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之最 |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大方羊场坝

2014年的初春时节,绿意盎然,春风送爽。我们《毕节之最》摄制组一行来到了大方县羊场坝,再一次近距离地触摸历史遗迹——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

越野车沿着一条平坦的乡间小道行进没多远,便进入了羊场镇的珑公村,从一片开阔地抬头望去,一座巨大的天然石桥蓦然出现,这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它的形成是由于山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经过漫长历史的日积月累,导致巨大空洞的出现,从而成为一座天造地设的大桥。经过地质专家实地测量:这座天生桥桥高178.25米,跨度105.58米,桥拱跨度最大处127.35米,最小处77.69米,桥身长400米,宽200米,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座天生桥。

站在桥下抬头仰望,我们不禁被它高大雄伟的气势所震撼,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不经意间便造就了人间的神话。阵阵凉气吹拂的桥下,是宽阔的洞中大厅,这就是清虚洞,传说一位名叫清虚的道长曾在此修道而得名。大厅里两壁陡峭,沿着石壁往下滴淌的水珠,滴答作响,回声阵阵,像一段永不停息的音符。从下往上看,桥体的腹部像一个巨大的簸箕盖在两边的峭壁上,令人叹为观止。

羊场坝天生桥过去不为人所知,直到抗战爆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它才展露在人们的面前,并在全国抗战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曾经见证了“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兴盛与衰退。这里曾是当年主厂附属的发电厂、翻砂厂和螺旋桨厂等配套工厂的旧址。如今,空旷的洞内只能看到少许残留物;而大桥的外面,曾被规划为飞机试飞跑道的农田,绵延千米,已然看不到一丝当年的痕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些中立国断绝了对我国的飞机供应,兴办航空工业迫在眉睫。

为防止日军空袭,1940年,国民党通过在大定县(今大方县)考察选址,决定在羊场坝的溶洞群中,建立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这就是“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对外称“云发贸易公司”,直属国民党航空工业局,是国民党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军工厂。1941年5月,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由昆明迁到大定县羊场坝的乌鸦洞内,全厂有员工2300名。羊场坝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

在离天生桥几里地的羊场镇人民政府驻地附近,几幢独特的西式建筑映入眼帘。1943年3月20日至22日,蒋介石来到羊场坝视察发动机制造厂时,曾经在这里下榻。如今,这些建筑仍然保持着原貌,而当年的情形,也还时常被当地人谈起。

站在当地人称乌鸦洞的入口处,历史的沉淀总是让人浮想联翩,那掩隐在树林、灌木丛中的一排坚固的堡垒,一眼望去,依然还散发着威严的气息。隐藏在堡垒后面的,就是主厂区——当年的发动机生产车间。这个设在溶洞里的巨大的生产车间共分为三层,底层面积990平方米,中层面积800平方米,上层面积700多平方米。

从1943年开始装配到1946年撤离,该厂先后共装配制造了32台发动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作为共和国的航空基地之一,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巨大的生产车间如今已空荡无物,只剩下墙上的一些标语仿佛在告知人们它的久远、沧桑和辉煌。数十年来,除了偶尔有人前来参观,凭吊历史、抒发感叹以外,这个当年的发动机制造厂、航空基地,已经被岁月和历史完好地封存。(文/万莉 叶光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毕节发布

编辑:吴学毅

编审:姜继森 侯军

Hash:d937354ce4f513c1229d526c74e9a9fa1cddeeeb

声明:此文由 大方宣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