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不可不知:越秀山到底有几个名字? || 冯沛祖

今天广州人说越秀山,一般即指越秀公园历史上的越秀山,却是有过多个名称,且与其发展演变息息相关。这些名称大部分已消亡,今天几乎不被提及。在有关越秀山的文章书刊中亦基本上被忽略。下文大致依时代先后为序记述之。这是越秀山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王山·王山·越台山·粤台山·越台

秦朝以前的时代,即先秦时代,今广州一带地域为南越族人的聚居地,不属中原政权统辖;当时南越人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留存下来,故当时越秀山叫什么名称,无从稽考。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平定岭南。十年后,西汉高祖三年(前204),赵佗在今广州地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王(南越武王);又在山上修台(越王台),死后亦葬于此山中,故后人称为越王山(简称王山,寓意这是越王陵所在)、越台山。“粤秀一名王山,以佗故也。”(《广东新语》)以墓名山,古代并非罕见。如“刘鋹墓,在韶州治北六里白虎山。宋太祖尝封鋹为南越王。故亦曰越王山。”(《广东新语》)是同样道理。

古代“粤”“越”二字相通,故又称粤王山、粤台山。

这是史籍记载中越秀山最早的名称,并一直沿用下来。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被后世誉为宋代地志“百科全书”的《舆地纪胜》问世,书中卷八十九为“广东南路·广州·景物”,记述当时广州城及四周一带名胜,其中就有“王山”,即今越秀山。

元大德《南海志》载今越秀山为越台山,文载南宋嘉定二年(1209)重建南海县学“于县东六十步,前瞰城濠,背枕远碧,千佛塔立其右,如文笔卓然;越台山拥其左,若屏障森列。”当年房屋低矮,故远望越秀山高耸若屏障。

明初《永乐大典·广州府番禺县之图》标今越秀山为越台山。明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黎民表写有《粤台山怀古》诗,称“京台聊暇日,四望柳条春”。亦有将越台山简称为“越台”的。清嘉庆《羊城古钞》载:“鲍姑井在越台西南。”

越井冈·越井岗·越岗·越冈·台冈

今广东科学院北端有古井,相传为赵佗所开凿,故名粤王井。古井北面之山岗便被称为越井冈,或称越井岗,即今越秀山。这是越秀山的第二个名称,大概始于晋时。东晋时期,南海郡守鲍靓在今三元宫地建道院,名越岗院(或称越冈院,今三元宫前身)。所谓越冈(越岗)即为越井冈(越井岗)之简称。此名一直沿用下来。

唐开元四年(716)张说《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有“旅忘家兮扃夜开,越井冈兮石门道”句。《全唐文·为濮阳公陈情表》有“越井朝台,备经艰险;贪泉浈水,益励平生”句,越井即越井岗,朝台即朝汉台

唐后期作家裴铏撰传奇《崔炜》,写鲍姑对崔炜说:“今有越井冈艾少许奉子……”

唐末《岭表录异·补遗》载:“越井岗岗头有古台基址,连帅李毗于遗址上构亭,郑公愚又加崇饰,今在悟性寺后,郡人呼为越王台。”

南宋方信孺任番禺县尉,约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撰成《南海百咏》,。收辑作者咏广州名胜史迹七绝诗100首,在诗题下并叙该处名胜史迹所在地及沿革等。所载名胜便有越井冈。文曰:“越井冈。《番禺杂志》云:一名台冈,一名越王台。《南越志》谓之天井冈。在城西北三四里。”郑熊《番禺杂志》写成于北宋初年,故可知越秀山在南汉与宋代又曾名“台冈”,当是越王台与越井冈之混合简称,此名并不流行,只是偶一见之。

清壬申《南海续志》引清初《恭岩札记》:“越井冈之阳,有檀度庵,女尼静室也。”

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载:“粤洲书院,在越井冈麓。明成化中,郡人黄畿建。”

乾隆《南海县志·一》载:“越井冈前有古井,凿自陀时。”

清嘉庆《羊城古钞》载:“粤洲书院,在小北门内越井冈麓。”

清同治《番禺县志》载:“泰泉书院,在小北门内越井冈麓。”

清光绪《南海百咏续编》载:“三元宫,在越井岗。”又载:“九眼井,在越井冈下。”

上引文中的越井冈(越井岗)都是指的越秀山。

天井冈·天井岗·天井

天井冈又称天井岗,此名最早见于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天井冈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云是赵佗所凿。”(北宋《太平寰宇记》引)《太平寰宇记》又称:“天井冈,南海县北四里。”都是指越秀山。

王象之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写成《舆地纪胜》,书中《广东南路·广州·景物》记述当时广州城及四周一带名胜,亦载有“天井岗”。

在古籍中,亦有简称为“天井”的。

玉山

今越秀山被称为“玉山”,最早载于唐代名相杜佑所著之《通典》:“南海有玉山、菖蒲涧、天井门,俗云越王井也。”

不少文献都认为,“玉山”名乃“王山”(越王山)之误。

如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在引了上面《通典》的原话后,特意加上:“按:玉山,即今之粤秀山,又谓之越王山。后又改名玉山。‘王’遂传而为‘玉’耳。”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称:“粤秀一名王山,以佗也,其曰玉山者误也。”

清道光·陈际清《白云越秀二山合志》称:“越秀山……或谓此越王山,谓之王山,非玉山。”

学海堂首任学长林伯桐撰《学海堂志》称:“粤秀山,一名玉山,盖‘王山’之讹。”

同治十年《番禺县志》载录明万历《修复粤秀山观音阁碑记》后特加按语:“刻在粤秀山。碑称‘越王台在其上,故谓之王山’。近人误作‘玉山’,非也。”而同书的另一位作者称:“粤秀山……一名越王山,又改名王山,后转而为玉山。”没说讹误不讹误。

说“玉山”是“王山”之讹,这说法大抵不错;而事实上是,“玉山”之名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将错就错“地沿用下来,并无断绝;就连称“其曰玉山者误也”的屈大均在其名著《广东新语》亦载:“越望楼在藩司堂后,枕玉山而面珠海山川千里。极目无际。”书中又称观音阁为玉山楼:“玉山楼,在粤秀山上。洪武初都指挥花英所建。”

明代黎民表有《除夕前携子侄步自玉山登大士阁》诗(大士阁即越秀山上的观音阁)。

清初诗人沈元沧(1666—1733)《登镇海楼》诗,前四句是:“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清代大官僚兼大学者阮元建学海堂,山顶处建有一亭,名玉山亭。有一泉,名玉山泉。道光二十七年(1847)九月重阳,学海堂雅集,学长陈澧撰《水龙吟》词,词中有“玉山蓝水。菊有花时。蝉无声后,渐疏林翠”句。

曾任学海堂学长的黄子高(1794—1839)《刘王殿诗》,有“规方正与玉山对,日月还同碧落参”句。

广东巡抚李福泰为自己主编的同治十年(1871)写序:“今者河海清晏,民物阜康;玉山之麓,刁斗无惊;珠海之滨,华夷安处。”

今应元路西段之越秀山南麓,明后期建有清泉精舍,清代时更名玉山草堂(清·徐灏《灵洲山人诗录》)。

谭钟麟撰湖南会馆(广东)联:“五岭聚萍踪,沅芷澧兰,列坐恍如香国会;三湘联梓谊,玉山珠海,相逢莫作异乡看。”

清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曾任菊坡精舍学长的梁起《大鱼塘观鱼诗》有“玉山多楼阁,倒影波间垂”句;其《越王井铭并序》亦称:“越王井者,南越尉佗之所凿也……玉山雨过,地脉泄其华腴;石门潮来,海眼蒸其宝气。”

清末宣统《南海县志》卷四载:“(广州)会城基址……玉山珠口,足资保障。”

今天走进三元宫,山门檐下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旧联:“地接玉山,百粤灵光高北斗;水迎珠海,千秋道气洽南溟。”

上引文中的“玉山”,即越秀山。

越山

这山名最早见于两晋时。唐·杜佑《通典》引晋代《广州记》载:“越武王佗登山饮酒,投杯于井(越王井),浮出石门,舟人得之。年逾百岁,视听不衰。葬在越山,莫测其处。故民以为神人云。”

唐代诗人李群玉有《越山对月》诗。

清初,方殿元《流花桥歌》有“又向桥南作王府,移花种上越山头”句。

清·伍元薇《岭南遗书·双槐岁钞跋》载:“今越山下数步,有双槐洞者。”

上引文中的“越山”即越秀山。当是越王山与越台山的简称。

番山

唐代时,越秀山可能曾被称作番山。

1954年9月在镇海楼北侧山坳处发现唐末期(906)的王涣墓,出土了写于唐末天佑三年(906)的《唐故清海军节度掌书记太原王府君墓志铭》(此碑现置镇海楼前碑廊),碑文称该处是“番山之左,越井之下”。由此看来,唐时人有可能称越秀山为番山。但在以后史志中再找不到其他佐证。这个说法并没有沿用下来。

古代人们说番山,多指今广州第十三中学南部的岗丘,丘上建有番山亭,今尚存。

尧山

约成书于北宋端拱元年(988)的著名全国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在书中《岭南道一•广州》中记载了当时广州城及四周的名胜,其中有“尧山”。

南宋嘉熙三年(1239)又一部全国地理总志《新编方舆胜览》(又名《方舆胜览》)写成,其中卷之三十四“广东路”记载广州城及四周名胜,亦载有“尧山”。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三山》认为尧山可能就是粤秀山:“会城中故有三山……昔人尝以尧山及番、禺为三山,与五岭并称。今尧山莫知其处,疑即粤秀也。”

不过这个说法不为后世认同。

清康熙十二年《广州府志》载:“尧山,一名凌山。在府城东北十五里,海中峣然而高,故名。《荆州记》云:尧山,赭岩迭起,冠以青林。《郡国志》云:高四千丈,自番禺迄交趾俱见之。一名尧子峰。”清乾隆《番禺县志》则称尧山“去城东北十五里”。就此地理位置来说,不可能是越秀山。

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据“采访册”称:“尧山,在龙眼洞村东五里许,客民环居其下。又名鹞子岭。下为柯木塑。”随后又加按语表示不确定:“今此尧山亦未必昔人所称也。”

始兴记》载:“含洭县有尧山,尧巡狩至此,立行台也。”(含洭在今广东英德境内)

实在是时代太过久远,这个尧山到底在哪里,大概以后也搞不清楚。

北山

越秀山在广州城之北,故亦有古籍称之为“北山”,但不多见。如南宋《舆地纪胜》引《唐庚记》载:“(越王台)台据北山,南临小溪。”南宋《南海百咏》亦载:“甘溪在郡东北五里北山脚下……《图经》并《番禺杂志》云即韸韸水也。水正在北山脚.岸高,水自石而下,其声韸韸然,故以为名.”

羊山

广州别称“羊城”,越秀山为广州主山,故称“羊山”。见于晚清诗人邓方(1878—1898)所写《羊山杂咏》诗:“寂寞呼銮古道微,断垣残觅雨霏霏。销魂不见王贻上,斜日红棉作絮飞。” 写越秀山的景色,在秀丽中有一股苍凉的情调。

“羊山”之名不流行,仅偶一见之。

秀峰

亦有以粤秀峰称越秀山的。清诗人谭敬昭(1774—1830)有《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诗:“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板。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海幢指海幢寺)被称为押险韵而得自然,劲健而有远致。

陈坤在晚清光绪十四年(1888)撰成《六脉渠图说》,文称:“六脉渠在广东省老城内……以粤秀峰作主山,登高一望,六渠灿若列眉,左三右三,天然配合。”

上引所称粤秀峰,都是指越秀山。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籍中,有些记载是混淆不清的。如越井冈(越井岗)、天井冈(天井岗)、台冈(台岗)等,有时是指整座越秀山,有时只是指称越王台。如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称:“越王台,在番禺县北二里。台冈一名‘越井冈’,又谓之‘天井’。”

有些记载甚至是混乱的,如北宋《太平御览》引《郡国志》:“又曰:广州越井冈,一云越王井。云赵佗误坠酒杯于井,遂浮出石门。故诗云‘石门通越井’是也。”又如元代人吴莱撰《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称:“越井岗。在南海南。一曰赵佗井,一曰鲍姑井。”冈是山冈,井是水井,把二者混同,显然是不对的。

越秀山·粤秀山·观音山

最后该说到越秀山的本名了。

越秀山(粤秀山)这山名始于何时,在古今有关著述中,似乎都找不到明确的记载。说来有点奇怪。

全国地理总志,今存最早的是李吉甫写成于唐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图志》,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它甚高的评价:“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书中《岭南道·广州》记载了当时广州的名胜,并无越秀山(粤秀山)名。

元代以前的广州地方志,如北宋冯拯《番禺记异》(史上最早见诸著录的广东地方志)、许牧《广州记》、南宋陈岘《南海志》、方大琮《南海志》等等,均久已失佚。元代仅存的《南海志》只存残本,并无有关越秀山的记载。元代浙江浦阳人吴莱(1297—1340)所撰《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是今存元代地理著作中较为全面地载录了元代广州名胜的著作。书中记载了元代广州城及城郊约19处名胜,其中有越王台、越井岗,但无越秀山名。

元代及元代前广州地图,最早问世的是樊子盖撰成于隋开皇十八年(598)的《岭南地图》(载《隋书·子盖传》),此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应有广州图,两宋有佚名《交广图》、王中行《广州图经》、佚名《广州新图经》、李木《南海图经》、王象之《广东舆图》等。元代有朱思本《广舆图》。这些图已全部失佚,故无法知道有没有标过越秀山名。

元后是明,明代前期编《永乐大典》,所收明代以前著述相当丰富,可惜全书已散佚,幸存八百余卷,今人从中辑录成《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却也找不到有关越秀山的内容。

明代前期编成的《永乐大典》卷11905附广州地图三幅,名《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为今存于世的最早的广州城图,在今越秀山位置上标出“越台山”、“粤台岗”、“观音山”三名,没有一幅标作“越秀山”或“粤秀山”的。

在今人所编《岭南古方志辑録》中,所录明代以前的文献,亦没有“越秀山”或“粤秀山”名。

在全国地理总志与广东地方志中,见于文字记载的“越秀山”,最早是明天顺五年(1461)编成的《大明一统志》。文曰:“越秀山,在府城内稍北,耸拔二十馀丈,上有越王台故址,昔赵佗因山为之。唐韩愈诗‘乐奏武王台’是也。诸名贤题咏甚富。”

依上引历史文献,越秀山之名似乎是最早见于明代;而观音山之名,则比越秀山名还要早(山上观音阁建于明永乐年初,比编成《大明一统志》要早几十年)。故今人著述有称:“越秀山原名观音山。”

这说法忽略了宋代人写的诗。在宋诗中,已有“粤秀山”名。

李春叟是南宋东莞人,宝祐间(1253—1258)任惠州司户(见清嘉庆《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广东文征作者考》、清《东莞县志》卷五十四),他写有一首《登粤秀山》诗:“宇宙皇图远,山川霸气收。唯余汉时月,犹照越台秋。天迥明城树,云空敛海楼。青光对尊酒,莫作古今愁。”(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47册第420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载此诗为元代陆垢作品,误。)

可证“粤秀山”名在宋代时就已有了,但奇怪的是,此山名似乎一直没有流行开来。在今存的宋代及以前的文献中,包括正史、笔记、文章总集(如《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先唐文》)等,都没见记载此山名。元代,有戴琏《游粤秀山》诗一首,但粤秀山名似乎仅见此诗而已,元·吴莱《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是记载元代广州名胜最全面的作品,无载越秀山(粤秀山)名。书中载:“越王台,在大城北。”不说在越秀山上。

直到明代,“越秀山”名才开始逐渐盛行(明初时还未被公认,否则《永乐大典》所附广州三图不会不标越秀山名),如明天顺四年(1460) 黄谏撰《广州水记》(文载于清乾隆《番禺县志》卷十九《艺文一》)称“大北门内九眼井甘甚……井在粤秀山下。”又载:“因暇,乃登粤秀山,转而西行,憩悟性寺中。”可知当时“越秀山(粤秀山)”名已盛行并得到公认;天顺五年(1461)编成的《大明一统志》载入此山名后,基本上就成定名了。

明人汪思《粤洲草堂记》称:“羊城之山,维粤秀。厥东陂陀迤逦,维秀之秀。”

明著名史学家焦竑(1540—1620)撰明代人物传记《国朝献征录》,书中有《都指挥使花公茂传》。传中记载花茂(越秀山观音阁的建造者花英的父亲)死后“广人祠之于粤秀山”。

明末清初著名广东文献大家屈大均撰《广东新语》,书中载“越秀山”一处:“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戡定南粤,于越秀山巅建望楼。”载“粤秀山”则有多处,如:“赵佗有四台。其在广州粤秀山上者,曰越王台。”又载镇海楼“在粤秀山之左”,书中还记有王山、玉山,却无载观音山、越井冈、越井岗、越台山、粤台山诸名。

按清代地方志的说法,明永乐元年(1403),都指挥花英在今越秀山顶建阁供奉观音菩萨,名观音阁,越秀山以后遂俗称观音山。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记得清楚:“粤秀山,在县北……永乐初,指挥花英于山巅起观音阁,俗又呼为观音山。据《大清一统志》、《寰宇记》、王士正《广州游览小志》、任志、阮通志、采访册参修。”这说法一直流传至今,几成定论。而事实上是,这无所谓俗称不俗称。细考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广州地图,标越秀山、粤秀山、观音山三名均有,而标观音山名并不比标越秀山名少。老广州人多称越秀山为观音山的。

还需一提的是,中国人自古多崇信观音菩萨,故观音山山名很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并非专名,如广州城东北有筲箕窝水库,“水库与其两侧的凤凰山、观音山、西坑茶园组成了广州近郊避暑旅游胜地。”(《广州百科全书》)天下观音山,实在多得很。

二千多年来越秀山名称的演变,大致可简明表述如下:

越秀山最早的名称是越王山、越台山。这是在南越国时期。后来,越王山又简称为王山;王山后来又被写成了玉山,二名并用。一直流传下来。

两晋时期又被称为越井冈(越井岗),简称越冈(越岗)。后来又称天井冈(天井岗)。

在唐代可能曾被称为番山,后又曾被称为尧山、北山、羊山等,但都只是偶一得见,没有流传,后遂消亡。

粤秀山(越秀山)名大约出现于宋代,只见于一首宋诗,没有流行开来。在明代以前,越秀山(粤秀山)名基本不传,或者说流传不广。明初在山上建观音阁后,始名观音山。此后越秀山名渐流行。尤其在明天顺五年(1461)编成的《大明一统志》载明“越秀山”后,包括清代、民国时期,越秀山、粤秀山、观音山三山名盛行,基本上为官府和民间的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越秀山、越秀公园名。其余二名渐废。

Hash:b7fbebbd2501b2a78f9337c195eacc6f348ef7d8

声明:此文由 历史现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