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的江心屿为何僧多外国人?日本这两个佛教宗派的创立与江心寺的禅师有关

孤屿志 前天

1130年正月,一支船队从瓯江口溯江而上,停泊在温州城外的江心屿

宋代皇帝赵构驻跸江心,一住就是十多天。在江心屿禅院里,他写下了“清辉”“浴光”四字,这是他留给温州唯一的墨宝。

七年后,宋高宗下诏蜀僧清了禅师普陀来江心屿住持龙翔兴庆二寺。

从此,沾了帝王之气的孤屿开启了江天佛国的全新气象。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佛气、仙气、文气荟萃一体的江心屿,吸引了国内外僧侣慕名来此取经问道,寺中也派出大休、宗觉、子昙等高僧到日本新罗访问。

本期就来聊一聊“僧多外国人”的江心屿是一番怎样的胜景。

江心寺

日僧慕名而来

拜清了为师

《改孤屿为双峰

张又新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

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南宋绍兴七年(1137),清了禅师奉诏来到温州,住持龙翔兴庆二寺。那时的孤屿不是现在的模样,两座孤岛,东西对峙,中贯川流。东屿的龙翔寺与西屿的兴庆寺隔水相望,清了禅师身为两寺住持,分身无术,不得不借舟楫两头摆渡,往来不便。

真歇清了像

50多岁的清了便率领众僧人抛石填土,填塞了两屿间的湍急川流。当时的知州李光请示朝命,拟将“龙翔”“兴庆”两寺合并为一,宋高宗得知后龙颜大悦,亲自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

清了禅师填平中川后,在上面建了山门、大殿,形成了以“中川”为中心,“龙翔”、“兴庆”为两院,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典型中国风格的佛家建筑群,被文天祥称赞为:“楼高百尺蜃吐气,塔耸双角龙昂头。”

江心寺圆通殿

江心寺建成后,声名大振,位列禅宗五山十刹。不仅国内僧侣慕名而来,日本和新罗(朝鲜)的僧人义介、义尹、绍明等拜清了为师,学习禅门宗要。南宋徐照的《题江心寺》正是当时真实情景的写照。

《题江心寺》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鸦宿腥林径,龙归损塔轮。

却疑成片石,曾坐谢公身。

江心寺是南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

学成归日

传扬禅宗文化

外僧将学到的佛法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对本国的禅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心寺与日本的临济宗颇有渊源,曾在江心寺开临济宗的从瑾禅师,就是日本临济宗的源头。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日僧荣西来华。他此次入宋的目的是想经过宋去往印度拜牟尼八塔,却因“西蕃强大,西域皆隶,关塞不通”,被宋朝廷拒绝了西去的申请。

荣西禅师

于是荣西放弃西游计划,转道天台山,拜从瑾禅师嗣法弟子虚庵怀敞禅师门下习临济禅法。后虚庵禅师迁往天童山,荣西一直侍奉其左右,最终得到虚庵禅师的印可。

“予今以付汝,汝当护持,配此祖印,归国布化,开示众生,续正法命。”虚庵禅师授荣西法衣、器具等,并告诫他归国后要积极弘布禅法。

荣西回国后,没有即刻回到京都,而是在九州岛一带传法。在筑前国(在今福冈市)建造报恩寺,行菩萨大戒布萨。后又在博多湾建立圣福寺,参禅者四方云集,此为日本禅寺的创始。之前虽有师从佛海禅师的觉阿禅师在日本传布临济宗禅法,但未兴盛起来。直至荣西传法临济宗时,禅法才发展壮大起来。故此,荣西被尊崇为日本临济宗的开山鼻祖。

遍访名刹

参拜江心无言禅师

元至正四年(1344),日本禅师大拙祖能与数十名日本僧侣结伴,从日本镰仓取海道进入中国,历经五天四夜抵达福建长乐。他曾留诗云:“寻师访道入中华,却与扶桑事不差;若有少林春色在,黄梅碓觜又生华。”

大拙祖能(1313年—1377年)出身镰仓,俗姓藤原,道号大拙,讳祖能。他14岁出家,师从京都东福私寺的双叶宗源、镰仓大庆寺的大川通道和圆觉寺的天外志高。

大拙祖能抵达长乐后潜心修禅,有人说在福建灵峰寺长住14年,还有人说住了10年后又去中国其他地方游学。

长乐灵峰寺山门

他在灵峰寺修行时,遍访福州名刹,研习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学问日增。他还一路北上,到温州江心屿参拜龙翔寺无言宣公禅师,求教佛学,相交颇深。无言禅师在江心寺时常与人谈丛林典故,宗门纲要,甚揭榜於门云:“斋前看经坐禅,斋后接客作务。”

大拙祖能在中国长住了14年,于1358年回到日本,在茨城县开创楞严寺。日本禅宗有24个流派,其中大拙祖能开创了大拙流,也属临济宗。据说跟着大拙祖能学习大拙流的僧众多达3万人,遍布全日本。元代平阳诗人郑东《送日本僧之京》诗云:“万里乘涛来绝海,中朝冠盖尽相知。”

赴日六年

创立日本禅宗宗觉派

宋端平元年(1234),蒙元灭金,此后一再派兵南下攻略江南。南宋社会处于动乱之中,不少禅僧应请东渡日本。宋景定元年(1260),六十四岁的兀庵普宁禅师搭乘商船东渡日本。

兀庵,西蜀(四川成都)人,自幼出家,初习唯识。曾南游,遍访禅林诸老,在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向无准师范参学,受无准印可而嗣法。得法后,先后在杭州灵隐寺、明州天童寺任第一座。后在象山灵岩寺无锡南禅寺任住持。

宁波天童寺

达日本后,兀庵先寄寓九州岛博德圣福寺,后应请到辨圆住持的京都东福寺传法,受到僧俗信众的礼敬。幕府前执权、已剃度出家的北条时赖闻其名,迎请兀庵到镰仓建长寺,不久让他住持建长寺。建长寺前住持道隆曾在蒋山与兀庵为同学,年龄比兀庵小十多岁,对兀庵十分友好

兀庵在日本传法六年,法嗣有日僧东岩慧安等人。其在日本的门派称“兀庵派”或“宗觉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

咸淳元年(1265),兀庵离开日本归国。临别时,在京都正传寺,兀庵将法衣、语录、及自赞顶相付嘱于惠安,其顶相现存于正传寺,绢本着色,长111.5cm,幅宽为49.7cm,是镰仓画师法印长嘉所画数幅中的最佳之作。

兀庵普宁禅师墨迹

兀庵回国后,先后在婺州双林寺、江心屿龙翔寺住持,与日本僧人仍然保持联系,有书信往来。《与东岩慧安尺牍》现藏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另有多幅遗墨为日本机构及个人收藏。

多位温籍高僧影响海外

1269年,也就是兀庵回国后的第四年,大休正念禅师东渡日本。

大休正念(1215-1289),自号大休,幼年遁入空门,研习佛法。先随杭州灵隐寺东谷妙光住持学曹洞禅法,后师事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石谿心月住持,嗣临济宗杨岐派松源系禅法。咸淳五年,大休正念东渡日本,历住禅心、建长、寿福、圆觉等寺。他专倡禅宗临济宗禅风,创佛源派,也称大休派,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

羲寂(919-987),字常照,永嘉人,天台宗第15祖。自幼出家于温州开元寺,22岁到天台山学法。他请求吴越王遣使从朝鲜、日本等地寻回不少天台宗典籍,并以讲经、著述培养人才,使得天台宗再次复兴。传法弟子百余人,其中外国弟子十余人,著有《止观义例》《法华十不二门科节》等书行世。吴越王赐其号为“净光法师”,因此尊称为“净光大师”。

古林清茂手迹

古林清茂(1262-1329),乐清人,俗姓林,出家后法名清茂。两次奉圣旨开堂,赐号“扶宗普觉佛性禅师”。日本禅僧入元求法,“多以能入其门为荣”,师从古林的日本弟子有记载的达32名。他的著作在国外深受欢迎,日本有求师语录,刊刻传播,高丽则将其《偈颂》刻板印行。《与无梦一清偈》《与月林道号》《送别偈》等多幅遗墨今藏于日本。

编辑 | 连佳佳 刘曦

校对 | 郑凌

参考文献:

《一片繁华海上头 温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金柏东 金丹霞

《温州江心屿·千载迹犹存》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 编 黄瑞庚 主编

《北宋初期到南宋前期曹洞宗的中兴》 刘奥林

《日僧荣西入宋经历及其影响》 孙迁

《日藏宋僧兀庵普宁尺牍四通》 江静

《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 胡建明

《宋元时期中日禅宗文化交流与杭州》 杨曾文

《唐宋温州与日本佛教文化的交流及其影响》 伍显军

Hash:1bd1e2cd240937551cd40bf8e40460bbdf94d2b2

声明:此文由 温州古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