,国内和国外都找不到替代品,所以我国只能依赖进口。

美企垄断二十年

垄断全球市场长达二十年的美国企业当属直觉医疗公司,其开发出的手术机器人“达芬奇”遍布全世界。

根据国际商业机构Frost & Sullivan公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早在200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稳稳统治着国内手术台。

另有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19年间,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外科手术接近13万台。

当这类手术机器人在现代外科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之际,美国直觉公司开始坐地起价,国内的各大医院为此付出了不少资金用于进口这类高端医疗设备。

但进口成本太过昂贵,而且国内能够用得起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消费者占比极小。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用得起手术机器人,我国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政府的支持下下定决心展开了对这类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

国产替代加速突围

早在2000年,天津大学的王树新教授便带领校内科研团队进行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攻关。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该团队几乎一直处于医院、工厂和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状态。

终于,在2013年后,王树新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产手术机器人,该设备还搭载了图像观察摄像头,以及极为精密的机械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打破了海外垄断,而且还一举将手术机器人的成本,相较于进口达芬奇机器人压缩了95%。

这款纯国产机器人,就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用来帮助患者进行辅助手术的“妙手”机器人。

在2021年年初,青大附院还利用“妙手”机器人联合联通5G,实现了隔空为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

除此之外,在今年三月份,国产“术瑞”手术机器人也在首次参与的手术过程中获得了成功。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来看,国产手术机器人已经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国产手术机器人MP系统也通过了相关检测开始进入临床阶段。

香港的一家手术机器人制造企业曾预测,在未来十年内,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到400亿。

面向这个400亿的超级市场,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形成专业的发展体系,从而彻底摆脱美国企业的垄断。

Hash:1b32166ada998d57f17110ea36024a96bc4d1c28

声明:此文由 小妹谈军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