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斗母宫有个俏尼姑

□马牧青

斗母宫,听上去显然是一处道观,按说住着道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泰山斗母宫却住过佛家的尼姑。其中有一个小尼姑,模样俊俏,气质典雅,于是乎,一时引得一些无良香客纷至沓来,惹花弄草,继而传出一桩在当时人看来极不靠谱的风流韵事儿。

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有斗母殿、斗母阁、斗母宫。“斗”即北斗七星,广义上指所有的星辰,“斗母”就是诸多星辰的母亲,斗母就是斗母元君,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尊贵。如今,在四川甘肃马来西亚的华人区都有叫斗母宫的所在。

泰山中路,北出红门宫,沿途石阶盘桓,峰峦竞秀。盘道边,中溪如影随形,曲径通幽、雄奇秀美之处,往往坐落着古朴淡雅的寺庙、酒店和茶肆,爬山累时,或小憩,或小斟,凭栏远眺,情趣盎然。

一路攀登,林荫夹道,渐入佳境,至万仙楼,山色豁然,有名的“小洞天”就隐在此处。盘路右侧中溪内,断崖层叠,奇石嶙峋,横瀑飞流,泉水叮咚。

谷底有一方巨大的石坪,精巧如几,坦荡如砥,周边松柏蓊郁,芳草如茵。这是一个极清幽去处,离斗母宫已是近在咫尺。

过万仙楼不多远,可见“斗母宫”牌坊。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及“虫二”诸刻。“虫二”实乃字谜,即“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意指此处风月无边,景色秀丽。就这“虫二”刻石,还暗隐着男女情爱,当与斗母宫俏尼姑那段传得沸沸扬扬的情事有关。

泰山斗母宫位于龙泉峰下,古称“龙泉观”。明嘉靖年间重建,清康熙年间比丘尼主持拓建,曾一度更名“妙香院”,成为佛门尼庵。至光绪,宫宇辉煌,尼僧众多,陈设豪奢,香火鼎盛。宫门外的《斗母宫增修记碑》记述其盛况:“凡游山妇女,宦室瀛眷,皆入庙作休息地;而冠盖之往来,亦慕名而瞻礼焉。香火之盛,为群庙冠,钟声佛号,日夕无虚”。

斗母宫地势奇伟,环境清幽,红墙碧瓦,古朴典雅。龙泉山涧之水自西北山崖流下,绕宫墙东注中溪。进得门来,三进院落,殿阁亭廊,疏密得宜,深秀森然。

靠近南山门的院落中,有处“天然池”,夏秋之季,双泉突涌,俗称“孪生泉”。池旁有两株古槐,大小相依,人称“母子槐”。虽为出家之地,但此类风物却蕴含着世俗情怀,尼姑们日间吃斋念佛之外,毕竟了却不了男女情缘。

池东有“寄云楼”,建在深谷绝壁之上,环廊式楼阁耸立于中溪岸边。右侧有“听泉山房”,南北山墙各开一门,通达无阻。这里重峦叠翠,风景如画,乃泰山景区中最为幽静的所在,自古便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月、抚琴吟诗之地。现在说来,就是典型的深氧界,消夏避暑、修身养性好去处。

此处北可仰望中天门隐约林际,高挂云天;东可俯瞰中溪水石相激,瀑飞潭影。深涧内有三条断崖,溪水漫崖而下,注入碧潭,被誉为“三潭叠瀑”。

每当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之时,会出现三潭映月之奇观,有“小三潭印月”的之称。由于潭瀑相连,瀑流如龙飞舞,故又有“飞龙涧”之名。飞龙涧北侧有巨石,上有袁克文题刻“流水音”。清代有《斗母宫诗》曾赞此景:“满涧松荫尘不到,夜深风雨有龙归。”

山有水则秀,水有山则媚。有道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游人至此,听泉观瀑,品茗赏月,足以醉心涤虑,超然尘外。如此佳境怎阻得住风流才子们来此觅芳探幽?才子遇佳人,演绎出一段情事,也就情非得已了。

下得楼来,穿过池北的“蕴亭”,向北走是二进院落,青砖铺地,草木葱茏。此时院外娇阳似火,院内却浓荫如盖。殿前北松南槐,均有上五百年的树龄,唐槐之下还有一株小叶黄杨,树干纤细,却清秀遒劲。只这株小叶黄杨,倒契合了俏尼姑的率真个性和豪达气韵。

院中有一圆形水池,池中一朵石莲。几排僧房现已辟为茶室,花树藤萝,石桌石凳,茶幌书曰:茗茶集佳士,赏光慰平生。又曰:禅茶一味,心旷神怡;品茶听涛,清风随意。

殿内设须弥座神台,原来祭祀的是斗母神像,俗称“千手千眼佛”,雅俗之间佛道两教已不分你我。这尊佛像实有42只手,然众生芸芸,不管何方神祗,虽手可通天,有时也颇有力不从心之感,否则,日日为之拂尘拈香的小尼姑,命运也断不至于如此凄惨。

欣赏了斗母宫的风景,我也该介绍一下关于俏尼姑的故事了。

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极尽笔墨,描写了斗母宫的一个小尼姑,名曰逸云,虽为出家人,却因为在斗母宫见惯了不少的文人雅士,书读得多了,心想的远了,竟出落成一位新女性。在众多的姑子里,逸云的装扮、身份都很平凡,模样却俊俏,在作者看来,气质、思想和行为更是超出常人,总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在她身上激荡着,尤其对爱情的追求颇为新潮。

且听逸云在与徳夫人对话时的一段高论,说的是男女之事,足可洞见逸云的爱情观。

逸云道:“不然。爱心怎能没有?只是不分男女,却分轻重。譬如见了一个才子、美人、英雄、高士,却是从钦敬上生出来的爱心;见了寻常人却与我亲近的,便是从交感上生出来的爱心;见了些下等愚蠢的人,又从悲悯上生出爱心来。总之,无不爱之人,只是不管他是男是女。”

逸云又道:“我十二三岁时什么都不懂,却也没有男女相。到了十四五岁,初开知识,就知道喜欢男人了;却是喜欢的美男子。怎样叫美男子呢?像那天津捏的泥人子,或者戏子唱小旦的,觉得他实在是好。到了十六七岁,就觉得这一种人真是泥捏的绢糊的,外面好看,内里一点儿没有;必须有点斯文气,或者有点英武气,才算个人,这就是同任三爷要好的时候了。再到十六八岁,就变做专爱才子英雄,看那报馆里做论的人,下笔千言,天下事没有一件不知道的,真是才子!又看那出洋学生,或者看人两国打仗要去观战,或者自己请赴前敌,或者借个题目自己投海而死,或者一洋枪把人打死,再一洋枪把自己打死,真是英雄!”

“后来细细察看,知道那发议论的,大都知一不知二,为私不为公,不能算个才子。那些借题目自尽的,一半是发了疯痰病,一半是受人家愚弄,更不能算个英雄。只有像曾文正,用人也用得好,用兵也用得好,料事也料得好,做文章也做得好,方能算得才子;像曾忠襄自练一军,救兄于祁门,后来所向无故,团守雨花台,毕竟克复南京而后己,是个真英雄!再到十八九岁又变了,觉得曾氏弟兄的才子英雄,还有不足处,必须像诸葛武侯才算才子,关公、赵云才算得英雄;再后觉得管仲、乐毅方是英雄,庄周、列御寇方是才子;再推到极处,除非孔圣人、李老君、释迦牟尼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呢!”

“推到这里,世间就没有我中意的人了。既没有我中意的,反过来又变做没有我不中意的人,这就是屡变的情形。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逸云,既做了斗姥宫的姑子,凡我应做的事都做。不管什么人,要我说话就说话,要我陪酒就陪酒,要搂就搂,要抱就抱,都无不可,只是陪他睡觉做不到;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逸云,终日里但凡闲暇的时候,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顽耍,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很够开心的了。”

又有一段对话,多少可以窥略逸云对新生活的开放观念。

老残因见逸云非凡,便问道:“逸云师兄,屋里有客么?”逸云说:“我屋里从来无客。”老残说:“我想去看看许不许?”逸云说:“你要来就来,只怕你不来。”老残说:“我历了无限劫,才遇见这个机会,怎肯不来?请你领路同行。”当真逸云先走,老残后跟。德夫人笑道:“别让他一个人进桃源洞,我们也得分点仙酒喝喝。”

说着大家都起身同去,就是这西边的两间北屋,进得堂门,正中是一面大镜子,上头一块横匾,写着“逸情云上”四个行书字,旁边一副对联写道:妙喜如来福德相;姑射仙人冰雪姿。

只有下款“赤龙”二字,并无上款。慧生道:“又是他们弟兄的笔墨。”老残说:“这人几时来的?是你的朋友吗?”逸云说:“外面是朋友,内里是师弟。他去年来的,在我这里住了四十多天呢。”老残道:“他就住在你这庙里吗?”逸云道:“岂俱在这庙里,简直住在我炕上。”德夫人忙问:“你睡在那里呢?”逸云笑道:“太太有点疑心山顶上说的话罢?我睡在他怀里呢!”德夫人道:“那么说,他竟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吗?”逸云道:“柳下惠也不算得头等人物,不过散圣罢咧,有什么稀奇!若把柳下惠去比赤龙子,他还要说是贬他呢!”大家都伸舌头。

刘鹗通过对斗母宫俏尼姑逸云与任三少爷热恋的长篇自白,描述了小尼姑作为青春少女对于情欲、物欲的强烈渴求。

只不过对于斗母宫的情事,文人骚客们是自己做的,而别人却做不的,在那个时代更是说不的。逸云的言行被视为不守佛规,以致于闹出绯闻,为人唾弃。

彼时,济南才子刘廷桂登泰山,经过斗母宫,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二字,表面上属意风光,实则隐晦地讽喻尼姑的风花雪月之事。据传刘廷桂还送斗母宫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表示“恩愛无心”之义,其意显然是说尼姑水性杨花,无德无良。

百多年过去,世易时移,斗母宫庙宇俨然,风景依旧,只是早已没了尼姑,可俏尼姑逸云的那段轶事却随着《老残游记》传留世间。

从西门出来,回头看黛瓦红墙之间,两只精致的石狮蹲列两旁,徒生威严。一边是纷杂的登山古道,一边是静雅的佛门古寺,在浮华奢靡的今天早已禁不住世俗的浸染,但在当时,小尼姑逸云的言行却是惊世核俗的,这也注定了与任三少爷的爱情悲剧及自己的凄凉归宿。

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人称“卧龙槐”。山里人说,原来这里只有一棵树,后来又长出了侧根,经山水冲刷,泥土净去,成了另一棵小树。小树长大后,枝繁叶茂,老树却枯萎了。从此之后,小槐树便把自身的养料输送给了母树,使它重获新生。如今的卧龙槐,母树枝繁叶茂,小树葱郁葳蕤。

凑巧的是,母树上有一窝乌鸦,老乌鸦正忙忙碌碌地叼食喂养着小乌鸦,这禁不住令人想起“乌鸦反哺”的故事。

Hash:50bf2e75331295b159119b107133728a7060636f

声明:此文由 旅思马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