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座千年书院不简单!堪称古代清华大学,梁祝曾在此同窗共读

美丽新世界,关注:路灯摄影,每天分享旅途风景。燕赵大地多奇景,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河北,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数不清的自然、人文景观。位于省会石家庄元氏县的封龙山就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名山

“千年古县元氏,历史悠久。战国初期赵国封公子元于此,故名元氏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封龙山雄伟壮观、沟深林茂,以奇峰怪石为胜,成为石家庄鹿泉区和元氏县交界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之所以叫“封龙山”,与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关。相传大禹为了降服蛟龙的兴风作浪,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灾难,将蛟龙锁封此山上,而得名。这里林木繁茂,自古是佛、道信徒修身养性之地,如今更成为市民踏青郊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盛夏,市区气温飙升,难免让人心浮气躁。而当我来到元氏县所辖封龙山南坡,登上812米高峰,迎面清风吹拂、回首田园似锦,顿觉神清气爽。在这巍然屹立的高峰之上,在这悠然静谧的树林深处,有一座书院悄然走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令后人敬仰,它就是封龙书院

很多人不知道,比起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之美,封龙山更让人向往的是它的文化底蕴。自汉代以来,封龙山就一直是北方民办文化教育的中心。在1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名士辈出,成就非凡。在宋代被列为“江北四大书院”之一,堪称古代的“清华大学”。

从唐代到元代不断有知名学者在此讲学授课,就连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教育家张德辉也常来拜访,但真正让封龙书院名声大振的却是元代杰出的数学家李冶。

李冶是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数学家,元氏人。当年,李冶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以天元术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测圆海镜》。他发明和使用了未知数,并最早使用了数字零,小数记法和负号。在《测圆海镜》中,李冶提出立天元一为某某,也就是现在设未知数为某某,这样的研究成为早于欧洲300多年!

除了《测圆海镜》雕塑,封龙书院还有两个读书洞和一个墨池值得一看。读书洞是封龙书院学子读书之处,由南北两个内部相连的石窟构成,据专家考证,此石窟原为佛教洞窟,凿成于南北朝早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窟之一。据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读书洞不简单,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此同窗共读三载。

走进这读书洞,仿佛就闻到了梁山伯身上的墨香,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展现在眼前。“不等来世再相约,今生就要无恨无悔……”梁祝二人爱情的绝唱就在这林深之处回响。

墨池,是书院学子洗笔的地方,我想,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曾在这里洗笔作诗吧!相传该墨池若去旧换新,新水转瞬又会变成墨色,且清澈透底,其状妙不可言。

从古至今,这里的朗朗书声延续不断,在这秀美山色之间,书院是一条文化的纽带,连接着古代和现在。石家庄市第六届旅发大会将于2020年6月28日至6月29日在元氏举办,届时,封龙书院也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你心动了吗?

禁止搬运,侵权必究,关注路灯摄影,一起看世界。

Hash:b56882a4ca2f0ae568d30da7dbd0c2762b9e6dec

声明:此文由 路灯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