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着浓浓客家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村落里面竟藏有“东方古堡”

在城市呆久了就想去农村走走,感受下乡土的气息,质朴的风情,还有那让人怀念的乡愁,下面走的几个农村都比较有特色,先说雅溪古村,雅溪村距 全南 县城22公里,村落始于明朝,全村陈姓。因为优美的古村、传奇的古围、渊源的古祠、淳朴的客家风情,在2016年列入了中国美丽宜居乡村、住建部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尽管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但现在还是可以免费游览参观。

雅溪村内由千年雅溪流经全村,雅娴湖和鸳鸯湖如两颗绿宝石嵌入村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围屋与周边山水、林木融为一体,古朴优雅。

走在平坦的石板路上,看着墙上挂满辣椒瓜果,满满的农村生活气息,远处房屋上 方正 袅袅升起阵阵炊烟,组成了一幅农耕文明的乡风俚俗画。

雅溪村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土围、石围、承庆堂、陈氏宗祠等四座古建筑。这些建筑以其小巧精致闻名,素有“小家碧玉”“古代别墅”之美誉,这些客家围屋还被称为“东方古堡”。

雅溪村因围屋而盛名,保存完好最为壮观的有两处,一处是土围,一处是石围,两个围屋仅相隔100多米。土围名为福星围,始建于清 咸丰 年间,是一座方形的夯土砖墙结构的建筑,飞檐翘角,每面墙壁之上皆有方形窗洞。

土围共有三层,每层有17间房,且均是采用木材,院落的大大小小角落均用鹅卵石所铺砌,现在这里已没有人居住,成为了客家民俗文化展列馆,对客家“非遗”、客家方言、婚宴嫁娶及过年过节的传统习俗等传统文化进行多维展示。

相距百米的石围叫做雅凤围,建于清光绪年间(1885年),素有“小家碧玉”之称。门口还有拴马柱,这个在古代是地位的一种象征,围门穹楣刻有“鸟革翚飞”四字,具有宫室华丽之意,代表着陈先学的一种美好的愿景。

石围呈正方形,以“回”字结构为构造,全实木搭建的屋廊共四层,每层13间。在围屋的天井还有一口麻石围砌的古井,清澈见底的井水甘洌又清凉。挑空的砖砌炮角、花岗岩制的大门、防火攻装置、精美的木雕石雕,在赣南围屋中也是独一无二。

陈氏祠堂是陈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每遇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族人们便相聚在宗祠,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祠堂内留有蒋经国在赣南任职期间的《新赣南家训》等一系列优秀家风家训。

走进雅溪书院,这里正举办开笔礼,开笔礼俗称"破蒙",是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只见他们穿着汉服,经过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等仪式迎接新的开始。

在书院另一侧,还可在琴棋书画室,体验茶之道、琴之韵、书法之飘逸、国画之精妙。雅溪书院设有藏书、读书、讲学三个区域,藏有近万册线装书籍,重现了雅溪“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文化传统。

雅溪古村共分四大块板:七彩入口田园区、古韵村落观赏区、客家文化体验区、稻田康养休闲区。趣味的农耕文明体验加上返璞归真的稻田酒店和个性客家主题民宿,给人一种别具匠心的度假体验。

我们进村时刚好有个雅溪唐鉴实景演出,走在雅溪如同穿越时空,穿插各种剧情,共同经历那些不平凡的往事,沐浴在客家文化的长河之中……

演出以沉浸式的观演方式进行互动演绎,让游客穿过云桥仙境进入唐代的雅溪,当时当地的县官清廉,民风淳朴,村正带领村民在雅溪安居 乐业 。开放的大唐,引来异域商队聚集于此,民族之间难免发生摩擦,雅溪本地向来与世无争,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衍,客家人建造了围屋自保,并以龙为图腾,祈福世代平安……

Hash:ced28553c74f1b748eef0160cec46a98d12be946

声明:此文由 缘美色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