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著名十大寺庙道观排行榜 湖南香火最旺盛十大道观 你了解吗?

寺庙道观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古代每个城市都会修建寺庙道观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到寺庙道观祈求神明的保护,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每逢春节或者初一、十五,人们都会到寺庙道观祈福。那么,你知道湖南有哪些寺庙道观吗?下面本文盘点了湖南十大著名寺庙道观,包括开福寺、彰仙道观、麓山寺、雁峰禅寺、云麓宫、戴公庙、天门山寺、洪山寺、密印寺夹山寺等。

说到道观,彰仙道观建于唐代,是汉代三杰张良神像,由唐代尉迟恭奉旨兴建108庵,道教鼎盛之时,山上道师无数;直至明清期黄元吉、鹤决子等为清朝奉佛,扁道开始。历史比较悠久,福佑人杰地灵的醴陵,话说近代出现很多将军,现重新建设,陆续复原曾经的 居士楼、养身堂、道医堂、彰仙书院(讲经堂、藏经阁)、慈善功德堂等;

====================================================================================

1、开福寺(湖南省长沙市)

开福寺

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寺院。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佛殿三进,即三圣殿弥勒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东厢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居室,西厢为说法堂、禅堂等。寺内有清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道。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佛教协会和长沙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开福寺路152号

====================================================================================

2、彰仙道观(醴陵市

彰仙岭,为彰龙山主峰,座落黄达嘴镇东北部和官庄乡西南角,海拔707.8米。彰龙山为九岭山支脉。九岭山自浏阳羊角脑、甲公坳西南入醴陵官庄乡半边山村的牛角坡,经箭木广山(817米)、千斤排北至彰仙岭。

唐玄宗谥号真一先生的道教学者司马承桢(655〜735),撰《天地官府图•七十二福地》载:“第四十八彰龙山,在潭州醴陵县都属臧先生治之。”将天下的名山封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彰仙岭就是其中的道家"第四十八福地“之称。臧、彰声近,久之, 便称彰仙。“福地”意为得福之地,由地仙、真人主宰,长居福地,即可受福度世成仙。彰仙岭其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而显赫,是湖南、江西周边五县市(萍浏醴茶攸)龙脉发源地。古秦汉时期的黄石公、张良等名人皆在此结茅修真得道。 彰仙道观内供奉的是汉代三杰张良神像,由唐代尉迟恭奉旨兴建108庵,道教鼎盛之时,山上道师无数;直至明清期黄元吉、鹤决子等为清朝奉佛,扁道开始。此后,彰仙政信不通,福地衰落,宗庭凋零,众信精神(信仰)家园缺失。

地址:湖南省醴陵市风林镇彰仙岭 公众号:彰仙福地

====================================================================================

3、麓山寺(湖南省长沙市)

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入麓山寺大门后可见放生池前进为弥勒殿,佛台上供弥勒佛像。弥勒殿左有钟楼,右为鼓楼。中进为大雄宝殿,即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顶,殿内佛台供奉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像,庄重至极,殿左是五观堂和客堂,殿右是讲经堂。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风景名胜区

====================================================================================

4、雁峰禅寺(湖南省衡阳市)

雁峰禅寺

雁峰寺的衡山回雁峰上。回雁峰乃南岳十二峰之首峰,南朝刘宋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回雁峰上的雁峰寺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后废。唐天宝元年(742年)重建,宋、元、明、清历代皆有修葺。原有殿宇三重,房舍不下百余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焚毁,仅存前殿和后。1949年后,政府曾派专人多次整修,广植树木花圃,并建以各种亭榭多处,使该寺成为一处重要的游览胜地和香客祭拜修行之所,并被国家确定为湖南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雁峰公园

====================================================================================

5、云麓宫

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之为灵麓峰。《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道书记载这里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二十三福地,名为“洞真墟”,由西岳真人韩终管治。现存道教古迹主要有云麓宫。

6、戴公庙

戴公庙位于望城县 星城镇 七峰村。1997年县政府以望政199751号文上报市政府,省宗教局以湘宗复1998 1号批复将戴公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予以保留。戴公庙有三个,黄金东路的叫戴公庙,金星北路的叫戴公老庙,银星路的叫老戴公庙。其中银星路上的是最古老的一个,一千多年历史,经历过多次历史劫难,几次被毁灭几次重建。

====================================================================================

7、天门山寺(湖南省张家界市)

编辑

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始建于明朝,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自建寺以来信士众多,香火鼎盛。旧寺坐北朝南,庙门上高书“天门仙山”,两边楹联为“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全寺三进两殿,殿后有观音堂,气势浩大。寺外古木参天,不远处有七级浮屠,堪称古雅清幽。自民国之后,天门山旧寺日见衰颓,现仍有遗址可寻。由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组成。其中,观音阁造型尤为奇巧,楼层设置明二暗三,其构造之复杂,堪与国内各古典名楼相娉美。寺庙坐落山窝,视野开阔,极目东南,众山皆小,确有一山独尊的气概。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

8、洪山寺(湖南省长沙市)

编辑

洪山寺

洪山寺建于唐朝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位于长沙城北捞刀河畔,毗邻湖南广电中心、月湖公园、长沙大学、山鹰潭度假村,距开福区政府4公里,距长沙市区约8公里。寺庙始建于明代,原名麓峰寺,清康熙年间重修,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后改名为洪山寺。洪山禅寺分上下两院,位于宝珠峰顶的上院史称“幽济寺”、“灵济寺”、“灵峰寺”、“楚天望刹”;位于山麓南面的下院史称“保寿禅院”、“万寿禅院”或“万寿寺”。洪山禅寺是它们的俗名,也是后人对上下两院的统称。【 详细>>】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街道洪山办事处洪西社区

====================================================================================

9、密印寺(湖南省宁乡县

密印寺

密印寺创建一千多年来,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又多次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万佛殿)、警策殿、选佛场、禅堂、祖堂等,占地共9000多平方米。山门高大庄严,为红色三开牌楼式砖石结构建筑,黄色琉璃瓦,中为拱形大门;万佛殿是密印寺内最著名的建筑,高九丈,重檐歇山顶,内外三十八根柱,全为白色,花岗石,金色琉璃瓦顶。墙砖高尺余,每砖模制贴金佛像,共12988尊,镶嵌于四壁,佛像神态肃穆,殿内金光灿烂,令人目眩,实为我国寺院之奇观。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沩山乡沩山村

====================================================================================

10、夹山寺(湖南省常德市)

夹山寺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夹山景区核心景点,距石门县城8公里,寺周围山水环绕,景色秀丽。唐代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大和尚获赐领众僧开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誉,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称。至明代,由于兵火连年,殿宇大多毁落,佛事衰退,仅有僧众60余名。到清顺治初年,有奉天玉大和尚驻锡于此,率众僧建寺,使禅关重启,规模远超唐、宋、元时期,扩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经殿、天王殿、韦驼庄、山门、涌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钟、鼓楼等,誉称为“楚南名刹”。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石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

Hash:2236846d96a5f2cbbe32943fa762e0fd9e76f55c

声明:此文由 玄清阳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